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王课件PPT

老王课件PPT


职业 家庭情况
三轮车夫 (谋生手段艰难) 有个哥哥…… (孤苦无依)
健康状况 居住条件
只有一只眼…… (生理残疾)
荒僻、塌败

(差)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 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是什么意思?
按当时的“理论”,单干是资本主义;只有组 织起“合作社”之类,并建立党的组织,才是社会 主义。
第11段的“强笑”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强笑”是“勉强地笑”,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准确而 含蓄地写出了“我”看到老王已经病入膏肓还拿东西谢我 们时内心的酸楚和感动 。
老 王杨

.-.
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媛
杨绛,杨季康的笔名, 生于1911年,钱钟书的 夫人,著名作家、评论 家、翻译家、学者。祖 籍江苏无锡。著有散文 集《干校六记》《将饮 茶》、《我们仨》、长 篇小说《洗澡》等,译 有《堂吉诃德》等。
检查预习
给下列红体字注音
伛 ( ) 荒僻( ) 攥 (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为什么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 因为他是单干户。 • “单干户”在当时被认为是思想落后。
3、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 事?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心地善良。 第9段:老王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图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走进杨绛一家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 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被下放到偏远地区。
杨绛夫妇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们有平等观念,有爱心和 同情心(人道主义精神)。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认为与老王一生的贫病相比,自己 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算不了什么,算得上是 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帮助 不幸者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
作者回想自己对老王的关爱理解还很不 够,所以感到惭愧。表现了作者的平等观念 和人道主义精神。
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 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 些小事。”
互 相 帮 助
……
感悟升华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老王”?
要有爱心,关心、尊重、帮 助他们,不求回报,要有平 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请记住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任选下面其中一题进行仿写
• 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 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 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8-16:老王临死前给“我”送东西
17-22:“我”得知老王去世后的感触
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哪句话揭示了中心?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卒章显志)
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读1-4段,以“我从__________一句,认识到老王的不 幸表现在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他的不幸。
检查预习
给下列红体字注音 伛 ( yǔ ) 荒僻( pì) 攥 ( zuàn) 塌败( tā ) 取缔( dì ) 骷髅( kū lóu ) 滞笨( zhì) 愧怍( zuò) 惶恐( huáng )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1-4):老王的基本情况


5-7: 老王的工作与为人
二(5-22):回忆与 老王的交往
综上所述:老王是个老实厚道,不贪钱,善良, 懂感恩的人。

以善良体察善良,作者一家的善良 表现在哪里?(至少找6处。)
第1段:“我”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第3段:“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第5、6段: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第7段: “我”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第14段:老王送来香油、鸡蛋,“我”不让他白送。 第17段:“我”询问老王的病情。
• 爱心是…… • 爱心是……
8-16段
第8段主要是什么描写?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第8段主要是老王的外貌(肖像)描写。 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镶嵌”是夸张,“打一棍 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是夸张,“僵尸”是比喻,生动形象 地强调了老王因久生重病而生命衰竭、身体僵直、毫无生 机的形态,表达了“我”对他的同情,衬托老王淳朴善良、 知恩图报的品质。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关注身边的 “老王”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 在我们享受着幸福的时候, 不要忘记—— 有一群本应该和我们一样的人 正在——
苦苦挣扎!
同 样 是 花 朵
我 们 的 课 桌 , 我 们 的 床
……
自 食 其 力
雨 中 的 教 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