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区角游戏论文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区角游戏论文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区角游戏
摘要:通过对幼儿区角活动的创设、布置、指导,针对难点,结合实际对区角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探索如何创设区角环境以及在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区角活动顺利进行,努力使区角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幼儿;区角活动;创设;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94-01
区角活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设立各种区域和角落,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给予了幼儿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同时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一、围绕教育目标,为幼儿创设一个动态的物质环境
1、区角的设置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为孩子创设了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等不同形式的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2、区角创设具有弹性
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

如:学习《弹性的秘密》,我们相应的为幼儿准备了一些气球、皮筋、弹簧、皮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弹性的秘密……。

3、区角设置的数量要适宜
区角设置的数量应、因人而异、因具有活动空间而定,不宜太多或太少,太多玩不了,太少不够玩。

通常一个活动区可容纳4-6人。

其次,对于性质的区角应注意动静分开、界限分明,即避免干扰又便于教师管理;此处,还要考虑各种互动区角之间的相容性,即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安排在相邻的位置,同时,区角的设置还应考虑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提供适宜的材料丰富活动内容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目的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材料、活动区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拓展指导形式,激发探索欲望
1、教师对幼儿区角活动的指导定位要合理
(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

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台后,从一个引导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这要求老师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
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2)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至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

(3)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自我主宰世界。

”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

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阴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

2、树立幼儿是区角活动主体的观念
(1)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性指导尤为重要,从区域的选材到材料投放,幼儿在区域中需要哪些帮助,有些什么兴趣,需要补充些什么知识,都要通过观察来实现。

(2)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
区域活动宽松、自由,幼儿选择性大,老师指导也灵活。

老师可以较多地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它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行为的。

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应让他们先尝试着解决,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暗示方法使之受到启发。

(3)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氛围
幼儿期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创设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能引导幼儿有意主意,使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得以发展,从而更好地主动活动。

3、及时的分析和反思
区角活动的指导是一种双向交流,提供幼儿交流各自的经验,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分享同伴的快乐。

指导的方式、内容以幼儿年龄而异。

协调地处理教师(指导者)和幼儿(被指导者)之间的关系,变紧张的指导气氛为融合,可以使指导主体与指导客体放松情感,更客观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运用中,必然要改革传统的指导方法,指导由统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协调幼儿产生的不同观点,考虑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保护幼儿活动的积极心态,从而使幼儿始终感受到区角活动是快乐的活动,乐于参与区角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