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二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专题二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 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 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 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 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倾
向,他认为主要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
通过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而智叟的
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 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 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 对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 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 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的区别。
其二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承认
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而思维即精神是第
二性,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
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 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 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 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其一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 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判断: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主义 (5)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唯心主义
(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唯心主义 (7)水是万物的本原 唯物主义 (8)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 原子的总和 唯物主义
休谟
康德
庄周梦蝶
庄周有一回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 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 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庄周提 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 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 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 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 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 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 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 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表现 形式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 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 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不同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
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 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 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 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 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 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河曲智叟笑着阻止 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 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 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 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 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 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 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 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就是气、火、 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 用于物质
哲 学 的 两 个 基 本 派 别
唯 心 主 义
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是由人的意识 创造的,决定的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 某种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 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 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 的存在。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 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 的问题。如:
近 代 形 而 上 学 唯 物 主 义
原子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霍布
斯、洛克;法国的拉美特利、狄德罗、 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 哈等。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 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 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 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 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 域。
是唯物主义;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认为 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而存在即物质是第 二性,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
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人之性 也,可以知,物 之理也。
荀 子
怪洞之谜
一位牧羊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他 带着一条猎狗走进去的时候,走不多远,狗就 瘫痪在地,四肢抽搐,挣扎了几下就死掉了, 而他自己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出后,人们蜂拥 而至,经过多次试验,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猫、狗、老鼠等小动物带进洞都会死亡,而牛、 马等大动物以及人进去却安然无恙。人们说, 这个山洞一定有‚鬼‛,这只鬼专吃小动物 — —‚鬼洞‛越传越悬……。
组成,原子是最小的不可 再分的微粒,万事万物只 是因为组成的原子数量和 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
“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
组成。”
五 行 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 中 国 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 代 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 朴 稼穑”。 素 相生相克关系: 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物 金 主 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 义 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 ‛ ,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中philia(爱)和 sophia(智慧)这两个词所合成的,意思 是‚爱智‛——爱好智慧。
世界究竟是什么?
世界有没有开端和尽头?在哪里?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 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物质=物质具体形态 泰 勒 斯
古 希 腊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 “无限者”是万物的始基
“气”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古希腊朴 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
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观点具有形而上学不变论的倾向,他认为愚
公改变现状的努力是幼稚可笑的,也是枉费
气力的。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 界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所遵循的 根本方法的学说 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同世界观 是统一的。
方法论
决定
世界观 方法论
案例:感悟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于墙很 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爬上去, 又一次次的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 不就像这只蜘蛛一样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 消沉。 第二个人看后,惋惜地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 不转换一下攀爬的路径,从旁边干燥的墙往上爬?于是, 它凡事总喜欢动脑筋,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后,它立刻被蜘蛛的屡败屡战、毫不放弃 的精神打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
会造成混乱。
‚承认利益的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 作用的就是唯心主义‛。你认为这种观 点对吗?请加以分析说明。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 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一方面,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 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 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另一方面,强调精神作用 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了。
历史唯 物主义
历史唯 心主义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 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 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 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
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 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 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 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 的存在和作用。
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
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