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财政支出电子教案
2)外溢性;3)教育这种优质品,消费者 往往低估其价值;4)出于公平的考虑;5) 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因为教育的投资周 期长,且其回报取决于太多的不确定性因 素,投资对象具有不可抵押性,因此,私 人的投资和信贷的积极性是有限的。
0109
201308130011
17
2、教育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资金筹措: 基础教育:政府提供为主,私人投资为辅;
3)基础研究主要由政府支出.
0109
201308130011
20
政府资助科研的方式应不拘一格: 直接支助;但必须改革支助的方式;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信息服务; 规范技术交易市场; 政府采购的支持; 税费优惠; 办“孵化器”;等等。
0109
201308130011
21
(三)、卫生支出
卫生支出按其支出所获得的利益能 否私人化分为两大 部分: 1.医疗服务支出:医疗服务支出的利益体现是个人 化的,即可以通过市场提供,如到医院看病,得到利益 的是病人本身。对于这种服务,政府出于社会福利方面 的考虑,也可提供该类服务,但如果从经济原则或效率 原则的角度分析,政府提供该种服务往往会造成门诊和 床位的拥挤、医疗费用超支等现象,效率较低。我国对 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所体现出来 的低效率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我国目前进行的医疗体制 后改革正是主要针对这一弊端提出的。
0109
201308130011
6
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性支出是 通过政府掌握的资金,在市场上与微观经 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相交换,因而对 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则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 即从政府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尽管它对财 力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却只能对生产与就 业发生间接的影响作用。
0109
201308130011
28
比方说,我国的农药、化肥价格高于国际市 场价格,对这些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并 不会造成不公平竞争,也不会使成员国利益 受损;有的国家耕地很少,或几乎没有耕地, 向这些国家出口粮食时,实行适当的补贴, 出口商得了补贴,进口国享受低价,对当地 农业发展影响不大。黄箱补贴基于互利互惠, 只要贸易双方两厢情愿、心照不宣,世贸组 织就不予过问。
0109
201308130011
15
第三节、支出原则及其实现
见书37页 我认为,财政支出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的
统一,应当贯彻当前我国税收要贯彻实 施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弥补市场失灵。 并改进支出机制。例如:
0109
201308130011
16
(一)、教育支出
1、政府支持教育事业的必要性
1)人力投资:西奥多.w.舒尔茨1960年, 《论人力资本》
第三章 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概述 2、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3、财政支出的原则及其实现 4、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0109
201308130011
1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概述
1.1.财政支出的属性 一、财政支出的定义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
品合劳务的资金支出(p36)。 二、财政支出具有重要地位 财政支出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一方面,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
能可以概括为行政管理、事业、国防、政府投
资四个方面的支出(见教材p42)。
0109
201308130011
5
二、按经济性质分类
(1)购买性支出(消耗性支出):政府 一手交钱,一手得货。反映政府履行资 源配置的职能状况;
(2)转移性支出:政府付出资金,却无 任何资源可得。反映政府对国民收入分 配的直接影响。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 政补贴、税式支出等。
尼斯克南认为,就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 化一样,官僚竭力追求机构最大化,机 构规模越大,由此导致的财政支出规模 不断扩大。
0109
201308130011
14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上述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支出比率过低。原 因: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 重较高,在分配方面实行“统收统支”,后来,为 了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实行放权让利,财 政支出的比重自然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此外,预 算外、体制外支出的统计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但是, 从实际需要来看,中国在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方 面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需要通过税收改革和财 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财政支出的比重中提高。
0109
201308130011
3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结构与规模
一、按费用类别分类
参照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2007年将政府预 算支出划分为17个功能大类:201类一般公共 服务、202类外交、203类国防、204类公共安 全、205类教育、206类科学、207类文化体育 与传媒、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209类社会保 险基金支出、210类医疗卫生、211类环境保护 、212类城乡社区事务、213类农林水事务、 214类交通运输、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 229类其他支出、230类转移性支出。按国家职
0109
201308130011
12
③发展阶段增长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阶 段,需要政府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经济 成长阶段,需要政府部分投资和加强市 场干预;经济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增长。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政府的支出结构有 变化。
0109
201308130011
13
④官僚行为增长理论
由此可见,如果购买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较 大,则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直接通过 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也就较大;反之,转移性支出所 占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
就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 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 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具有较强 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非义务教育:市场提供为主,政府补贴为辅。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国 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
0109
201308130011
18
(二)、科学研究支出
1、必要性:科学技术市第一生产力;基 础研究具有高风险、投资规模大和投资 周期长的特点;许多科研成果具有很强 的外部性,如传染病的防治、农业优良 品种的培育等;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有 效激励技术创新。
0109
201308130011
10
①政府扩张论,也称“瓦格纳 法则”
工业化 市场失灵和外部性
人均收入增加 公共需要增加
政府活动扩张 财政支出比率提高
0109
201308130011
11
②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 外因素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从 内因看,GNP 人均收入 税收收入 财政支出 。从外因看,社会激变如战争、 灾害等对财政造成的压力,这时的财政 支出水平急剧上涨,事后,这种支出水 平下降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23
(四 ) 财政补贴
按照财政学的分类,财政补贴属于转移性支出。除 财政补贴外,社会保障也归在 转移性支出门下。它与财政补贴的相同之处,都是 国家拿出一部分税收,无偿转移给 受益者,使受益者收入增加。但是,同样一笔钱, 用于财政补贴还是用于社会保障, 效果并不一样。用于社会保障的转移支出,对市场 价格的影响,是间接的,不确定的。而财政补贴则 不然,它会直接对市场的相对价格发生作用,从而 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因此, 又被称为价格补贴,或者财政价格补贴。
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 社会总供需关系的目标;
0109
201308130011
2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则对 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 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对财政支出性质的理解 马克思的理论 :非生产性(除盈利性投资外) 古典自由派: 非生产性(限制政府活动规模) 现代西方主流观点 :生产性(强调政府在经济 中的作用)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 时,也需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0109
201308130011
8
因此,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 交换发生,它们的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 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 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持,结果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
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
或者因此对其他成员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
性行为或措施,是一种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的国际贸易手段。 0109
201308130011
25
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生产与销售企业,但 不一定仅指出口补贴,包括对国内各产业部 门、行业、企业或地区、科研部门的财政捐 助。
0109
201308130011
22
•2.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 和医疗服务不同,公共卫生服务 的利益主要是社会化的,很难区 分受益人来进行费用补偿,具有 较强的公共属性,如防疫、传染 病的防护等这类卫生支出很难通 过市场由私人或企业提供,只能 由政府来提供这类服务
0109
201308130011
补贴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 行政行为,也可以通过立法方式;既可以是 金钱货物的直接给付,也可以通过免税、优 惠贷款等间接渠道;既可以是金钱的予免, 也可以是货物的转移。 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国内外市 场上的竞争力。
0109
201308130011
26
二、补贴的种类
(一)、禁止补贴:根据《协议》第3条之
2、科研的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资金 筹措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