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讲稿
53
54
55
56
57
58
59
第二节自然存在观
一、自然界物质探讨?(客观实在性、可认识
性、暗物质、暗能量、万有斥力等)
二、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问题?
1、系统概念探讨? 2、系统科学两个基本原理: 整体涌现性(或非加和性)原理; 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3、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 (2)开放性; (3)动态性; (4)层次性 (等级性、等级秩序)——系统高低 60 层次的 辩证关系思考?
1、如何理解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历史 背景、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2、试思考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普里高津对它的 评价? 23
24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人类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观点 (或根本看法),即关于自然界本原、存在方式 、演化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等方面的总认 识,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总方法论,它 是世界(或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现实的日常世界,就是这个充满感性并能用 语言把握的现实世界”。 31
物质问题:
与世界的本原问题紧密相关,英文MATERIAL, 与意识或精神相对应。 列宁经典物质定义三要点: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可理解性)、哲学上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与联系等。 物质还是实体与属性(内在与关系)的统一,这 反映到语言上对应于主词和谓语等。 思考:A、物质的形态问题?
40
日心说
地心 说
日心说
轻时建构的宇宙模型
45
第三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已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到对经验 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和理论概括的阶段,迎来了自产生后第一次 全面飞速发展,主要成果有:
思考: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
在科技观方面的(如功能、人才、创新问题等) 4 贡献 ?
5
6
3、20世纪中叶后它的新发展
(1)自然观方面——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等 (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等方面——科学与非科学
、伪科学的区分问题;创新思维问题;工程技术 的价值和伦理问题;高技术产业问题等 (3)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方面 —— 科技与工程和社会互动问题、科技与工程的 社会评判问题、科技与工程革命和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等。
61
62
63
64
泡利对上帝说,最终的答案——是“虚妄” 65
66
67
68
案例:都江堰工
69
第三节自然演化观
一、何谓演化?进化与退化关系如何?
进化说与热寂说之争
二、近代自然界演化观(或历史观)的重新 确立问题? 三、宇宙世界四大起源假说(理论):宇宙
(含恒星)、地球、生命(智慧)与人类 的起源与演化问题?
27
28
29
存在(BEING )问题:
是西方传统哲学讨论的一个中心话题,从本体论 看指是否有离开人的心灵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客观对象(如世界、事物等); 而实在问题 则主要反映在近代哲学的经验论与 唯理论的争论中(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兴起科学
实在论学派)。
注意到存在与实在( REAL )密切相关,但 又有所不同,它被看作是“存在物”的属 性
国内著名学者于光远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大口 袋(既学科群),包括了许多小口袋(广义 的划分),如此它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自然 哲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合称科学技术 哲学)、科学与技术社会学、科学学、科学 技术史学、系统科学等等的
总称
13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发文对外改称科学 技术哲学。)
第三节自然辩证法学科在中国的 传播发展
科学观思考?
34
35
二、古代中西方科学与工程技术形态 及其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比较
1、西方典型代表——古希腊自然哲学、天人相分 的基调;古典原子论等;科学成果如下 (1)阿基米得静力学(2)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 (3)托勒密的天文学等;思考其自然观基本思想 、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 2、东方典型代表——古代中国的人伦哲学、社会 哲学与天人合一的基调;强调工程技术的社会作 用,工程技术较发达如技术上五大发明等;具备 实用科学形态,古代中国有无科学之争? ; 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 思考?也是围绕万物的本原问题与宇宙的起源和 36 演化问题等展开的,但有其自身的特点。
5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然观
1、近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关系思考? 2、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概述: (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2)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3)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旧三论、新三论与 又三论)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重大意义:
52
达 尔 文
48
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功绩,是在人类认识
史上,在唯心主义形式中第一次把整个自 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 程,并企图揭示这一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 系。 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 核”; 但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49
康 德
50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 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 就愈使心灵充满时时在翻 新、有增无已的景仰和敬 畏:在我头上的星空和居 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14
15
16
武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17
五四运动
18
4、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简介——
建国初期、全国第一个科学规划时期(1956-1967 )、十年动乱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时期( 1979-)。其中特别注意双百方针、 “自然
科学和数学中的哲学问题”叫法以及新版 的大纲特点?等问题。
5、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30
实在的含义: 1)指不依赖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对象,无论 是物理还是概念的、科学的还是常识的(本体 论与认识论); 2)指某种外在对象或属性的存在(广义),包 括外在世界、数学对象、理论实体、因果关系 、道德和美学属性以及他人的心等; 3)它涉及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即实在与语境 和语义有关; 4) 它离不开经验的世界,“所谓的实在就是这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稿
1
绪论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思考?
它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属性,它是从哲学 上(以道观物)来思考与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 与工程技术以及它们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 哲学学科,具有跨学科(intrediscipplinary) (或叫交叉科学、学科互涉等)性质。
基本内容: 可归纳为自然观和科技(与工程)观
、科学与工程技术方法论以及科技(工程)与 社会论 (STS)等“两观两论”四大部分。
11
2、学科性质和地位: 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 地位,见下图。
辩证唯物主义 (马哲)
历史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12
3、自然辩证法与国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中心思想及写作背景等等又是什么?
参考书: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3
2、列宁的贡献 :
列宁首创性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建 立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自然辩证法学 科进大学与研究机构以及用国家名义向全世界出 版发行马恩的著作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他还与时俱进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 的新篇章(如物质定义、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等)等等。
三、宇宙中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图景
1、 物质系统的最低层次问题? 在非生命世界中,目前认为夸克与轻子是最低 层次;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上帝之子); 在生命界,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出现在, 由蛋白质 和核酸结合成的分子体系水平上,生物大分子 构成的细胞是基本单位;
2、物质系统的最高层次问题?
四、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规律?
B、物质与信息关系问题? C、虚拟实在(或存在)问题? D、暗物质(或能量)问题?
32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一节古代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观
33
一、原始社会人类有无自然观探讨?
1、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哲学基础
与社会现实基础指什么?
2、工程技术起源与科学起源比较思考? 3、原始社会人类有无自然观、工程技术观与
(1)有助于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 自然观、价值观等);(2)有助于培养和提高 科学技术的理论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等;(3) 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科技的特点与规律、科技成果 的转化、科技管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 贡献等。
19
20
21
22
参考文献与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著.自然辩证法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2、刘兵、李正风主编.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3、(澳)查尔默斯著、丘仁宗译.科学究竟是什么 .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4
问题: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
2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产生与 发展概述
1、它的创立时期——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公开、 正规的学问(或专业)产生于19世纪的中后期, 主要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恩格斯约用 十年时间写出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一书,可以 看成是自然辩证法学问产生的主要标志,但没有 最终完成,为什么?手稿的主要内容、计划提纲
思考:
1、自然界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
(实在论与观念论或者说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工具 论的争鸣探讨?) 2、自然界的本原指什么(物质、精神、信息等) 问题? 3、存在、实在、物质三者的异同比较问题? 25
26
自然界概念: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指整个宇宙世界。它从组成来看,包括 生命和非生命两个子系统,其中生命系统 又包括了人类生物界和非人类生物界两个 更小的子系统;从认识来看,既包括人类 已经认识的部分,更包括许多尚未被人类 认识的部分等。 狭义则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那部分宇宙世界 ,也是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总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