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课件)
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课件)
实践中,许多企业家认为自己不过在从事普通的民商事活动,一不 卖军火、二不贩毒品,不可能与刑事责任沾边。这种认识反映了企业 家对刑事法律风险缺乏认识、疏于防范的现状,这也是企业发展过程 中频频“出事”、企业家频频身陷囹圄的主要原因。
刑事法律风险是与犯罪相关的一种风险,是指某种行为是否会具有 社会危害性、是否因此而触犯刑事法律,是否进而应承担刑事责任的 可能性。公司、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是指公司、企业在经营活动中 的具体行为出现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性。
企业家刑事法律 风险及其防范
主讲人:周冬平
第一章 有关财产、自由与生命的题
根据我们律师的经验总结,大多数企业家对自己身边可能存在的法 律风险并不知悉。他们大多精于各自领域的业务,但是对法律风险没 有足够的认识与防范,甚至直到“出事”的前一天,对即将发生的法 律危机都浑然不知。一旦危机爆发,企业家顿时措手不及,企业则随 之陷入停滞甚至瘫痪。
2、 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
中国三十年企业史,企业家落马无数
当代中国企业家遭受“牢狱之灾”的比例之高,为世界罕见。电 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几乎每天都会有企业高管落马的报道。 这些落马的企业精英,他们曾经在商界叱咤风云、屡建奇功;他们曾 经率领企业问及巅峰,兴盛一方;他们崛起的路线图不尽相同,但他 们却终于走向了相同的悲剧。
1、什么才是您所追求的最大利益?
向钱看,但请注意脚下陷进!
当下社会,企业和个人普遍的观念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我们
认为应该追求合法、合理利润的最大化,加了一个“合法、合理”, 内容那就丰富了,至少他是多维的价值观,他可以把企业家的社会责 任、历史使命融进去,而且还完全可以融进去企业家的个人情感,个 人兴趣,如果这么来办企业的话,整个经济社会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的和谐。理性的思考,谁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企业家个人以及家庭的幸福能有效的、平稳的、持续下去,这才是最 重要的。
中国传统的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偏重于为各种合同把关。绝大 多数公司法律顾问远离公司核心决策圈,对公司重大决策并不知情, 无法全面识别企业存在的刑事法律风险,更谈不上为企业家个人采取 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了。
因此,为您财产、自由与生命乃至家庭、亲情,企业家可以没有法 律知识,但绝不可以没有法律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今后企业家们的法律意识如果还 停留在用这种“事后救火”的法律救济方式来维护合法权 益,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我们的企业家们法律意 识还略微欠缺,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还不够强,在法律风 险防范上的投入还不够多(包括精力和金钱的投入)。
2、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市场秩序不规范及企业家经营不 规范,企业家往往带有“原罪”
中国的商学院不开设法律课程,或者只是把法律作为选修课,而美 国的城市大学规定,MBA课程的所有教师必须有所教专业l0年以上的 从业经验,教法律课的教师必须是执业律师,而且在教书的同时,必 须继续从业。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现身说法,言传身教,把最实 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今企业家纷纷落马,折射出中国对企业家法 律基础知识的不够重视或者缺失。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法治进程还比较落后,无论是政府还是
企业,对法律缺乏足够的重视,另外由于我国的企业家是随着改革开 放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管理上缺乏学习的模式和榜样,带有浓厚的 江湖气息,企业家往往与政府官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外部因素 的综合导致巨大的法律风险。
《中国企业家》总编辑牛文文在谈及中国企业的生存特征时坦言: “90%的企业的消亡,都是没有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不仅是民营企 业,即便是国有企业比如中航油、伊利集团等,如果选择强行改制, 往往会中途折断。”另外,我国纵多的企业家落马跟贪官被查处有直 接的联系。
(二)企业家存在刑事法律风险的原因
企业家落马、企业因法律问题陷入困境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为 什么中国老总这么多落马?中国的企业家们怎么了?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企业家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整体文化水平原因,使得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 薄。即便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都不够。
中国的企业家其实并不缺乏创业精神和商业智慧,但频频发生
的触雷事件却凸显出不少企业家严重缺乏“法律风险”和“法律边界”
意识,结果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可能为日后埋下地雷。
中国的企业家犯罪特点
经过多年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中国的企业家犯罪有以下特点: (一)大都是无意识的犯罪。他们根本就无心犯罪,只是在企业的
第二章 企业家刑事风险及其防范策策略
(一)企业家刑事犯罪特点
商业领域犯罪(营利活动) 行政刑法(固有刑法与行政刑法:一般来说,规定既侵害法益又违反
伦理道德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刑法,是固有刑法(或称刑事刑法)。 行政刑法则是指行政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的总称,即为了实现行政 管理目的,立法者便在行政法律中规定种种命令与禁令;为了保证有 令必行、有禁必止,就规定违反行政法的罚则(行政罚),其中包括刑 罚方法与行政制裁方法。) 可变性(经济犯罪与经济法规,新罪名不断产生;行政刑法具有较强 的目的性 较弱的伦理性、较大的变易性、较广的散在性、较多的交叉性、较大 的依赖性等特点。)
在此,我们并非危言耸听,对相当一部分企业家而言,刑事风险已 经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这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在中国,大部分企业家更加相信“关系”能解决一切问题, 而不相信法律会羁束他们。
(二)在我国的商学院培训中,法律课程的缺失或者不重视,导 致企业家们严重缺乏法律观念。法律风险防范已成企业高管们急需补 的一课。
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不熟悉法律而误入各种法律陷阱。例如江西某企 业家因为转让土地使用权而被认定为“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判刑 三年。 (二)大多和经济犯罪有关,涉嫌商业贿赂、职务侵占、非法经营、 非法集资、票据诈骗、合同诈骗等。 (三)这些企业家大都功成名就,家庭幸福。他们一旦出事,前程 和家庭俱毁,涉嫌的公司也往往受到牵连,甚至倒闭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