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制片厂制 度 明星制 类型片 大发行
在好莱坞的鼎盛时期,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不管 是西部片、闹剧、音乐剧、动画片还是传记片,好莱坞影片几乎都遵循一个模式— —每个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都有自己特定制片团队。例如, 艾佛瑞·纽曼在二十世 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工作了20年,赛西尔·德米尔的电影大多由派拉蒙电影公司制作, 而导演亨利·金的电影则大多由福克斯出品。同时,人们根据影片中的演员阵容就可 以大致猜出该部电影的出品公司,例如米高梅就曾声称“旗下的电影明星比天堂里 的还要多”。每个电影公司的电影题材和独特风格也使得人们猜到每部电影的出品 公司——这一现象在今已不复存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15年,格里菲斯编导了鸿篇巨制《一个 国家的诞生》,这是美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 力、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之一,也因为电影 播放时间长达三小时,成为有史以来,世上 首部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电影作品。这是世 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电影,也是默 片时代的经典之作。
该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方黑人与3K党两个家族在 内战前后的命运冲突的故事
类型片
大发行
明星制:突出明星的显著地位与作用,雇请编剧为明星演员量身打造剧本,使其风 格定型化,在片酬方面也大幅上涨,远高于剧组的其它成员。明星制的优点是效率 高且有固定受众群,票房也相对有保障;而缺点则是限制了演员的多向发展 。
类型片:来自一种“在所有时间、所有地点,取悦所有人”的商业本能. 所谓类型 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规范化过程,模式化成为其基本特 征 大发行:发行简单说就是电影出厂,寻找买主的过程。大发行就是凡事以电影为核 心而产生的价值和利润,都可以归结为电影的发行。
好莱坞在大制片厂体系下维持了 20年左右的辉煌,八大的统治格 局稳如泰山。到1939年夏,“八 大”控制了好莱坞95%的市场, 其它小制片厂加起来分享剩余的 5%。这样的局面引发了著名的派 拉蒙反垄断案,自从院线剥离开 始,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制片厂制 度开始土崩瓦解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所谓好莱坞“黄金时代”,是指从 1920年代末,即无声电影时代末期, 至1950年代末这段时间。成千上万 部电影在此期间产生。其开始标志是 华纳兄弟公司在1927年出品《爵士 歌手》,其中音效的使用不仅结束了 无声电影时代,同时也增加票房收入。
经典好莱坞时期体制
制片厂制 度
明星制
好莱坞的崛起
1910年代初,导演大卫·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到西海岸来拍电影,他带着丽莲·吉许、玛 丽·壁克馥等演员来到了洛杉矶。他们后来想寻找一块新的地盘,于是向北出发,来到了一个热情 的小镇,那就是好莱坞。Biograph公司发现此地条件不错,于是在回纽约前又陆续拍了好几部电 影。渐渐许多业内人士都知道了这块宝地,到好莱坞的电影剧组越来越多,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 坞的大转移开始,好莱坞向成为电影之都迈进。 1911年10月,好莱坞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片公司创立,同年已有15个其它的制片厂 在这里定居,成千上万的梦幻制造者紧随而至。美国电影工业是在诸多小公司合纵连横的过程中 建立的,成立之初的环球、派拉蒙和福克斯分别代表了电影业三个最重要方面,即制作、发行和 放映。
在整个1930年代以及黄金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米高梅主宰着电影市场,并拥有大 量好莱坞超级明星。同时,米高梅也因创造了好莱坞明星制而备受好评。 经典好莱坞时期影星
经典好莱坞时期影星
20世纪40年代中期,电影行业达到高峰期——美国影院每年上映约400部电影,每周有近9000万美 国民众前去影院观看。在这一时期美国电影业取得的另一个伟大成就是华特迪士尼公司。1937年, 迪士尼制作了当时最成功的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4]。1939年,米高梅创作了历史上最 成功的电影——《乱世佳人》,尽管在大萧条时期,这部电影仍然是美国史上票房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