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受冲切构件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冲切构件承载力计算
F1 ps A1 170919 N < 0.7h ft A2 481068 N(满足要求)
抗冲切能力为
0.7βhftημm h0=0.7 ×1×1.1 ×1 ×1740 ×135/1000=180.87 kN
冲切剪力
F1 8.35 55 (0.3 20.135)2 206.04KN
因180.87<206.04,屋面板不满足抗冲切要求,需配置钢筋。
采用HPB235圆钢箍筋
at 2
0
1
1
1
2
3
hc h0 b h0
②边柱处 (b)图:弯矩作用平面垂直于自由边
Ic
h0 at3 6
h0
am
a
2 AB
2h0
at
(
at 2
aAB )2
a AB
at2 am 2at
aCD at a AB
eg
aCD
hc 2
0
1 1
2
3
1
hc h0 / 2 bc h0
b > 2bc +2 h0
A1
( 3000 2
600 2
810 )2500
( 2500 2
400 2
810 )2
917400
mm 2
A2 (400 810 )810 980100 mm 2
F1 ps A1 192654 N < 0.7h ft A2 614890 N(满足要求)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受冲切构件 承载力计算
8.1 概述
1、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面贯穿构件的整个宽度,几何 上呈柱面。如普通梁和单向板的剪切破坏。
2、冲切破坏:
斜裂破坏面围绕集 中荷载区域形成大致 呈空间回转截锥面或 喇叭状时的破坏。它 是钢筋混凝土双向板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特 有的一种剪切破坏形 式。
3、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受冲切构件:
h0
at
(
at 2
aAB )2
a AB
at2 2(am at )
aCD at a AB
eg
aCD
hc 2
0
1 1
2
3
1
hc h0 / 2 bc h0 / 2
[例8-2] 已知一无梁楼盖柱距5m,板厚160mm,砼:C20, 楼面竖向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8kN/m2 试验算中柱柱帽上缘 处楼板的抗冲切承载力。
柱帽抗弯设计:一般按构造要求配筋即可
设置柱帽能提高抗冲切承载力 但施工麻烦 且不美观 因此优 先采用配置腹筋以提高承载力。
2、基础的抗冲切设计
基础分类:阶形基础和锥形基础 破坏位置:柱与基础交接处 阶形基础变阶处 锥形基础倾斜段 破坏形式:沿柱边呈45°倾斜的角锥面
冲切承载力验算:沿基础长边方向地基反力较大的一侧取一个冲切界面验算
②边柱处 (c)图:弯矩作用平面平行于自由边
Ic
h0 at3 12
2h0 am
( at 2
)2
a AB
aCD
at 2
aCD at a AB
eg 0
0
1 1
2
3
1
hc h0 bc h0 / 2
③角柱处 (d)图:
Ic
h0 at3 12
h0
am
a
2 AB
8.3 影响冲切承载力的因素
1、材料性能
1)砼强度:冲切承载力
V
与
f
2/ cu
3
成正比,即
v
f 2/3 cu
2)纵向配筋:纵向配筋量加大,抗剪承载力提高
2、几何特征:
1)板柱尺寸:冲切破坏荷载与柱截面尺寸约成正比,与有效 板厚呈指数大于1的幂函数关系
2)板柱形状:圆柱截面构件的冲切承载力比矩形截面构件的 抗冲切承载力大
2)抗冲切配筋设计: 当验算不满足时 可在柱周板内配抗剪钢筋,提高抗冲切能力。
截面尺寸限制条件: F1 1.05 ftmh0
配筋面积:
配置箍筋 F1 (0.35 ft 0.15 pc,m)mh0 0.8 f yv Asvu
配置弯起钢筋 F1 (0.35 ft 0.15 pc,m)mh0 0.8 f yv Asbu sin
有效板厚h0=160-25=135mm (按两个方向平均)
计算截面周长μm=4 ×(1000+135)=4540mm
因h0<800mm,取βh=1.0;
βs=1<2,取βs=2 η1=0.4+1.2/ βs=1.0
作为中柱,αs=40, η2=0.5+ αs h0 /4 μm =0.8
η=min( η1, η2)=0.8 抗冲切能力为
(a 2
ac 2
h0 )b
A2
(bc
h0 )h0
(h0
bc 2
b )2 2
变阶处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方法与基础交接处同 只需将式中ac、 bc以变阶处的平面尺寸代替即可。
[例8-3] 已知一柱下独立基础,柱截面尺寸600 ×400mm 基础 平面尺寸300 ×2500mm 柱边基础高度850mm,柱边第一阶
解:荷载:楼板自重 0.16m×25 kN/m3 =4.0 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0.4 kN/m2
20mm厚混合砂浆抹面
0.34 kN/m2
结构自重4.74 kN/m2 ×1.2 =5.69 kN/m2
楼面荷载 7.8 kN/m2 ×1.3 =10.14 kN/m2
荷载设计值总计
p=15.83 kN/m2
50+4 ×45 =230mm>1.5 h0=202.5mm
采用HPB235钢筋45°弯起 则
Asbu
115.61 0.168 0.707
973.21mm2
选用φ12 则根数 n=973.21/113.1=8.6根 实际采用12根,每 方向3根。
3)柱帽的设计: 柱帽的3中型式 (a)图无顶柱帽 用于板面荷载较小时 (b)图折线形柱帽 用于板面荷载较大时 (c)图有顶柱帽 抗剪设计:按下图的倾斜坡度及尺寸设计 则不存在冲切问题
0.7βhftημm h0=0.7 ×1.0 ×1.1 ×0.8 ×4540 ×135/1000=376.30 kN
冲切剪力
F1 p A (b 2h 2h0)2 15.83 55 (1 2 0.135)2 370.22KN
因370.22<376.30,故中柱柱帽上缘处楼板满足抗冲切要求
配预应力筋: pc1l1 pc2l2
σpc,m:
l1 l2
未配预应力筋:0
F1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1)柱网均匀布置的中柱节点 按轴心受压柱板考虑:
F1 pA (b 2h0 )(h 2h0 )
m 2(b h 2H0 )
2)板柱节点有不平衡弯矩(如内柱两侧 跨度不等、边柱、角柱、有水平荷载作用) ① 传递单向不平衡弯矩: 不平衡弯矩指向AB边:
F1,eq
F1
0M unbaAB
Ic
mh0
M unb M unb,c F1eg
不平衡弯矩指向CD边:
F1,eq
F1
0M unbaCD
Ic
m h0
M unb M unb,c F1e g
② 传递双向不平衡弯矩:
F1,eq F1 unb,maxmh0
unb,max
柱与基础交接处: F1 0.7h ft A2
F1 ps A1
阶形基础
锥形基础
A1
(a 2
ac 2
h0 )b
(b 2
bc 2
h0 )2
A2 (bc h0 )h0
方形基础(c图)
A1
a2 4
( ac 2
h0)2
A2 (ac h0 )h0
方形基础(b图)
A1
柱支承无梁楼板、无梁楼盖、水池顶盖、柱下独 立基础、无梁平板式片筏基础等
8.2 冲切破坏特征
1、冲切破坏的试验分类:
1)集中力的反力只沿板周边作用 2)集中力的反力满布板面
2、冲切破坏特征:
正截面裂缝较细,径向裂缝多而宽,无明显主裂缝,挠度较 小。破坏表现为柱头连同截锥体突然从余部错动般冲脱,并 在板的受拉面形成一圈撕开状裂痕,在挠度陡增时荷载骤降, 是一种脆性破坏。
宽400mm,高350mm,基底反力最大值Ps=210 kN/m2砼:
C15,试验算抗冲切承载力。
解:因柱边第一阶宽高比400/350>1,需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
抗冲切能力 ac=600mm、bc =400mm, h0=850-40=810mm, βh=1-
0.1 ×(850-800)/(2000-800)=0.9958
反力沿周边支承的板其承载力小于反力满布的板的承载力
8.4 抗冲切承载力设计
1、板的抗冲切设计
1)无腹筋板的抗冲切验算: 如图
F1 (0.7h ft 0.15 pc,m)mh0
式中:η取
1
0.4
1.2
s
和
2
0.5
sh0 4m
中的小值
μm:板临界截面周长
未开孔洞:图中2临界截面周长 开有孔洞:临界截面周长减图中4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