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6)钢筋保护层用砂浆垫块控制,用于侧墙的砂浆垫块应埋入铁丝,以利绑扎。
(7)每次钢筋绑扎成型后,请监理代表检查隐蔽工程合格后支模浇混凝土。
(8)对于侧墙施工缝处钢筋粘接浆体,应认真清理干净。
(9)侧墙钢筋绑扎时,采用活动脚手架。
(10)顶、底板钢筋的上、下层采用马凳型钢筋来控制,侧墙内外层用拉结型钢筋来控制。
二、施工用水、电及材料进场方式
1、施工用水
箱涵附近有河、湖,十分方便。
2、施工用电
供电采用15KW和30KW两台发电机发电。能够满足生产所需。详见《施工安全用电专项方案》
3、材料
工程所需材料主要为混凝土、钢筋、块石、钢管、模板、水泥和中粗砂等。
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箱涵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进场路线为从青阳北路---新纬路,其他材料也是同样路线。除新纬路部分路段需要硬化处理,交通比较便利。
8、基坑回填
箱涵主体验收合格后,可进行箱涵基槽的回填工作。回填前应清除箱涵两侧的淤泥、砖块等杂物,沟槽不得有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按图纸要求回填3:7砂石,回填时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20~30cm。并按规定做回填密实度实验。
外模的斜撑应撑在底部的桩板桩根上(或单独在打入钢管或槽钢),若撑在土体上,撑角处应打入木桩(或钢管和槽钢)。模板支架脚手禁止与平台脚手、钢筋脚手、井点管相连接,防止因其他振动造成模板松动和井点管松动。
B、箱涵内模支架应力计算
箱涵净跨4m,顶板厚度0.4m,长度23.6m
详细计算过程见附表
6、混凝土施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7月21日
工程名称
周市镇横泾路道路排水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箱涵工程工程范围北起新纬路,南至新浦路,与金浦路交叉,与新浦路顺接段。道路设计全长956.686m,施工长度927.655m,标准红线宽度为24m。施工按规划道路红线一次辟筑。
该箱涵中心桩号K0+020,为单孔4X2.7m钢筋混凝土箱涵,箱涵轴线与道路中心线交角为90°,总长度23.6m,箱涵内底设计高程-1.00m,常水位为1.00m,涵洞两端进出口采用浆砌块石挡土墙。
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基坑开挖基底整平箱涵放样垫层混凝土底板钢筋底板模板底板混凝土墙身顶板钢筋墙身顶板模板墙身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洞口铺砌挡墙砌筑台背碎石夹砂层回填
三、 主要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1、箱涵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箱涵的轴线,根据箱涵底高程和地表高程按照1:1.5的开挖边坡计算基坑开挖边线,放样复核的原始记录要妥善保存。箱涵开挖断面图见附件。
2、箱涵土方施工
采用机械大开挖施工,开挖时考虑预留施工宽度,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必要时采用钢板桩支撑,开挖至设计高程+0.2m,左右时采用人工清理整平,整平到位后通知设计、甲方和监理进行验槽。验槽合格后,铺筑10cm碎石垫层。基坑四周必须设置排水沟,对角位置设置集水井,用水泵及时抽水,保持基坑内无积水现象发生。具体布置见附件
(1)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厂家必须提供配料单(配合比报告、原材料检测报告)和商品混凝土质量证明书。
(2)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基坑面积较宽,因此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脚手架,并用软管送至浇筑面,不准临空倒下,防止离析。
箱涵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箱涵底板,第二次浇筑墙身和顶板,后浇筑的混凝土应在先浇的混凝土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
现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3组,以检测该批次混凝土质量。
工地应该备有发电机一台,以防止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突发停电事故,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
7、水平施工缝设置及施工
上、下层的施工缝,采用凹缝处理,水平应成直线。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模板内部凿除浮渣清理干净,并擦干积水,施工缝处先用1:1砂浆铺设,以增加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3、垫层混凝土施工
垫层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采用泵车布料管布料,垫层铺筑时应摊平、振实,垫层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垫层标高偏差应符合规范与设计要求。
4、钢筋工程
(1)在临时设施场地内设置钢筋加工车间,进行钢筋下料及加工成型。
(2)进场钢筋须有出厂质保单和检测报告单,进场后除外观检查外应分别取样作弯曲和拉伸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的钢筋应保持表面洁净,无油渍及锈蚀。
(3)对于焊接使用的钢筋,专业焊工试焊。合理选择焊接参数,焊接接头以每批200个同类型为一实验批抽样,做机械性能实验,并向监理呈交实验报告。
(4)配料前按设计图、钢筋图编制钢筋下料翻样单,确保钢材品种、规格、尺寸准确。加工成型的钢筋按翻样编号分批堆放,防止使用混淆。
(5)箱涵钢筋分三次绑扎成型:即在垫层施工完毕具有足够强度后,首先绑扎底板及墙板竖向钢筋;底板混凝土浇筑后第二次绑扎,墙板钢筋顶板模板安装后第三次绑扎顶板钢筋。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避开钢筋和模板,振捣点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状态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在顶板和底板面上配平板振捣器振平。
5、模板施工
A、箱涵模板使用1.5cm竹胶板,箱涵内翼腋角也用竹胶模板来控制。箱涵侧墙模采用串心螺栓来控制内外模的间距,串心螺栓用Φ12圆钢制成,外套UPVC塑料管,施工完毕后,将Φ12圆钢抽出。孔洞使用1:2水泥砂浆封堵,
箱涵顶撑采用Φ48×3mm钢管,每孔成7行排列,横向间距50+70+70+70+70+50cm,水平杆4层,间距70+70+55+40 cm,纵向立杆间距70cm,(详见附图)支撑下端安置在槽钢上,使应力分散,防止底板混凝土受损,上端用纵向10cm×10cm模板,沿渠道纵向每隔3m采用剪刀撑固定,使内部钢管支架形成整体。
在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随时检查模板受力情况和钢筋的变化,不得使钢筋发生移位。
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另置脚手平台。脚手平台的支撑、固定均须和箱涵的模板和钢筋分开,不得互相连接。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及时养护,混凝土外露面一般采用塑膜覆盖并定时浇水湿润,浇水时严禁用水泵喷浇,防止破坏混凝土。养护需确保混凝土表面不露白,一般至少养护7天以上,在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和有腐蚀物的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