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拍打拉筋自愈案例

拍打拉筋自愈案例

这是一个很好的大肠癌拍打拉筋自愈案例。

马来西亚的黄长胜先生很早就把拍打拉筋介绍给林女
士夫妇,并给他们送了拉筋凳。

但他们最初并不相信拍打拉筋。

拉筋凳自然被闲置,拍打他们也
没做。

林女士的先生后来发现患癌症,自然相信医院,但经医院治疗后没多久就过世了。

这次轮
到自己发现癌症,被逼无奈,林女士才孤注一掷实施了拍打拉筋。

结果不仅癌症自愈,连身上的
排粪袋也提前解除,身心灵都提升!我这次在马来西亚专门对她进行了录像采访,并请她写下自
己的分享,造福更多人。

录像链接,
我林亚花,今年65岁,来自芙蓉,森美兰州,马来西亚。

3年前,我觉得大解非常辛苦,排出了后还是感觉还没排完。

开始时,我还以为是痔疮所致。

然后就去医院做检查,做了大肠直肠镜检查。

一星期后,我去拿报告时,医生判我罹患上大肠直
肠癌第二期。

当时的我,脑袋一片空白,眼泪直流,好难过,一直在想为什么偏偏是我。

孩子们
怕医生诊断错误,就带我到另一家医院检查。

可是答案还是一样。

我惟有接受事实。

当我再去见医生时,激动得抓住医生的手对他说:“医生,救救我。

我不想这么快死!”医生
让我平静后,慢慢的解释我的病症。

因肿瘤长在肛门边,如果不切除,肿瘤越大,就越影响排便。

肿瘤甚至可能变大至连在肛门时,那就得从另一边开个洞装上粪袋,可能永久不能拆除。

也就是
说一直挂上粪袋到死去。

早点切除肿瘤还有希望避免终身挂上粪袋。

我只好接受现实,听从医生
的话去做切除肿瘤手术。

手术后,出来发现左边肚子挂了个粪袋。

由于怕排泄时会被细菌感染到伤口,加上这期间又不
会清理粪袋,只有每天去医院换洗,多么的辛苦与难受。

手术过后,复诊时,医生叫我做25次的电疗,还要吃化疗药。

吃了2个星期的化疗药,我开
始感觉到心里很不舒服,胸口发闷,四肢好像无力。

还一直要呕、头很晕、需要躺着。

心想可能
是化疗的药物起了副作用。

于是对孩子说我要放弃吃化疗药,孩子说让我自己做决定。

自己心中
的矛盾、煎熬纠缠着我。

最终自己也做了决定放弃吃化疗药。

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我鼓起勇气对
医生说我选择这条路,放弃吃化疗药。

医生见我坚决的放弃吃化疗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吩
咐护士劝我最好能继续吃化疗药。

第二天去做电疗时,想起了萧老师的拍打自愈法,就从家里到医院的一个小时的车程里,我从
左边的头部、手臂及腿一直拍打。

拍打了半小时后,我的手与腿部出现了白粉,并飘扬在车内。

我心想这可能是毒素吧。

做完电疗后,从医院回家的一小时路程,我开始拍打右边,从头到腿。

我继续每天拍打。

拍打了第三天,白粉末没出现了,可是出了红痧。

再坚持拍打了一个星期,
只是出了粉红色的痧。

在做电疗并拍打的期间,我自己不觉得辛苦,只是有少许的作闷。

可是胃
口好了。

比起其它一起做电疗的患者,我明显的没有任何大的副作用,并很精神。

到了第23天需要抽血做检验。

我还是一直在拍打。

直到报告出来后,我的癌细胞没有了。


至我的心脏、肝、肾的功能全都正常。

听到了这消息后,马上松了口气,这比中马票还要开心。

家人更是替我高兴。

在这段挂着粪袋的时间,想去哪儿都不方便,就常常吵着要拆除粪袋。

咨询了医生,答案说最
快都要7个月至一年的时间才能拆除。

到了第6个月,医生终于叫我去做CTAbdomen验血,直肠
镜检查,结果一切都很好。

第三天就作了手术把我的肠放回原位。

医生还告知我是他病人里最快
把粪袋拆除的一个。

为了确保癌细胞不再回头,我在主诊医生的见证下,从刚开始的每个月做检查,然后每3个月,至今每年作一次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

在这3年内,我每天都拉筋,每条腿15分钟,然后很勤劳的拍打。

拍打也没分时间,反正有空就拍。

现在的我,人也很精神,而且我现在每年都出国旅行。

真的好感谢萧老师的拍打拉筋自愈法。

林亚花
芙蓉,森美兰州,马来西亚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拍拉拉郑重提醒您:
1、拍打、拉筋仅仅是一种保健方法,不能替代医学治疗亦不属于医学治疗的一部分;
2、本案例系体验者个人经历,尽管现今已有大量案例证实了拍打、拉筋良好的保健效果,但不意味着拍打、拉筋对每个人都能产生如此良好的保健效果,甚至有的人可能因个人体质或健康原因不适宜进行拍打、拉筋;
3、若您存在医学上认定为不适宜出痧,或不适宜进行激烈、负重运动,或需要静养的身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病、高血压、低血糖、肝肾疾病、脑部功能损伤、血小板功能障碍,孕期、术后恢复期、卧床修养期),或您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拍打、拉筋;请您务必在咨询过您的主治医生后遵医嘱决定是否采用拍打、拉筋,以免出现意外;
4、若您在拍打、拉筋过程中出现不适,请立即停止拍打、拉筋,及时到医院就诊。

转自拉筋拍打公众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