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讲竞争效率
价格机制再次保证其实现。 假定原先经济在生产可能 性曲线B点位置上生产。 假定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动, 想要更多衣服和较少粮食, 对衣服需求上升导致其相 对价格上升和产量增加, 而粮食产量则会由于其相 对价格下降而下降。生产 组合点沿生产可能性曲线 移动,从而与消费者偏好 变化保持一致。
“第二,三个条件表现为下图。E点在PTC 上,所以满足生产效率条件;同时它代表 的商品组合与消费者偏好相一致。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5
卢锋,CCER,2002秋季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表现为需求曲线
价格
与价格与供求交点连线之间
的三角形区域面积(AEP), 而生产者剩余表现为供给曲
A
线与价格与供求交点连线之
间的三角形区域面积
(BEP)。
给定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方
消费者剩余
程以及均衡价格和数量等信 息,可以利用定积分技术求
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背景和实施过程:
计划经济时期粮食价格干预是通过“剪刀差”挤压 (Squeeze)农业剩余。
80年代后期开始学术界开始提出和讨论价格保护的必要性。 90年代初期通过的“农业法”确定了农业价格保护的法律原
则。 1995年以后开始正式实施粮食价格保护政策。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竞争性市场的价格供求机制保证实现交换效率。 决定购买一种商品数量时,人们比较从一个单 位商品中得到的好处(效用)与价格(成本)。 购买成交表明他认为得到了超过价格成本所度 量的边际效用。
反过来看,对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任何限制, 都可能导致缺乏交换效率。(从粮票到只有局 级干部乘飞机规定)。
2020/8/8
生产效率要求经济沿 着生产转换曲线的边 缘线运行。
衣服
B I
生产转换 曲线
A
粮食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3
卢锋,CCER,2002秋季
产品组合效率
第三,产品组合的效率, 即经济中产出品组合与消 费者的偏好相一致。与第 二个条件结合,即经济在 PTC上某一点上产品组合 正好反应了消费者偏好。
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结论,是认定充分信息和没 有外部性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具有帕累托效率。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1
卢锋,CCER,2002秋季
交换效率
一个有效率经济要满足三方面条件。
第一,交换的效率,即所有能够为交换主体带 来利益的交换都已发生,在个人之间不存在进 一步交换的余地。
可以用类似方法定义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某些生 产者正好以等于市场价格的边际成本产出一定数量产品,但是 另一些生产者可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生产,因而后一类厂商从销 售产品中得到一种剩余。从另一角度理解:某个特定厂商生产 不同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不同,它们在销售以低于市场价格的 边际成本生产的产品时获得一种剩余。生产者剩余是这种由市 场价格与厂商边际成本之间差额构成的剩余。
帕累托效率
什么是“帕累托改进”?它是与帕累托效率 (Par学家维尔弗雷德·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提出 一个效率定义:“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 成员福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 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这类变动称为“帕累 托改进”,而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可以被看成是不 存在上述变动的经济,或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变动 都已发生的经济。
9
卢锋,CCER,2002秋季
价格干预(2):我国粮食保护价
1996年政府把保护价格水平定在大体是当时市场价格水平上,随后不断下 调,到1998年降到接近市场价格水平。如果把真实价格的长期线性趋势值 看作是均衡价格的估计值,则1996年的粮食价格政策显然是很强的保护价 格干预政策(显著高于长期均衡价,并且无限量“敞开收购”) 。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2
卢锋,CCER,2002秋季
生产效率
第二,生产的效率, 即不可能生产出更多 的某些产品而不减少 其它产品的产量。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 说明在其它商品产出 水平既定条件下一个 经济可以生产的某一 种产品的最大数量。 右图中I不是生产有 效的;而A,B点是 生产有效的。
P
E
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数值,因而,这两个概念为
市场机制社会福利效益提供
了一个可量化度量指标。
竞争性市场具有效率,一个
B
表现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达到最大。
0
Q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卢锋,CCER,2002秋季
S
D 数量
6
政策干预评价思路(1)
市场一定条件下“有效”,但并非“万能”。 两个命题都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已经讨论了第 一个命题依据,第二个命题的逻辑主要有两点: 第一,由于竞争不完全、信息不完全、外部性 等原因,市场不一定总是有效。第二,效率目 标不是唯一目标,有效状态可能与收入分配过 度不平等相联系。因而,政策干预可能是有效 或必要的。对此后面将专门分析。
基本推论是:对市场干预也许是必要的;但不 同干预手段必然具有效率成本,因而在设计和 评价干预政策时需要在权衡利弊损益大小。— —这为我们下面观察实际存在的大量市场干预 现象提供了基本立场和背景。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7
卢锋,CCER,2002秋季
政策干预评价思路(2)
现在观察市场干预的配置和福利效果。
B
PPF
b
E
IC
P
O
A
a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4
卢锋,CCER,2002秋季
竞争性市场效率评价:分析框架
首先复习消费者剩余概念并介绍生产者剩余概念。
回忆消费者剩余概念: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实际愿意支付 的货币量与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存在的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 余(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存在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于 不同数量商品边际效用的主观评价水平递减,因而需求翰数表 现为一条从左到右下行的曲线。
干预可能采取不同形式:如价格干预, 生产配额,贸易壁垒,税收和补贴等。
价格干预又分最低价干预和最高价干 预。我们首先看最低价格干预。
2020/8/8
"经济学原理"第7讲“竞争效率”
8
卢锋,CCER,2002秋季
价格干预(1):我国粮食保护价
观察一个最低价格干预事例,这就是我们这90年代中期以来 的粮食保护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