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确认方案

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确认方案

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确认方案目录1 目的: 22 范围: 23 职责 24 法规和指南 35 缩略语 36 系统介绍 37 确认的历史沿革 48 风险分析 49 验证前检查 610 安装确认: 611 运行及性能确认: 612 确认总结论与评价12 14 附件列表:121 目的:通过对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的IQ、O/PQ的确认,确保该项仪器的已经正确安装;各项性能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检验需要;能够保证在检验过程中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特制定本仪器的验证方案。

对本仪器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

2 范围:本IQ、O/PQ方案适用于XXXX药业有限公司质量控制部的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的确认。

3 职责3.1 验证部:3.1.1 验证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以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以适宜和持续的方式进行验证。

3.1.2 撰写、审核和批准IQ和O/PQ方案和报告。

3.1.3 依据验证原则确保验证工作符合行业和法规要求。

3.1.4 确定接受标准。

3.1.5 实施批准后的验证方案3.1.6 验证数据的收集3.1.7 验证报告的起草3.2 质量控制部3.2.1 审核和批准IQ和O/PQ方案和报告3.2.2 协助实施批准后的验证方案3.2.3 如有必要,根据验证结果修订SOP3.2.4 确定接受标准3.2.5 制定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的操作、维护SOP3.2.6 按照方案检测样本,报告数据3.2.7 质量保证部:3.2.8 依据质量原则确保验证工作符合行业和法规要求3.2.9 审核和批准IQ\O/PQ方案和报告3.2.10 审核和批准变更控制文件3.2.11 确定接受限度4 法规和指南4.1 中国药典2010版4.2 现行版GMP4.3 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操作手册4.4 JJG705-200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5 缩略语5.1 IQ:安装确认风险控制等距及相关处理措施:Ac=S*O*DAc:1-8为低风险区域,不需要主动采取措施Ac:9-36为中风险区域,考虑接受风险的受益和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然后对风险与受益进行比较,如果受益超过风险,则风险是可接受的;如果受益没有超过风险,则风险是不可接受的。

任何风险都应降到可行的最低水平。

Ac:37-125为高风险区,该区域内,风险如果不能予以降低,判断为不能接受8.3 风险源及控制措施9 验证前检查9.1 验证培训:验证开始前,所有相关的验证人员应经过本方案的培训,并具有相关资质。

9.2 验证用仪器、仪表确认:所有的仪器仪表均通过检定或/和校准。

10 安装确认:10.1 目的:检查并确认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的随机文件以及附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同时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10.2 测试程序:10.2.1 资料/文件确认:10.2.1.1 接受标准:所有的文件和资料均为最终版本,是有效的、完整的并且都是可读的。

10.2.1.2 程序:检查文件是否为最终版、是否是有效的、完整的、可读的并填写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的安装确认记录中的资料/文件检查部分。

10.2.2 安装位置检查:10.2.2.1 接受标准:安装环境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应便于清洁与维护。

10.2.2.2 程序:核对设备的安装环境、电源、气路等等是否与说明书中要求的一致,是否便于维护与清洁。

10.2.3 部件检查:10.2.3.1 接受标准:部件的标签、型号与清单一致。

外观没有明显缺陷,安装牢固,具有相应的安全标识,便于维护。

10.2.3.2 程序:依据部件清单,逐一核对部件是否与清单一致。

采用目视法,确认仪器外观、材料及附属品。

测试每一部件已经正确安装。

10.2.4 软件检查:10.2.4.1 接受标准:软件型号,版本符合规定,并已经正确安装。

10.2.4.2 程序:记录软件的名称,版本,安装位置,并测试软件对仪器的控制是否正常。

10.2.5 操作规程:10.2.5.1 接受标准:操作规程已经得到批准。

10.2.5.2 程序:由设备使用部分负责起草操作规程,该规程已得到QA的批准。

10.3 I Q结论与评价:核对、分析数据,做出IQ结论与评价11 运行及性能确认:11.1 目的: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11.2 在进行O/PQ前,确认IQ已经完成,没有未完成的偏差与变更。

操作SOP已经得到批准或草签。

11.3 测试项目于接受标准11.4.1.3 流动相准备在溶剂瓶中装入1L脱气的色谱级别的水,并标记为“100% 水A”在另一溶剂瓶中装入1L脱气的色谱级甲醇,并标记为“100%甲醇B”移取700ml高纯水和300ml色谱级甲醇置1l溶剂瓶中,标记为“70:30 水/甲醇泵头清洗液”11.4.2 开机准备将溶剂A的管路放入标记为A的溶剂瓶中将溶剂B的管路放入标记为B的溶剂瓶中将泵头清洗液的管路放入标记为“泵头清洗70:30 水/甲醇”的溶剂瓶中打开Agilent分离单元,使流动相流过待用的检测器。

执行干灌注,确保分离单元的所有管路中充满流动相。

执行泵头密封圈清洗,确保泵头密封圈清洗液能与甲醇和水混溶。

执行进样针清洗3到6次,确保进样针清洗液能与甲醇和水混溶;空气和流动相的混合物排出。

设置柱温为35℃。

对每一溶剂管路以5.0min的流速保持3钟进行一次湿灌注。

设置组分为50%的溶剂A和50%的溶剂B,然后以5ml/min湿灌注3分钟。

清洗进样其至少10倍定量环体积。

设置组分A为70%,组分B为30%,流速为1.0ml/min。

平衡色谱柱至少15倍柱体积。

11.4.3 柱温箱温度的准确度与稳定性测试:在该测试中柱温箱温度的准确度通过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差的绝对值来评估。

温度的稳定性通过最大测量值与最小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来评估。

11.4.3.1 设置流速为1.0ml/min11.4.3.2 设置柱温箱温度为25℃待温度稳定后,使用校验过的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该温度11.4.3.3 设置柱温箱温度为25℃待温度稳定后,使用校验过的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该温度11.4.3.4 每过至少4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温度共5次11.4.3.5 接受标准:80℃的柱温时,测量值与设定值的差异必须 3.0℃。

25℃柱温时,测量值与设定值的差异必须 2.0℃且最大测量值与最小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必须1.0℃。

11.4.4 样品室温度的准确度测试:在该测试中样品温度的准确度通过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差来确定11.4.4.1 设置流速=1.0ml/min.11.4.4.2 设置样品室的温度为5.0℃。

待温度稳定。

11.4.4.3 使用数字温度计测量并记录4个不同位置的温度。

11.4.4.4 接受标准:4个不同位置的测量的所有测量数据都必须 2.0℃并且8.0℃11.4.5 系统精密度测试:系统精密度是通过运行6针同一浓度和进样体积的咖啡因溶液来确定的。

计算咖啡因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其应该在系统要求的最低限度内。

峰面积的RSD%给出进样的精密度,保留时间的RSD%给出系统的精密度。

11.4.5.1 色谱条件:流速1.0ml/min;柱温35.0℃;A:B=70:30;波长273nm;进样体积20μl11.4.5.2 序列:进74号位样品溶液6次11.4.5.3 接受标准:以咖啡因计算,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 1.0%。

11.4.6 波长准确度测试:波长准确度是通过咖啡因的2个最大吸收波长来确定的。

咖啡因的最大吸收光谱为205nm和273nm11.4.6.1 色谱条件:流速1.0ml/min;柱温35.0℃;A:B=70:30;波长λ1=202nm λ2=203nmλ3=204nm λ4=205nm λ5=206nm λ6=207nm λ7=208nm λ8=270nm λ9=271nmλ10=272nmλ11=273nm λ12=274nm λ13=275nm λ14=276nm;进样体积20μl 11.4.6.2 序列:在每一波长下进一针74号位样品溶液11.4.6.3 接受标准:检测器的波长准确度必须在咖啡因的每个最大吸收波长(205nm 和273nm)的±2nm内。

11.4.7 残留测试:进2针空白溶液(流动相)开始残留测试,证明系统不存在未知峰或鬼峰,下来进三针0.01%的残留咖啡因标准溶液(0.4ug/ml的咖啡因)。

进4.0mg/ml 的咖啡因挑战性溶液。

接下来进三针空白溶液。

11.4.7.1 色谱条件:流速1.0ml/min;柱温35.0℃;A:B=70:30;波长273nm;进样体积20μl11.4.7.2 序列:11.4.7.3 接受标准:在后面的第一针空白图谱中的残留量0.01%,或未检出。

11.4.8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线性和灵敏度测试:检测器线性确定检测器在其吸收率范围内有11.4.9.3 接受标准:相关系数R2用来测量进样器的线性。

若R2进样器的线性符合规定。

进样器的准确度通过Y轴的截距与斜率的比值来确定。

若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进样器的准确度符合规定。

11.4.10 流速线性和准确度测试:流速的线性通过进尿嘧啶溶液(尿嘧啶在色谱柱上无保留)并改变流速来确定。

绘制死时间的倒数与流速的比值(死时间=尿嘧啶的保留时间) 11.4.10.1 色谱条件:柱温35.0℃;A:B=70:30;波长273nm;进样体积20μl11.4.10.2 序列:V:进样体积H:样品溶液的峰高AU11.4.12.4 接受标准:≤1×10-7g/ml11.4.13 梯度误差测试:11.4.13.1 色谱条件:流速1.0ml/ml;柱温35.0℃;波长254nm;色谱柱用双通或阻尼管代替;梯度表如下121314所有的附件部分的目录在此列出验证培训签到表附件一方案名称:方案编号:培训日期:培训人: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安装确认记录附件二1. 文件检查4. 偏差/变更清单:完成情况:□完成□未完成测试员/日期:审核人/日期: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运行/性能确认记录附件三1. 材料甲醇批号:_______生产厂家:___________级别:________有效期:__________ 丙酮批号:_______生产厂家:___________级别:________有效期:__________ 色谱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编号:_______________校验有效期:_____________________2.3.4.测试员/日期:审核人/日期:5. 波长准确度测试6.7.测试员/日期:审核人/日期:8. 进样器线性和准确度测试9.10.11.12.13. 变更清单:完成情况:测试员/日期:审核人/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