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2配位化合物形成和性质

实验2配位化合物形成和性质

实验2 配位化合物形成和性质
一、实验讲授(大约20分钟) 1、实验目的
(1)了解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 (2)理解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 (3)了解螯合物的形成和特性 2、实验原理
(1)配位化合物组成:内界(中心离子+配体)+外界 (2)配离子的稳定平衡常数
配位化合物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内界(配离子)和外界,如:
[Cu(NH 3)4]SO 4 =[Cu(NH 3)4]2++SO 42-
配离子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
[Cu(NH 3)4]2+<=> Cu 2++4 NH 3
平衡常数表达式:]
)[Cu(NH ]][NH [Cu 243432+
+=不稳K (3)配离子的离解平衡
配离子的离解是一种化学平衡,当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时,平衡会发生移动。

离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向着生成K 稳更大(更难离解)的配离子方向移动 (4)螯合物的形成和特性
一个配位体中有两个或多个原子(多基配体)同时与一个中心离子进行配位,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化合物叫做螯合物。

常见的多基配体:乙二胺(en )、丁二肟
CH 2
2
NH 2NH 2
CH 3C C NOH NOH
CH 3
3、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取用后的试剂要放回原处,以方便他人取用。

(2)滴加试剂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以免污染公用试剂。

(3)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和反常现象。

(4)使用离心机时要注意离心试管的对称放置,若1个试管离心应在对称位置放置加有相同体积水的试管以保持离心机转动时的平衡。

另外还要注意离心过程中不要打开机盖,以免发生危险。

(5)保持实验的安静整洁,每个人要负责保持自己实验台的物品整齐和台面清洁,实验结束后将试管清洗干净,倒置于试管架上摆放整齐。

二、实验内容 1、配位化合物的制备
Cu 2++4NH 3→[Cu(NH
3)4]2+
2、配离子和简单离子性质比较
讨论:配位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成内界和外界。

中心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位化合物的内界,内界中心离子不能发生简单离子的反应,外界
至溶液呈深蓝色
离子是游离状态存在的,可以与其它离子发生反应。

讨论:复盐中的各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成自由离子,发生简单离子的化学反应,而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只有外界离子是游离的,内界的中心离子不能自由发生简单离子的化学反应。

因此,复盐和配盐是不同的。

4、配离子的离解
(1)
(2)
讨论:配离子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溶液中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中心离子的浓度较低,只能与其它离子生成溶度积很小的沉淀。

5、配离子的形成与转化
讨论:配离子的离解平衡是一种化学平衡,改变某物质的浓度可以使平衡发生移动,并向着生成更难离解的配离子(K 稳更大)的方向移动。

出现血红色 血红色褪去
讨论: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的阳离子可以与溶液中的其
它离子或分子(配体)形成配离子,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沉淀溶解。

但配离子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中心离子可以与其它离子生成溶度积很小的沉淀。

7、配合物形成时溶解度的改变 (1)
实验解释:
第一步:Ag ++Cl -→AgCl↓
第二步:AgCl +2NH 3H 2O→[A g(NH 3)2]Cl +2H 2O
第三步:[Ag(NH 3)2]<=>Ag ++2NH 3(1),NH 3+HNO 3=NH 4++NO 3-(2) 反应(2)使反应(1)中的[NH 3]降低,促进[Ag(NH 3)2]离解,溶液中Ag +的浓度增大,则沉淀重新生成。

(2)
实验解释:
第一步:Pb 2++2I _ → PbI 2↓+2I _→ [PbI 4]2-
第二步:[PbI 4]2-→PbI 2+2I _,加水稀释使溶液中的I _浓度降低,平衡使右移动,出现PbI 2沉淀。

加水稀释
生成沉淀再溶解
沉淀重新生成
离心去清液
沉淀溶解 沉淀生成
8、螯合物的形成
实验解释:生成不溶于水红色二丁二肟合镍,简写作:Ni(DMG)2
三、讨论提高(大约30分钟) 1、集中讨论 讨论题:
(1)配合物与复盐的区别 (2)配离子与简单离子不同 (3)哪些因素影响配离子的离解平衡
(4)配离子的离解平衡与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关系 (5)螯合物的结构特征与什么有关 2、实验技能考核
(1)实验6 稳定常数与溶度积对配合平衡的影响 (2)实验8 螯合物的生成 (3)实验3 复盐的鉴别

pH 值为10
出现红色 乙醚层为红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