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及改进方案根据本人对猪场管理的理解,将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分为九个部分,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验猪场面临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目标:1)一头公猪自然交配下完成20-25头母猪年配种任务,人工授精下完成150-200头年配种任务。
(壮年猪每周使用频率本交4~5次,人工授精每周采精1~2次。
)2)一次射精量在150毫升以上,密度(密度仪测定):2.5亿以上,精子活力(前进运动精子数/总精子数)0.7以上,畸形率20%以内,一般使用年龄3年左右。
要点:1)辨别优劣,雄性外型,睾丸发达对称,四肢强键。
8月龄体重达到130kg。
2)单圈饲养,防止打斗。
不能连续使用,也不能长期禁欲。
3)每周适当运动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可减少公猪蹄病。
经常用毛刷擦拭体表,促进血液循环,可延长使用年限。
4)保护公猪,经常水冲洗阴囊,夏季一定要防暑降温。
公猪适宜温度18~22℃,高温会使精液品质变差。
5)由于猪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导致猪很容易感染寄生虫,感染后猪食欲不振,吃得多长的慢,逐渐消瘦,所以要定期对公猪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每年两次,用虫克星、阿福丁、全灭)。
6)使用专用公猪料,满足日常营养需要。
营养水平(标准配种公猪):消化能3100卡,粗蛋白13.5%,赖氨酸0.55%,钙0.7%。
配种时还可每日增加一枚鸡蛋,以补充公猪体力消耗,使其保持良好的性欲。
7)免疫程序: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猪丹毒疫苗、猪口蹄疫疫苗,每年春季或者秋季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猪喘气病疫苗、猪乙脑疫苗。
两次疫苗间隔为1周左右。
具体程序因猪场情况而定。
实验猪场种公猪管理问题:1)没有专用的公猪料,休息期用妊娠料,配种期用哺乳料,用料不科学、不规范。
2)公猪过剩,没有制订淘汰计划,没有后备公猪管理计划。
猪场采用人工授精,400头母猪最多需要3头公猪即可,现有9头,两头即将淘汰的。
3)公猪保养不够,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没有每周的固定运动,圈内卫生经常无人清扫,粪尿堆积,不利于公猪健康。
4)没有制订定期检查公猪精液品质的计划,检测设备老化陈旧,无精液稀释和保藏流程及规范。
二、后备及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1)更新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效率。
2)使母猪及时发情,配种率85%以上。
要点:1)合格的后备母猪:商品猪场的后备母猪最好选用二元杂交(长白、大白)。
有效乳头6对以上,至少3对在脐部以前。
身体健康,体型良好,肢蹄健壮,外生殖器发育良好。
2)小群饲养,每圈3~5头,每头占地面积至少0.66 m2,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3)限饲+短期优饲相结合饲喂,7月龄100kg之前限饲,饲料保证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日给量2kg。
7月龄之后优饲,加大饲喂量至2.5~3kg,促进发情,并根据膘情适时调整饲喂量。
4)加强催情,除了采用合适的饲喂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公猪诱导、药物催情和调换圈舍的办法。
注射孕马血清和绒毛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
加强运动也能刺激母猪发情。
5)适时配种,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每次发情持续时间3~5天。
6)一般后备母猪发情2次后可以配种。
配种时间一般选在早晨饲喂1h后或者下午6点,冬天可适当提前)。
7)使用专用的后备母猪料或者空怀母猪料,饲料营养水平一般为:消化能2900卡,粗蛋白14%,赖氨酸0.67%,钙0.53%。
结合青饲料饲喂效果很好。
8)做好返情母猪的再发情和配种工作,做好母猪返情记录,及时淘汰不合格母猪。
9)免疫程序:同种公猪。
实验猪场后备母猪及空怀母猪管理问题:1)没有专用空怀母猪料,用妊娠料饲喂,导致母猪发情困难或者不发情。
2)后备母猪发情率低,催情手段单一,只是简单利用公猪诱导。
圈舍不卫生,无专人负责。
3)没有短期优饲的饲喂方式,没有饲喂青饲料,饲料中没有添加对发情有帮助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采精和配种技术要点:1)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种公猪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2)一般来说,成年公猪每周采精1~2次,一次精液大概可稀释成10~20份,可供10头以上待配母猪使用。
3)采精时要保证环境舒适,消毒彻底,采精员的力量拿捏很重要,保证阴茎不从手中滑落。
公猪射精一次一般10~15min,分多个阶段,精液呈乳白色。
4)精液如需保存,应在17℃的温度下保存,过高和过低的温度都会杀死精子。
精液稀释一般用葡萄糖、无机盐和抗生素加水,在适宜的温度下可放置3天左右。
5)母猪发情诊断:经产母猪断奶4~7天左右,用手压背,母猪静立不动,外阴肿胀,有粘液流出,目光呆滞,愿意接近饲养员。
一般可持续3~5天。
6)配种时机,母猪排卵一般在发情后36~48h,所以在出现第一次发情后的12~18h输精一次,一天后再输精一次(间隔18h左右)。
卵子在母猪体内仅存活6~8h,因此要抓住发情机会,否则就只能等下一个发情期了。
7)配种操作:清洁器具和双手,将输精管斜向上45°,逆时针旋转缓慢向前,约10~15cm后,水平插入,25~30cm后感觉有阻力,再逆时针回抽,感觉输精管被锁住后停止。
剪去尖嘴,让母猪子宫产生负压,此时可用力压母猪背,或抚摸乳房以刺激其吸收精液。
输精时间3~5min,然后保持原状3min。
8)配种前将一头公猪赶在母猪定位栏前有利于提高配种效率。
9)配种要按猪场生产计划进行,根据母猪数合理配置周配母猪数,做好同期发情,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10)不发情或返情母猪要每天用公猪刺激,增加运动,如果两周后仍不发情,可用激素催情。
实验猪场采精及配种问题:1)粗暴采精,有采精倾向,不喜欢使用那些不听话、不温顺的公猪,造成浪费。
2)随用随采,没有编排采精计划,不规律。
精液简单稀释,不保存,精液利用率低。
3)无基本检测设备,显微镜老化陈旧。
镜检不规范,精液检查包括pH、活力检查、密度、畸形率。
正常pH在7~7.8,新鲜精液的活力不低于0.7,畸形率不超过18%。
4)采精及配种期间,猪的营养没有特殊照顾,有很多看不见的损失。
如规范操作的话,可提高受精率,提高产仔数,提高公母猪使用年限等。
5)没有编排规范的配种计划,造成有时配种多,有时配种少,对生产的影响很大,比如无法做到同期发情,猪舍难以同进同出,仔猪均匀度较差,增加生产成本等。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1)提高胚胎着床率,减少死胎、流产,增加产仔数。
2)调整母猪体质,保证初生仔猪的活力和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
3)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饲养成本。
要点:1)确定母猪妊娠。
确定母猪是否怀孕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母猪返情处理,妊娠期计算等。
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日,所以配种后21日若不再发情,可初步认为受胎了。
2)母猪妊娠期推算。
母猪的妊娠期为110-120日,平均为114天。
三种方法帮助记忆:三三三法、日加4减6法、配种月加3配种日加20法。
3)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因妊娠时间和母猪体重差异很大,总的来说能量不低于2950卡,蛋白不低于13%,赖氨酸0.55%,钙0.68%,还要特别注意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妊娠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为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是受精卵附着期,受精卵着床是关键。
从第一天就要限饲,过量饲喂或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
中期要调整好母猪体况,使母猪在妊娠85日时背膘厚度在16~18mm,提供低能高纤维的日粮有利于减少母猪肥胖,减少便秘,为母猪泌乳打下基础。
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期,要加料攻胎,逐渐增加饲喂量,从而增加母猪营养储备。
整个妊娠期的采食曲线应为:前期30日1.8~2.0kg——中期55日1.8~2.0kg(根据体况调整)——后期25日2.0~3.5kg。
5)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提供充足饮水,舍内温度控制在16~20℃。
母猪最怕夏季,常常因为气温高导致母猪食欲低、体温高、呼吸频,严重时出现死胎。
所以母猪舍一定要有通风降温设备,并搞好舍内卫生。
6)产前免疫:配种前30天注射猪细小病毒、伪狂疫苗,配种前2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
实验猪场妊娠母猪管理问题:1)全部饲喂精料,无青饲料,经常发现有母猪便秘。
2)采用定位栏饲养,无法运动,母猪蹄病较多。
3)母猪卡不规范,没有将同一时期的妊娠母猪统一管理,容易出错。
4)妊娠舍与产房布局不合理,待产母猪走到产房距离较远,容易跌倒造成流产。
五、母猪分娩管理技术要点1)产房准备。
产房消毒一定要完全彻底,可用1:800百菌消或者1:400金碘喷洒。
产房温度调节到18~23℃较为适宜,设仔猪休息区,该区适宜温度34℃。
2)母猪临产征兆。
产前3~5天,乳房肿大有光泽,乳头发红,外阴不红肿下垂,尾根两侧凹陷。
产前12h,停止采食,叼草做窝,紧张不安。
当最后一对乳头也能挤出乳汁时,说明4~6h后母猪分娩。
3)分娩规律。
每5~25min产一个胎儿,产程持续2~4h,全部仔猪产出后10~60min胎盘脱出,分娩结束,超过5h可能发生难产。
4)接产护理。
产前用1%~2%的来苏尔消毒母猪臀部和外阴,产出4~5头胎儿后,用1%高锰酸钾水擦洗母猪乳头。
接产人员也应将手臂彻底消毒。
仔猪生下后先擦净全身再断脐带,在离仔猪腹部4cm处用剪刀剪断,再用碘酒擦抹断脐处。
5)假死、难产处理。
新生仔猪假死时,应迅速掏出口中粘液,一手抓住后腿,将仔猪倒提,拍背刺激即可。
母猪难产时可注射催产素(1ml/50kg体重),仍然无法顺产的应使用人工掏出助产法。
人工助产之前一定要消毒好手臂,戴手套并涂润滑剂,沿着母猪努责间隙慢慢伸入产道,然后检查胎儿胎位,扶正后掏出。
6)产后护理。
一定要预防产后感染,连续2~4天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分娩后12h内母猪只需饲喂加盐麸皮汤,补充分娩时损失的水分和盐离子。
产后2~3天,母猪体质仍然虚弱,适宜饲喂粥状和清淡饲料。
实验猪场母猪分娩管理问题:1)产房饲养员操作技能有待提高,责任心以及主人公意识有待加强。
2)分娩时产房消毒不够重视,临产前没有对母猪进行消毒,分娩过程中预防感染的意识不够。
3)粗暴助产,手臂和手指不经过任何消毒处理即伸入母猪产道进行助产,严重影响母猪健康。
4)新生仔猪特别是弱仔照顾不够,简单断脐、擦干后便不管不顾,没有协助仔猪吃初乳,没有人为的让弱仔吃前乳房的乳汁,造成窝间仔猪不均匀。
5)产后护理明显缺乏。
没有相应的盐水麸皮汤,产后2~3天也没有准备粥状或清淡饲料。
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1)努力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提高母猪泌乳能力,哺乳出数量多、体重大的健康仔猪。
2)维持较好体况,断奶后能及时正常发情配种,母猪产后子宫炎控制在5%以内。
3)每年产仔窝数达到2.2以上,窝平均产活仔数11头以上。
要点:1)母猪哺乳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18~23℃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