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聪明人与“笨功夫”“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意味深长。
有时候,“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
愚公率子孙挑石移山,智叟笑其痴。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笨功夫”的背后却是智者的远见。
聪明人很多,可是能下“笨功夫”的人也同样多吗?拥有了聪明的头脑就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
贝索,爱因斯坦好友,被他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
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很多的启示,甚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
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却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
说到原因,爱因斯坦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却又像蝶儿那样少了专注的精神,在某个地方稍作停留便飞走了;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愚笨的鼹鼠,挖起洞来心无旁骛。
正是这种差别,使爱因斯坦成就了伟业,贝索却一事无成。
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贝索式的人物。
他们天资出众,却对事业少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对待问题常常是浅尝辄止,最终浪费了天资,“泯然众人矣”。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小山般的稻谷堆中。
他承诺,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作为赏钱。
人们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可在成堆的谷粒中“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许多人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地回家了。
最后,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贫穷的小孩。
天慢慢变黑,四下一片寂静。
小孩虽然害怕,却不愿放弃,仍在翻找。
突然,“滴答、滴答”的声音传进耳鼓,他停下动作,凝神细听。
仓内更静了,滴答声也变得更为清晰。
“是手表的声音!”小孩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循声在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手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注地对待一件事,总有一天,你会打开成功的大门。
如果能“一生磨一剑”,何惧宝剑不够锋利?如果不畏苍山远,自然能够做到“山高人为峰”。
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是台下十年功的辛苦。
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聪明的人,你说呢?(1)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4)央视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结构上引出下文的论述。
内容上引出下文贝索的例子,说明拥有了聪明的头脑也不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2)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却不能下笨功夫,最终一辈子也没什么建树,自已能专心致志地下苦功夫、突出强调了“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的论点。
(3)能。
宋濂在学习上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功,正是下笨功夫最终取得成功,能有力地论证“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的论点,故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4)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能下得了笨功夫,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无论是在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如果你不能下笨功夫,做什么事惰都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你永远聪明的脑袋,那你终究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解析】【分析】(1)第二段是设问句,两个问题并给予否定,引出下文贝索的例子,说明“拥有了聪明的头脑也不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
(2)文中划线句“说到原因,爱因斯坦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这明显是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愚笨的鼹鼠”是对比论证,说明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却不能下笨功夫,最终一辈子也没什么建树。
自已能专心致志地下苦功夫。
突出强调了“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的论点。
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
论证方法就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
(3)本题材料内容是宋濂在学习上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功。
正是“下笨功夫最终取得成功”,论证了“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的论点。
所以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4)开放性试题。
一要结合原文,二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特别是要结合自己对“下笨功夫”的认识作答。
如:“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这句话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言。
他泡图书馆读书之勤之久的“笨功夫”几乎无人可及,下决心“横扫清华图书馆”。
我认为想要成功,真正的聪明人往往舍得下笨功夫,踏踏实实做事情,而不是总想着走“捷径”、投机取巧。
故答案为:⑴结构上引出下文的论述。
内容上引出下文贝索的例子,说明拥有了聪明的头脑也不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⑵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却不能下笨功夫,最终一辈子也没什么建树,自已能专心致志地下苦功夫、突出强调了“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的论点。
⑶能。
宋濂在学习上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功,正是下笨功夫最终取得成功,能有力地论证“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的论点,故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⑷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能下得了笨功夫,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无论是在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如果你不能下笨功夫,做什么事惰都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你永远聪明的脑袋,那你终究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首先要明确这段论证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全文的行文思路进行分析,可以从结构严谨的角度解答。
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⑶本题考查判断论据和补充论据,答题时应注意,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观点,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补充倒立论据时,要引用权威性的名言警句,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⑷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
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
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注意答题时一定围绕中心论点来作答。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自立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
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
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
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
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
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
”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
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
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
“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播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的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
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才?【答案】(1)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开篇借俗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并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
(4)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
【解析】【分析】(1)这篇文章的题目“自立”点明了文章的论题,那么对于这个论题的观点和看法即中心论点,第①段“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这句话明确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因此,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结合这段话的内容分析,这段话首先提出“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的观点,然后举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最后总结了自立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3)分析论述思路要看文中的标志性语句,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语句,如本题中的“同样,人也是如此”就是关键的提示。
答题时先把文章整体感知一遍,然后分成几个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为提出论点部分,第二至四段为论证部分,最后一段是总结归纳。
符合议论文是基本的论证结构。
然后把各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4)能结合文章“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的观点并结合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富二代”的父辈们已经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他们有条件享受父辈的成果,但是如果不摆脱父辈的庇护,那么结果就守不住父辈创造的家业,更不能提发展和壮大父辈的创下的家业。
因此他们首先也和普通孩子一样,①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③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
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肩负着继承、发展壮大父辈基业的责任。
故答案为:⑴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