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栽培学论文

蔬菜栽培学论文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为葫芦科黄瓜属1年蔓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黄瓜食用方便,富含维生素A、C以及多种有益矿物质,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并实现了周年生产。

近10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我国保护地黄瓜发展势头迅猛。

1999年,我国保护地面积已经达到140万公顷,是1980年的194倍,已占到了目前黄瓜种植面积的42%左右,其中大棚面积约为23%,节能日光温室面积约为17%,玻璃日光温室约为2%。

一、黄瓜的生长特性怎么样?如何适应大棚生产?黄瓜原产于潮湿地带,它喜湿、又能适应温暖多雨气候,但不耐霜冻。

在所有蔬菜中,黄瓜是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的蔬菜。

黄瓜是根系发达而分布较浅的浅根蔬菜。

在黄瓜幼苗期和根瓜采收之前,它的根系容易发生烂根或烧根损伤,造成植株生育不良或早衰减产。

因此,在保护地栽培中,黄瓜育苗的主要关键是幼苗根群发达,茎叶鲜润,花芽分化早,并且雌花多。

黄瓜幼苗的同化面积大大超过营养面积,并且能够迅速形成大量雄花、雌花和分枝,构成了黄瓜特有的丰产性。

在温室的温暖潮湿环境和黄瓜密植肥培条件下,应该充分发挥这些特性。

为了保证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经常要协调黄瓜根、茎、叶和瓜的平衡关系。

从叶片的大小、厚薄、色泽、植株生长点、瓜条的形态表现,可以看出温室环境条件的调节和黄瓜栽培管理是否得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协调这些关系。

黄瓜是雌雄异花同株,采收嫩瓜的蔬菜。

它的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高低以及后来是否连续着生雌花,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主要还与保护地育苗技术和定植以后的栽培管理有关。

在温室环境适宜,肥水充分供应条件下,可以结成丰硕的顺直的无籽嫩瓜。

如果保护地内光照不足、温湿度不正常,肥水不能及时供应,造成植株早衰易病,出现畸形瓜条而减产。

这是黄瓜冬季温室生产的主要问题。

由于黄瓜喜温不耐低温,它的生长适温范围是17~29℃。

温室昼夜变温管理,可使黄瓜充分发育,早熟、优质、高产。

黄瓜要求地温也比较严格。

保护地栽培主要依靠太阳辐射提高地温,采取人工补充加温方法提高室内气温,也可相应提高一些地温。

温室生产上采取高畦栽培或在栽培床底填充酿热物或用加温管道提高地温。

冬季温室地温是黄瓜栽培中一个关键问题。

黄瓜是丰产蔬菜,它有较多而大的叶片,蒸腾面积大,又有连续结瓜、连续采收嫩瓜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是相矛盾的,再加上它对土壤溶液浓度忍耐力也弱,这就决定了保护地黄瓜栽培应当大量施用营养完全的有机肥料为基肥;在定植后随着黄瓜生长发育要求勤浇水,轻浇水,勤追肥,轻追肥。

黄瓜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90%,结瓜期要求土壤湿度也在80%以上。

随着提高土壤湿度,也可增强对干旱的忍耐力,即使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到60%,黄瓜仍然正常生育,还可防病。

因此,在保护地中栽培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有一定的温湿度。

黄瓜喜光,又耐弱光。

因此,我国北方温室内冬春两季都能栽培黄瓜。

当然,有充足的光照,又有其他环境条件配合得当,更有利于温室黄瓜生长发育。

由于黄瓜具有喜温暖、耐湿润和适应弱光的特性,因此能够适应大棚的环境条件,其生长发育还能盛过温室或露地栽培的黄瓜。

所以在大棚中栽培黄瓜,如果条件管理得好,它的产量可以超过温室或露地,而且增产的潜力很大。

二、温室黄瓜大棚栽培季节与特点是怎样的?温室黄瓜大棚栽培季节与特点是怎样的?栽培季节与特点是怎样的有严密的防寒设备和人工补充加温设备,受到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

但我省由于冬季严寒、光照不足,温室黄瓜冬茬产量很低,夏季高温多雨,病害较重,所以温室只进行冬春茬和秋茬黄瓜生产。

1、冬春茬栽培的特点、它的育苗期正处于外界气温低、日照较短的冬季,在能够保证室温的情况下,可以培育花芽分化早的幼苗。

定植以后到结瓜初期,每天日照时数在8 小时以上,地温和气温也逐渐上升,室内地温可达到20℃以上,蒸发量大,容易调节浇水量。

特别是结瓜盛期的环境条件优越,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外界条件,可以获得高产。

但是,黄瓜生长后期的室温过高、光照过强,必须加大浇水量和通风量,以免造成黄瓜植株徒长、早衰而减产。

2、秋茬黄瓜栽培特点、秋茬栽培育苗期时,外界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也较大,光照充足。

在这样条件下,幼苗生长快,但幼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不易协调,抗性差、发育慢,结瓜节位上升,育成壮苗比较困难。

定植后,一直到盛瓜期,外界逐渐降温,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再加上棉被的揭盖管理,温室每天受光时间只有8 小时左右,同时光弱。

特别是在盛瓜期每天受强光时间更短。

到了黄瓜生长中后期,温室的地温也低,造成黄瓜生长慢、生长势弱、抗性差、结瓜不良。

因此,要严格掌握温室的水、风管理技术,否则这茬黄瓜产量低。

一、黄瓜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黄瓜为喜温蔬菜,不耐寒冷。

健壮植株发育界限温度10-30℃,根伸长最低温8℃,最适温32℃,根毛发生最低温12—14℃,若地温降至12℃以下,根系生理活动受阻,会引起部分叶偏黄。

黄瓜发芽期温度25—30℃,幼苗期白天不超过24—28℃,夜间15℃,结瓜期白天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以10℃为宜。

2、水分。

黄瓜根系浅,喜温怕旱又怕涝,适宜土壤湿度为85—98%,空气湿度70—80%。

幼苗期需水量最少,当土壤湿度大时,容易沤根和发生猝倒病、立枯病。

初春温度低,黄瓜前期不浇水和少浇水。

3、土壤和矿质营养。

黄瓜对土壤选择不太严格,PH 值6.5—7.5 比较理想。

黄瓜宜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栽培,并喜欢通气性好,保水能力强的土壤。

砂土易发苗,易早衰;粘土难发苗,后劲足。

黄瓜对N、K 吸收,K 最多,P、以其次为N,最少。

P 每生产1000kg 黄瓜需吸收N2.8kg,P2O50.9kg,K2O9.9kg。

氮肥不足,植株瘦弱,下部叶片老化,脱落早;缺钾,根系发育受抑制,生长迟缓。

三、黄瓜保护地育苗的催芽技术据对多种黄瓜侵染性病害的调查,种子带菌传病的约占34.6%,主要有炭疽病、黑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立枯病等,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

消毒方法很多,其中以热力杀菌法较好,具有操作简易、杀菌谱广、节省费用等优点浸种、①温汤浸种法:较常用的是温汤浸种法,即先用50~55℃的热水浸种15 分钟,热水量是种子量的 5倍左右,热水处理时要不断地搅拌种子,使之受热均匀。

然后在常温下再浸种4 小时左右。

一定的高温有利于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同时可促进种子吸水膨胀早发芽。

浸种要用干净的水和容器,同时,结合浸种将种子揉搓,把种皮上的粘液洗净,漂去秕籽,去掉杂质。

将干种子投入55℃~6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约10 分钟,待水温降到28~30℃,浸种4~6 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②种子包衣:种衣剂中包含杀灭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杀菌剂、杀虫剂,以及能促进种子发芽和黄瓜生长的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现在部分商品种子在出厂前已经包衣,使用这样的种子不需要再进行消毒处理。

③温汤浸种:温汤浸种是利用干种和病菌对高温的耐受力的不同,通过高温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的一种方法。

将干种投入55-6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并不断添加热水,保持55-60℃的水温10 分钟。

温度降低到28-30℃再浸种4-6 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④药剂浸种:第一,用72.2%普力克水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浸种20 分钟,可防治黄瓜苗期真菌性病害。

第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20 分钟可防治炭疽病、茎枯病。

第三,用 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消毒不仅可杀灭潜伏在种皮的病原真菌,还可渗入种子内部,杀灭侵入种子内部的病原真菌,有效防治瓜类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第四,为防止种子带病毒而引发病毒病,可以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分钟。

第五,1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 倍稀释液浸种 2 小时可以防治细菌性病害。

无论用那种药剂浸种,都要在浸种后用清水把种子进行淘洗,防止造成药害发生。

催芽、将已经消毒和浸种处理的种子,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促进黄瓜种子迅速发芽,再用出芽的种子播种。

黄瓜种子催芽的适宜温度是28~29℃,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湿度,约1~2 天即可发芽。

具体催芽时可采用各种方法以达到上述黄瓜最佳发芽温度。

有条件的可用恒温培养箱进行恒温催芽,将经浸种后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入28~29℃恒温箱内即可,此法速度快、整齐,但需购买恒温箱。

家庭种植少量的黄瓜时(用种量在250 克内)可用体温催芽法。

可将经浸种等处理后的种子先用湿纱布包好,再装入塑料袋内,然后装入内衣口袋内,每半天解开塑料袋通气。

这种催芽法较安全,不会冻坏或烧坏种子。

也可用电灯泡加热进行催芽。

用一口缸,在缸底盛10 厘米左右的水,在水上10 厘米处设1 个40 瓦的灯泡,再在灯泡上10 厘米处放一篾子,铺上湿纱布,把要催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摊在湿纱布上,在其上再盖上湿布,把缸口盖上盖。

缸周围加设保温材料,把缸内电灯打开,使之产生热量,保持缸内温度在25℃左右,缸底的水有利于保持种子湿度。

如果加上一个自动控温仪,可根据缸内温度自动接通和切断电源。

3、低温处理与抗寒锻炼、将浸种吸胀后开始萌动,胚根还未露的种子放在0℃下1~2 天,或在-1~2℃的低温下2~4 小时,再放在冷水中缓慢升温后催芽。

这种方法处理后可提高黄瓜幼苗耐低温能力2℃左右。

4、种子用量、黄瓜50 克种子约有2000 粒左右,除秕籽和考虑育苗中的保苗率,一般50 克种子能得到1500 株左右的幼苗,栽植 1 亩地黄瓜约需优质黄瓜种子200 克左右。

(三)定植1、整地、施肥、搭棚。

提前一个月深翻炕土,按每亩施土渣肥、堆肥等4000-5000kg,过磷酸钙100kg,草木灰50kg,复合肥100kg,多菌灵1.5kg,敌百虫1kg 整地作厢,厢宽90cm, 沟宽40cm。

定植前10 天选择晴天搭棚扣膜,提高棚内积温。

2、定植期确定。

当棚内10cm 土温在1 周内稳定在12℃以上,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8℃时定植‰。

采用大棚套小棚、地膜,我市一般在2 月上中旬进行。

3、定植方法、密度。

定植时选择在连续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后即时加盖小拱棚保温。

定植密度3500-4000,行距70cm,株距20cm。

(四)管理1、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密棚一周,白天温度不超过35℃,可不揭棚;当棚内温度35 —38℃,可短时通风。

缓苗后,逐渐揭走小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午后20—25℃,20℃关棚。

当苗长到30cm,卷须放开,应及时除掉拱棚吊蔓。

2、结瓜期管理。

根瓜座稳后,选晴天追肥,主要是清粪水加尿素或硫酸铵,尿素每亩用量10 公斤,5-6 天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