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课时目标:
1、简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2、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方法:归纳法、比较法 情景导入:
当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被突破,抗原进入内环境中,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便开始启动。
那么,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启动的呢? 学导结合: 一、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关键是产生了两细胞:寿命长的记忆细胞,监察到同样抗原再次侵入,发生第二次免疫,立即消灭;寿命短的效应B 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一种效B 只产生一种抗体,扫清已有抗原)。
◆二次免疫: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对
抗原更敏感,比B 细胞更快做出反应,增殖分化出效应B ,又产生大量抗体,免疫反应更强、更快。
二、细胞免疫
探究深化:
1、总结出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
2、能识别抗原的结构和物质有哪些?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由哪些?
3、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图中④为细胞免疫:⑤为体液免疫, B 物质为抗体
B .与B 物质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 .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 、c 、d 、e 、f 、g
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 总结反思: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源头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杀菌物质 特异性抗体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注意)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B 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反应 效T 与靶细胞结合;效T 使靶细胞裂解
相同
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识别;反应阶段:B 、T 细胞分化增殖;记忆细胞形成 效应阶段:效T 、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释放
与靶细胞结合 分泌
抗原 (处理)
感应阶段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增殖分化
T 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二次应答
抗原
(处理)
(识别)
感应阶段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增殖分化
(呈递) 直接刺激
分泌 发挥免疫效应
二次应答
联系
各有独特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
细胞分泌的毒素
-----体液免疫 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病毒--------------------先细胞免疫,后体液免疫
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物 B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B 细胞、记忆细胞 T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 效应B 细胞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 细胞 T 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记忆细胞
B 细胞或T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效应细胞
巩固提高:
1.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 .浆细胞 B .T 淋巴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 .效应T 细胞
3.下图表示甲型H1N1 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1 和B 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 .细胞2 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C .合成a 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 .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 产生大量物质b
4.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
B .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 .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 .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感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 .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 .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6.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 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 B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 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 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7、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②为_________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⑵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⑶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__的模板。
⑷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涉及的细胞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
8、将同种大鼠分为A 、B 两组,A 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 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 组大鼠后,发现A 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 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 组大鼠注射_________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______。
答案:1、C 2、D 3、D
4、B 解析: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
故选B 。
5、B 解析: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
A 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T 、B 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 正确;C 中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 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 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 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6 答案:B 解析:效应B 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吞噬细胞不能形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胞介素,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直接判断选择支的正误。
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
7.、答案: (1)T B
(2)②将抗原传递给④ ;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④
(3)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mRNA ;合成蛋白质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解析: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由图抗体可推知7为效应B细胞,再推知B细胞和T细胞,在准确推断细胞类型的基础上,判断细胞间功能的区别,并推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mRNA。
图中还表达了病菌(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
8、【答案】(1)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2)抗原;(3)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
【解析】因为A组去除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能力丧失,而重新移植后又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因此免疫反应所需要的是淋巴细胞。
如果要证明A组大鼠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就应该给大鼠注射抗原,从而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
抗原进入动物体内后,通过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使浆细胞(效应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消灭抗原。
编码抗体的基因属于遗传物质,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