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评分

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评分









患者,男,36岁。自3米高处坠落, 神志淡漠,血压80/50mmHg,脉搏110/分,呼吸18次/分。 枕部头皮有长约5cm裂伤,胸口有皮肤擦伤,腹部查体无 异常,骨盆挤压征及分离征(+),脊柱查体无异常,四 肢多处挫伤,活动正常。
部位 — 骨盆 — 5分 伤型 — 骨折 — 6分 血压 — 80mmHg — 3分 脉搏 — 110次/分 — 3分 呼吸 — 18次/分 — 1分 神志 — 淡漠 — 3分 TI总分21分 重度伤 住院治疗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 ,1981
1985 APACHE Ⅱ,1991 APACHE Ⅲ,2005 APACHE Ⅳ

APACHE基本指导思想:
一个急性危重病人的预后将取决于疾病本身 和机体的抗病能力,后者与年龄、健康状况有关 而其严重性则由生理紊乱程度决定
APACHE

APACHE Ⅱ、 Ⅲ评分分3部分: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 评价方法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

APACHE-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SAPS -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MPM - 病死概率模型
IRODS - 炎症反应器官功能不全评分
APACHE


APAC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




4分 3分 3分
RTS总分10分

重伤
CRAMS记分法





Gormican SP于1980年提出 Clemmer TP于1985年对其进行修正 C — circulation R — respiration A — abdomen M — motor S — speech 目前国内院前创伤评分系统中应用最多


CRAMS评分6分
需立即转送医院
院内创伤评分

简明损伤定级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

损伤严重度评分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based injury severity score,ICISS)
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临床应用:非特异性疾病病情程度评价和预后预测方法

适用于ICU、急诊

临床意义: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动态分值反应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 预测死亡率准确性:APACHE Ⅲ >Ⅱ>Ⅰ 局 限 性:急诊获取相关参数比较困难

多器官功能障评分系统
RAPS和REMS


RAPS -rapi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1987,Rhee etc 适用范围:16岁以上成人 适用场所:院前、急诊、普通病房和ICU 临床应用:评价院前转运的风险
急诊非创伤病人病情的评价 RAPS评分包括:血压、呼吸、脉搏、GCS四项参数 每个参数赋值0-4分,总分0-16分
体温大于38度或小于36度; 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或 PaCO2<32mmHg; 心率>90次/分 白细胞计数>12 x 109/L or <4 x 109/L, 其中未成熟中性粒细胞>10%




每个参数0-1分,符合为1,不符合0,共4分
SCS



SCS-Simple clinical score 简单临床评分,2006,kellet 仅适用于急诊病人 临床意义: 预测急诊病人30天内死亡率 SCS与病死率对应关系: 8-11分高危 12分以上极高危,死亡率达29%以上
MODS评分

MODS--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 1995,Marshall
MODS评分由6个脏器系统的评分组成: 每个脏器系统的分值为0~4分 0分--脏器功能基本正常 4分--显著的脏器功能失常 MODS评分的总分为0~24分
分数越低,病人病情越重
PSS
PSS-

poisoning severity score,

中毒严重度评分,1990 , 临床应用: 对各种中毒病人进行中毒程度评估 评分分级:5级, 正常0,轻度1,中度2,重度3,致死4
创伤评分系统
创伤评分系统

院前创伤评分 决定伤员的去向、指导现场处理 院内创伤评分 指导治疗、评估伤员预后、评价救治质量



RAPS和REMS

REMS- 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2003,Olsson REMS评分包括:血压、呼吸、脉搏、GCS、 年龄和脉指测氧饱和度SpO2 6个参数, 每参数赋值0-6分,总分0-26分 REMS优于RAPS: 可以预测急诊病人近期和远期病死率

创伤评分(TS)

仅使用生理参数 未使用解剖参数 未考虑年龄及伤前的健康状况

不能区分少数严重的伤情
修正创伤评分(RTS)Champion HR于1989年提出
修正创伤评分(RTS)
修正创伤评分(RTS)

用于指导院前伤员分类 总分>11分 轻伤 总分<11分 重伤
灵敏度明显高于创伤评分(TS) 特异性稍微低于创伤评分(TS)

创伤评分(TS)

Champion HR于1981年首次提出 最初用于战场伤员的分类
创伤评分(TS)
创伤评分(TS)


总分越小,伤情越重 总分14~16分 生存率96% 总分 4~13分 抢救效果显著 总分 1 ~ 3分 死亡率>96% 一般以 TS<12 分作为重伤的标准
MEES


the Mainz emergency evaluation score, 90年代,
Mainz 急诊评分法 临床应用:

评价院前和急诊科病人的病死危险性 评价院前和急诊科病人的 抢 救 效 果


MEES评分包括7项临床指标: GCS记分、脉搏、呼吸、心电图、收缩压、 动脉血氧饱和度和疼痛。 每个指标1-4分,最高28分,最低10分,
SIRS



SIRS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1991, 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病急救学会 适用范围广 临床应用:初筛急诊潜在危重病人
预测病人发生MODS的危险
预测病人预后和住院时间
SIRS

认为凡是具备下列四项临床表现的两项或 两项以上的即为SIRS.
创伤指数(TI)

Kirkpatrick JR等与1971年提出 Ogawa M等于1974年进行修改

创伤指数(TI)
创伤指数(TI)

TI总分越高,伤情越重
总分≤9 轻损伤,可门诊治疗 总分10~16 中度伤 总分≥17分 重度伤,应住院治疗 总分≥21分 死亡率剧增 总分≥29分 80%一周内死亡
多器官功能障评分系统



MODS/MOF评价系统标准众多 MODS评分标准、客观、简捷、准确,应用最为广泛 但缺乏对胃肠道功能的评价,且心血管评价因为需要中心 静脉压监测而不便或容易缺如; SOFA主要是描述器官的功能和MODS的发生、发展 也可评价患者的病情,与MODS评分互为补充 CIS是从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出发 通过器官细胞损伤程度来评价MODS的病情 评价方法独特,评价结果良好


RAPS和REMS
评分注意事项:

参数取同一时间点 动态评分24小时最差值是指总分的最差值 血压最好由同一人反复测量,测量部位固定

测量外周血氧饱和的部位应固定
EWS和MEWS


EWS -early warning score
早期预警评分,英国,上世纪90年代
MEWS -modifed early warning score
CRAMS记分法
CRAMS记分法

总分越低,死亡率越高 总分≥7分 轻伤
死亡率15% 转送至Ⅱ和Ⅲ级创伤中心

总分≤6分
重伤
死亡率62% 转送至Ⅰ级创伤中心

患者,男,36岁。自3米高处坠落,神志淡漠,只对疼痛 刺激有反应,言语对答错乱,血压80/50mmHg,脉搏110 次/分,呼吸18次/分,枕部头皮有长约5cm裂伤,胸口有 皮肤擦伤,呼吸幅度正常,腹部有压痛,胸阔挤压(+), 脊柱查体无异常,四肢多处挫伤,活动正常,毛细血管充 盈迟缓。 循环 呼吸 胸腹 运动 言语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收缩压80mmHg 正常 胸腹部压痛 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言语对答错乱 重伤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评分<5分,大多数不需住院治疗; 评分≥5分, 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 住专科病房甚至ICU的危险增大。 评分>9分, 死亡危险明显增加需住ICU接受治疗。


EWS举例




男性,60岁,呼吸困难来诊 既往心肌梗塞史,哮喘 来诊呼吸24次/分,心率124次/分 血压95/55mmHg, 体温38.5℃ 呼吸-2, 心率-2 ,血压-1,体温-1 共 5分 去向:ICU,病情进展为脓毒症
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 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