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黎城市广场设计

巴黎城市广场设计


谢谢观赏

(5)巴洛克时期,广场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 间序列的一部分。 强调塑造一种自由流动的连续景观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
巴黎协和广场鸟瞰

1、巴黎最大的广场——协和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 (2)广场尺寸:有多条明确的轴线关 系。放射性街道。 (3)特点:广场的四周建筑开始减少, 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广场的交通性增强。
(1)广场简介
协和广场始建于1755年,由当时任职于路易十五宫廷的皇家建筑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 (Jacques-Ange Gabriel)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于1775年完工。卡布里耶首先为 协和广场设计了一个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的八角 形广场的雏形。为了 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果,他选择了与当初建巴黎的那些皇家广场不同的方案。他将协和广 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们在此可远眺杜乐丽花 园的千叶起舞,可俯视塞纳河的波 光荡漾。广场两端由卡布里耶的另两部杰出之作:法国海军总部和克里昂大饭店为协和广 场划出了终点线。 中央骄傲地矗立着那座有三千三百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那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 世的。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 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 八座雕像,它象征着法国的八大城市。这里还有花圃、喷泉和阅兵台,如今成了巴黎市民 休息、游览的地方。东北是歌剧院,是拿破仑第三时期修建的豪华建筑。
(3)中世纪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
意大利锡耶纳坎珀广场连续性的视觉空间

(4)文艺复兴时期广场建设力图体现人文主义价值,追求认为的视觉秩序和庄严雄伟的空间效果。
意大利圣马可广场空间相似性和对比性的 运用
(2)广场展示
4、孚日广场—法国最古老的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 (2)广场结构:140x140矩型。
(3)特点:整体格局为封闭式,遵循 几何形状。有明确的轴线。建筑界面 连续相似。
(1)广场简介
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是法国巴黎最古老的广场,位于玛莱区,跨巴黎第三 区和巴黎第四区。广场的名字被屡次改动,“孚日广场”之名以法国东北部的孚日山脉为 意,是政府为了表彰第一个向中央政府上税的省份阿尔萨斯一洛林,取其省内孚日山脉的 名字而来,从1870年沿用至今。孚日广场 (Place des Vosges)是巴黎最古老的皇家广场, 从查理六世开始,其建筑群就被大加翻造,并辟为行宫,供历代国王居住。但是,孚日广 场并非十分醒目地立于路旁,而是很容易错看小巷旁的指标穿梭而过,虽然占地不算大, 却因为四周围排列齐整且线条鲜明一贯的建筑物而显得十分壮观。
浅析巴黎著名广场
城市广场的概念和历史演变
1、城市广场的概念 (1)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 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nodes)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规划原理》 (2)城镇广场是指在城市总平面布置上,一般未被房屋占领,而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社会公共用地部分。 ——《城市道路广场规划与设计》 (3)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合成的城市空间。一个名符其实的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广场的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 3)铺装面直至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 4)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谐,有良好的宽与高的比例。 ——《街道的美学》
(2)广场展示
(2)广场展示
3、戴高乐广场(原名星形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交通广 场。 (2)广场尺寸:多重环形空间结构。 有多条明确的轴线关系。12条放射性 街道。 (3)特点:广场空间变得完全开放, 除去纪念性,完全是交通广场。
(1)广场简介
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法国巴黎市中心主要广场之一,凯旋门的所在 地。戴高乐广场位于塞纳河以北,是十二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东南 延伸通向协和广场的香榭丽舍大街。左面有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法国军事学院和荣 誉军人院等。 广场始建于1892年,1899年落成。该广场原名星星广场,191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 改名为胜利广场,1941年,在德国统治之下,改名为贝当广场,1944年9月1日,在巴黎解 放之后,为纪念夏尔· 戴高乐为法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改为现名。 19世纪中叶,环大凯旋门 一周修建了圆形广场及12条放射状道路。十二条大道中,最著名的为香榭里舍大道、格兰 德大道、阿尔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主要景点包括大型喷泉,纪念碑,凯旋门等。
(2)广场展示
南昌城市广场演变 —1975-1984
1、1977年8月1日,八一起义纪念馆破土动工。7日,举行方志敏烈士遗骨安葬仪式。陵墓 坐落于距市区三十多华里的梅岭山麓,周围青松翠柏环抱,巨大的花岗岩墓碑上雕刻着毛 泽东主席亲笔手书“方志敏烈士之墓”。在这一年里,整修了八一公园环湖驳岸,并修缮 朱德故居、八一南昌起义第十一军指挥部旧址等革命历史纪念地。 2、1978年,广场花园和青云谱花园建成开放,分别占地0.33公顷和1.14公顷。 3、1979年1月,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竣工。 4、1980年3月,南昌市人民广场管理处成立。4月,省人民政府第十四次省长办公会议通 过关于调整本市行政区划得规定:一,将五个城区撤并为三个城区,即胜利区并入东湖 区,抚河区并入西湖区,青云谱区维持现状不变;二,市郊区的管辖范围,恢复到“文化 大革命”前郊区管理的行政区域,即新建县的蛟桥公社和南昌县的罗家镇收回,由郊区管 辖;三,石岗镇划归新建县代管。6月1日,民德路公园于1977年动工改建为儿童公园,本 日开放。 5、1981年5月,南浦园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恢复修建,现在正式开放。6月,南昌市被评 为绿化先进城市。12月,福山街心花园建成开放,直径102米,面积8171.2平方米。 6、1982年11月,八一公园水木清华馆建成开放。 7、1984年6月,南昌市少年宫竣工,开放。10月,孺子亭公园自1979年开始清湖建园, 于本月建成,占地面积4.3公顷,其中水面2公顷。 ——资料来源《南昌市城市建设大事记》
(2)广场展示
2、巴黎旺多姆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 (2)广场尺寸:140x:歌颂特权。建筑界面连续 相似,20年使用同一张图纸。马车道 将广场分为2部分。
(1)广场简介
旺多姆广场(法语:Place Vendôme)位于法国巴黎第一区,杜伊勒里宫以北,马德 莱娜教堂以东。广场中央的旺多姆广场柱由拿破仑· 波拿巴下令建造,以纪念奥斯特利茨战 役。旺多姆广场,巴黎的著名广场之一,位于巴黎老歌剧院与卢浮宫之间,呈切角长方 形,长224米,宽213米。由于旺多姆公爵(1594---1665)的府邸坐落于此,广场因而冠 此名。 整个广场风格简朴、庄重,建筑格局是巴黎精神和风格融合的缩影。旺多姆纪念铜柱 就坐落在广场的中央,由拿破仑皇帝下令建于1810年,是模仿罗马的特拉真(Trajane)柱 修建的,柱高44米,用法国军队在奥斯特利兹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铸成,上面的螺旋 形图案描绘着拿破仑征战的诸多场面,顶上立着拿破仑· 波拿巴的铜像。

2、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 (1)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 (2)古罗马时代,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
帝国广场群垂直相交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