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道主义与人权

人道主义与人权


(三)集体利益优先与自觉的个人利益牺牲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如何处理?
集体利益具有优先性。集体与个人充分协商,统 筹兼顾,使二者利益都能得到维护,使损失降到最 低;在利益冲突无法两全时,个人要自觉地顾全大 局,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四)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责任
集体对于个人的道德责任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和增进个人的自由,使集体成为每个成员自 己的集体。
奴隶社会:维护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绝对不平等和对国家的忠诚
封建社会:维护封建宗法等级伦理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原则
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 1、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基本理论; 2、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2、发展集体事业,保障和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 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 3、造就健康的社会道德氛围,使每个人感受到集体 的温暖。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一、人道主义与人权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的道德理论体系, 产生于13—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权是人道主义的核心和基础。 17—18 世纪, 新型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神权、等级特权而提出“人 权”。
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架构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规定如何看待和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 系问题;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规定如何看待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 每一个人的问题;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规定如何看待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群体 与个体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公平和正义问题。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在社 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人 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公正原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 延伸和具体化,二者必须体现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
(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1、集体利益 集体利益,是指由全体成员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利益的总和,是所有成员 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合。 2、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是在集体中生活的每个人在政治、经济、 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一切正当利益的总和。
二者是辩证统一、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的关系。
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正邪、
善恶、荣辱的根本评价标准。
一、道德原则
(二)道德原则的规定性
1、根本性价值指导原则: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起主导作用;
2、基本准则:区别不同道德规范体系的根本标志;
3、根本评价标准:反映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道德原则的历史形态
原始社会:平等互助
社会权利的平等: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基本的生 活保障和平等的自由发展条件。
一、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要义
2、机会均等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获得同样的生存条件和 自由发展的条件。
3、制度公正
规则程序的平等。
制度的公正取向&公正的制度化
一、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要义
4、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上的公平。应体现劳动贡献原则。
一、人道主义与人权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 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基 本权利。包括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国家主权是一国人们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
第一,保护人的基本权利。 第二,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第三,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 第四,保障人的利益的实现。 第五,同反人道的现象作斗争。
分配公平应介于“拉开差距”和“避免悬殊”之间。
避免 “ 马太效应 ”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 愈弱的现象,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 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名字来自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 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调整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 个人与集体的道德关系。实质上是个人利益同其 他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个人的局部利益与社会 的全局利益、个人的暂时利益与社会的长远利益 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关系到社会的生死 存亡。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要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既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又强调集体利 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 辩证结合。 (一)集体与个人 集体,是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 主义国家或民族。 个人,是集体组织中的一份子, 属于集体的社会人,是集体所应当保障其利益和保 证其健康发展的对象。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的界定及其依据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第一节 道德原则的界定及其依据
一、道德原则
(一)含义
道德原则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 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 性价值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在处理道德关系

二、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实践

需要重点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二)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群体有义务关心和帮助尚未富裕及生活困难 的社会群体,带动后富,实现共富。

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 · 莫顿( 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 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 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 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 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 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 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 功和进步。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一、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要义 (一)含义 公正是使相关者得其所应得,或各得其所,要求 公平合理和伸张正义。 人际公正:为人处世公道正派
社会公正:从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出发,兼顾整 体和个体的利益。
一、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要义
(二)内容 1、权利平等 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政治权利的平等:公民享有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和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