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软化症

骨软化症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Rickets and osteomalacia)
钙平衡及其调节
• 体内钙含量和分布 • 成年人体重的2%,约700-1500克 • 99%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中 • 1%存在于细胞外液可供自由交换
钙平衡及其调节
Ca++
bone
PTH
CT
Ca++ ECF
Ca++ intestine
disease) 钙代谢异常--钙源性 磷代谢异常--磷源性
tubule
钙源性--生化异常
血清钙水平明显降低 血磷水平也可能降低 并可继发性甲旁亢,因此血PTH水平增高。 营养缺乏佝偻病常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
低,通常会小于10ng/ml,偶尔会10-20ng/ml 血清1,25(OH)2D3水平可能并无明显下降 维生素D代谢异常(1α羟化酶缺乏)常会出现
Epiphyseal plate cartilage
Bone collar
1 Formation of bone collar around hyaline cartilage model.
Blood vessel of periostea l bud
2 Cavitation of the hyaline cartilage within the cartilage model.
_ 儿童时期 _ 骨骼的生长板骨基质(骨骺软骨及骨)
矿化缺陷 _ 造成干骺端增宽,影响身高增长
矿化过程
正常骨骼矿化的条件
_ 细胞外液供应足够的钙和无机磷 _ 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功能正常 _ 骨基质胶原正常 _ 矿化部位有合适的pH(约为7.6) _ 骨基质中无过多的矿化抑制剂
Glimcher MJ:Metabolic Bone Disease.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 1990, pp42-68
Oncogenic Osteomalacia
Oncogenic Osteomalacia
治疗
_ 同时补充磷和活性维生素D _ 钙三醇30—60ng/kg/日,分2次服 _ 磷1-4克每日分5-6次分服 _ 并补充钙剂元素钙每日1~2g _ 以往采用大剂量维生素D2,每日4万~
20万IU,可使骨病变好转。
治疗
中性磷溶液配方是: 磷酸氢二钠 (Na2HPO4-12H2O)73.1g加磷酸
二氢钾(KH2PO4)6.4g加水至1000ml,pH =7.0, 其中每100ml中含磷779mg, 口服中性磷溶液只能使血磷短暂的升高,服用 1.5小时后血磷水平达到最高点,4小时后下降 到基础水平 治疗中应监测血钙和磷,注意定期追随骨X线 相的改变监测肾脏B超。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病因
_ 维生素 D _磷 _钙 _酸 _ 碱性磷酸酶 _ 药物及中毒
佝偻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 骺板软骨矿化不足 • 往往出现在软骨的成熟带 • 软骨细胞数的高度增加,细胞排列紧密,
不规则 • 增殖区间的矿化缺陷 • 骺板增厚,横径增宽,使干骺端膨大呈杯
口样变
骨软化症的病理变化
类骨质的大量堆积 类骨质的容积和宽度均增加 矿化前沿减少 矿化时间延长 矿盐沉积率减低
单纯1,25(OH)2D3水平降低 维生素D抵抗者1,25(OH)2D3的水平升高
磷源性--生化异常
血钙水平通常在正常范围 特征性的改变为血磷水平显著降低 血磷值≤1.5mg/dl,即0.48mmol/L为严
重低磷血症 血清25(OH)D水平和PTH水平可能在
正常范围 多数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可
TIO的治疗
生长抑素受体(奥曲肽)核素显像 首选治疗是将相关肿瘤切除 奥曲肽显像阳性的肿瘤通过奥曲肽核素
治疗50到100μg SC每日3次 骨化三醇和中性磷制剂治疗,常用的剂
量为为罗盖全0.25~1.5μg/日或加用中性 磷2-4g/日
范可尼综合征
先天性: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肾小 管近端多种转运系缺陷,可能由于酶缺陷所 致。
Pi
350mg ECF
1100mg
350mg 550mg 900mg 200mg
6100mg
7000mg
粪便500mg
900mg
•尿磷正常值700~1400mg/24hrs,或12~20mg/kg/24hrs
磷平衡及其调节
• 肠磷吸收的调节作用少于肠钙吸收 • 磷平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肾脏 • 血清磷水平代表了近端小管的磷肾阈值 • 磷肾阈值=肾小管磷吸收(TmP)/肾小球滤过率(GFR) • TmP/GFR主要受PTH调节 • 正常成年人血磷低于2.0mg/dl,应无尿磷排出 • 儿童的血磷值高于成年人
肾小管磷回吸收异常
低磷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骨软化 症,其特征: •低磷血症 •活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骨骼或软骨矿化不良。
肾小管磷回吸收异常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 (X-linke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XLH)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磷性佝偻病 (Autosomal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ADHR)
5 Ossification of the epiphyses; when completed, hyaline cartilage remains only in the epiphyseal plates and articular cartilages
骨软化症
_ Osteomalacia is a group of diseases in adult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which is a delay in mineralization as osteoid is laid down.
_ 骨软化症是指发生在骨骺生长板已经闭 合的成人骨基质矿化障碍
佝偻病
_ Rickets is the equivalent term used in children where the disease manifests particularly at the growth areas of bone
维生素D代谢异常 肝脏疾病 药物诱发的疾病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型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I型
治疗
维生素D缺乏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2400—800IU 一般不超过每日4000IU 增加钙磷摄入
治疗
维生素D吸收不良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21250-5000IU/日 严重口服无效,需肌肉注射
软骨内成骨的过程
Deteriorating cartilage matrix
Secondary ossification center
Epiphyseal blood vessel
Articular cartilage
Spongy bone
Spongy bone formation
Medullary cavity
• 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方颅”、Harrison’s Sulcus和串 珠肋、手镯样 (尺侧较桡侧明显)
佝偻病的特征
• 骨骼畸形发生在4岁以前,可被纠正 • 青春期常表现病情严重导致膝外翻 • 病情严重者,才出现假骨折线 (Looser’s Zone)和椎体双凹变形。
生化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 ( almost all except renal
代谢性骨病
• 全身性、普遍 • 骨转换受影响 • 非感染 • 非原发于骨骼的肿瘤性疾病
代谢性骨病
• 矿化异常; 佝偻病/骨软化症 • 骨转换异常; pagets; 甲旁亢 • 低骨量; 骨质疏松症;成骨不全 • 高骨量; 骨硬化症
Hyaline cartilage
Primary ossification center
稍大的儿童近端肌肉无力,类似成人的 表现,骨骼改变可能不明显,可出现在 承重的膝关节处。
可表现出牙迟缓和牙釉质缺陷。
骨软化症的临床表现
骨痛 活动常受限,步态摇摆、步行困难, 病理性骨折,四肢长骨、肋骨、骨盆和脊柱骨
均可发生 胸廓两侧内陷,胸腔缩小 两侧肋缘可及髂嵴或其间距明显缩短。 骨盆三叶畸形, 身高缩短,可达10cm以上。
磷代谢异常
肠道内磷吸收异常 饮食中磷缺乏(如长期素食) 磷吸收不良(如小肠疾病腹泻和肠道接受 外科手术) 使用药物(如与磷结合的氢氧化铝凝胶)
肾小管磷回吸收异常
Dietary Phosphate Depletion
Sporadic Hypophosphatemic Osteomalacia现为骨骼疼痛、畸形、骨折、骨 骺增大和生长缓慢。
低磷性佝偻病常会表现肌无力和肌张力 减低
低钙血症明显时常有手足搐搦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I型常有秃发。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童,常有多汗、 睡眠不安、易激动、肌肉张力减低,腹 胀、便秘、头发稀少、枕秃等。
获得性:由于外来或内生毒性物质损坏肾小 管所致,
1. 外来:金属镉、汞、铅、过期变质的四环素 等
2. 内生:多发性骨髓瘤的本周蛋白、肝豆状核 变性的铜、胱氨酸病中的胱氨酸、糖原沉着 病中的糖原、奶糖血症中的磷奶糖
范可尼综合征
骨骼病变的主要原因: 低磷血症 酸中毒
成人获得性范可尼综合症合并骨软化 对补充磷和维生素D治疗的反应良好。 存在酸中毒,应加以纠正。
维生素D 12,500-25,000IU/月 增加钙磷摄入
钙剂1-1.5克/日
治疗
VDDRI 1,25双羟维生素D3(罗钙全)1.0μg/日 维生素D220,000-100,000U/日或25羟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