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鄂尔多斯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干熄焦工程95TH锅炉钢架施工方案

内蒙古鄂尔多斯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干熄焦工程95TH锅炉钢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5047—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建质[1996]111号锅炉厂提供的锅炉钢结构图纸我公司的同类型钢结构施工经验×2工程简介本工程锅炉为一台95t/h高温锅炉由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货。

锅炉构架采用钢架结构,用连接钢板焊接,构架占地面积为22.0×27.2㎡,主体高度约达35.484米,钢结构重量约1050吨。

锅筒、受热面、旋风分离器、水平烟道等均为悬挂式吊挂在构架的大板梁上,锅炉及旋风分离器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

锅炉大件吊装工程量大,大件安装标高高,施工场地小,施工中高空作业多,交叉作业深度大。

炉管焊口数量多,焊接条件差,焊接质量要求高,,施工周期短。

3施工原则3.1施工原则3.2锅炉钢结构施工时场地应平整,并有合格的堆放场地。

3.3钢结构安装前应和土建办理好基础交接,并应校核土建基础的几何尺寸偏差,符合表一要求。

3.4施工时交叉作业多,应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3.5结构件应做好标识以免造成预制安装过程中错用。

4施工准备4.1施工技术准备4.1.1进行细致的设计图纸细化并会同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中问题,并明确锅炉钢架施工有关的专业工程相互配合的要求,确定施工过程中控制的关键部位。

4.1.2按图纸及设计文件要求,依据本公司技术、施工水平编制可行的钢结构施工方案。

4.1.3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规范、图纸和施工方法,并及时办理交底签字记录。

4.2施工现场准备4.2.1施工现场布置应满足技术方案的要求,应有以下设施:4.2.1.1施工现场要求三通一平,道路要求填实能满足施工要求。

4.2.1.2工具房和材料库要求布置合理,材料堆放整齐。

4.2.1.3半成品堆放地要求合理,做好成品防护。

4.3工装设施准备4.3.1锅炉钢架施工应配备下列工装设施,并应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4.3.1.1吊装施工机具选用200吨、25吨和50吨汽车吊各一台。

4.3.1.2脚手架、梯子应搭设规范整齐安全可靠。

4.3.1.3工装卡具选用能满足施工要求的H型钢组对卡具和相应的冲钉,临时螺栓等。

4.3.1.4检测工具,如水平仪、经纬仪、钢尺、弹簧秤力矩扳手都要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4.4材料准备及验收4.4.1钢结构构件验收时应核对装箱清单,构件材料标识,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书等。

4.4.2锅炉钢结构在安装前,应检查钢结构外型尺寸应符合图纸,允许偏差在锅炉钢结构的制造和装配公差内。

4.4.3钢构件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允许偏差符合锅炉钢结构的制造和装配公差;构件长度偏差允许值(mm)板梁组合件尺寸偏差值(mm)框架两对角线的长度偏差值(mm)平台旁弯度或挠度偏差值(mm)4.4.4板梁全长L的尺寸偏差,对主梁为±15 mm,对次粱 -10~0 mm。

板梁两端支点间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 mm。

4.4.5平台长度的尺寸偏差,每米长度为-2~0 mm,并且全长不超过-10~0 mm;平台宽度的尺寸偏差为±5 mm。

4.4.6钢结构要求现场焊接的,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卡施工,Q235钢材用J427焊条,Q345钢材用J507焊条。

5锅炉构架安装工艺本锅炉采用全钢结构,锅炉的整体布置为前吊后支,“∏”型布置,锅筒、水管系统、过热器全部悬吊于钢架的顶板梁上,省煤气、空气预热器等尾部受热面则采用积木式结构布置。

此结构锅炉要求在锅炉构架安装完毕后方能进行其它部件的吊装就位。

由于受现场窄小限制,本锅炉采用侧开口安装工艺,即先安装炉膛,后安装尾部。

在保证锅炉钢架稳定性的条件下,由于锅炉采用侧开口的施工方法,锅炉骨架侧部结构横梁只安装顶部梁,以保证锅炉骨架的整体稳定性,为水冷壁安装留有一定空间,在水冷壁安装过程中应对锅炉骨架侧部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保证受热面安全起吊。

5.1基础检查划线:锅炉构架安装前,根据土建锅炉基础图,对锅炉基础进行验收。

确认基础浇灌合格,基础尺寸正确,由土建部门交基础竣工验收单及相关测量成果数据,经监理单位、安装单位、土建单位、业主复核验收合格后,报请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并经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过程序审定,批准开工报告后方可进行锅炉构架安装。

5.2基础验收:5.2.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基础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方能进行钢结构安装。

5.2.2作好锅炉基础安装前的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5.2.3锅炉钢架开始安装前必须进行基础复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锅炉基础的允许偏差( 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纵横轴线允许偏差应为10mm )5.2.4 定位轴线应与厂房建筑标准点校核无误:5.2.5锅炉钢架基础划线是质量重点控制点,要求严格操作基础划线,要求下表:锅炉基础划线允许偏差5.35.3.1确定立柱的基准标高线。

第一段柱长度以1m标高为基准,第二段柱以柱顶为基准,组合后以第一段1m线为准,以此按图纸尺寸确定托架及柱顶的标高,施工中要保证尺寸的准确性,确保顶板梁的标高。

5.3.2构架柱分段出厂,每段之间采用焊加强板的连接方式,现场对接焊成整体,柱子对接时,各段柱子应摆好位置,并划出纵向中心线,找正校直,每段柱弯曲值不大于全长的1/1000,最大不超过10mm,每段柱子扭曲值不得大于10mm。

5.3.3施焊时注意防止温度过于集中,以防焊后弯曲变形,焊缝坡口形式、高度和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注意留出焊接收缩余量,组合焊接后,应符合下表要求:本锅炉主要由九根柱子组成,分别为Z①A、Z①B、Z①C、Z②A、Z②B、Z②C、Z ③A、Z③B、Z③C(如附图三所示)。

其中Z①A、Z①B、Z②A、Z②B为主要柱子,Z ①C、Z②C、Z③C五根为辅助柱子,在组装过程中先对Z①A、Z①B、Z②A、Z②B进行组对焊接,在分别将两片构架吊起,用风绳固定。

之后开始安装锅炉两侧的连接梁,边安装边找正,对靠近组装平台一侧的连接梁只对上部梁进行安装,以方便水冷壁吊装。

其次再组装Z①C、Z②C、Z③C五根为辅助柱子。

5.4.1各锅炉基础在构架安装前应全部打出麻面,放出安装中心线,并在放置垫铁处找平。

5.4.2按设计要求,柱脚下垫铁不应超过三块,将柱子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组装,钢梁及支撑全部安装完毕。

5.4.3待钢骨架组对完毕后,用吊车吊起安装到位。

5.4.4锅炉基础预埋钢板要求平整度在0.5mm以内,因此骨架找正后,应保持柱底板与预埋钢板的接触面不少于80%。

5.4.5找正后将钢筋绊倒与柱焊接牢固,使用专用灌浆料进行浇灌。

5.4.6构件组合件或部件就位后,须立即进行找正,就位一件找正一件,不允许未经找正进行下一道工序。

下列检查找正时应予以注意:*立柱柱脚中心线对准基础的中心线,以对十字线的办法检查。

*根据厂房的水准基点,检查柱子的1m标高线。

*检查立柱的垂直度,应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上、中、下三点进行测量。

*相邻立柱间在上、中、下三个位置测量中心距离。

*各立柱间在上、下两个平面测量相应的对角线。

*根据柱子的1m标高线测量各横梁标高及水平。

程中结构稳定和不变形。

5.4.8在构架安装找正后,前部构架在吊装顶板之前,后部构架在吊装空气预热管箱之前,根据设计院图纸将柱底固定在基础。

5.4.9在前部柱和梁、后部柱和梁安装就位、柱脚与基础固定之后,方可吊装顶板部件---单件吊装或部件吊装,必须保证主板梁荷载的作用通过柱子中心。

5.4.10顶板梁全部安装就位后,要对全部吊孔位置的正确性进行复查,并对各部位尺寸进行测量,检查结果符合下表要求:*在构架安装找正后,确定正确无误后,进行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的砼标号,不得低于基础设计标号,也可用无收缩灌浆料进行二次灌浆,但需甲方对费用确认。

*灌浆前应将柱底板上的油污、焊渣、油漆等清除干净,基础表面用水冲净,并达到适当湿润程度。

*灌浆工作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应注意捣实,使柱底板下面全部充满灰浆,保证柱底板与灰浆100%接合面。

*浇灌后按规定进行保养,在砼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得拆除钢架上的临时支撑,禁止进行其它使钢架发生震动的施工和作业。

等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开始进行锅炉的大件吊装。

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应符合图纸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6质量保证主要措施6.1由工程管理部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工艺要求,结构特点及所采用的规范、验收标准以及特殊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

6.2严格执行基础交接验收的程序,对基础的外形尺寸、标高等项目进行逐点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处理,否则不得验收。

6.3严把材料验收关,不合格的材料严禁流入作业程序。

6.4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向班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规范、图纸,了解工艺流程和有关施工说明和本方案。

6.5严格按图纸、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图纸修改需经设计部门书面签证。

6.6建立健全的项目质保体系,配备必要的资源,同时强化质保体系的运转,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单位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按厂方监理制度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查。

对于锅炉钢架关键部位设立监检质控点和停滞点,到此部位要求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确认并检验相关资料经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7做好质量监控工作,施工班组要选定具有实践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兼职质监员,负责班组质量自控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工作。

班组的每个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标准或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对自己所施工的工程质量随时进行检查。

操作者要坚持开展“三工序”活动,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在自检的基础上,专职质检员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做好工序跟踪控制的专职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问题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有关人员限期整改。

6.8施工技术负责人要及时整理有关原始数据,并及时填写各项安装记录,要求签证齐全及时。

7施工安全保证主要措施7.1施工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布置各项临时设施。

包括施工机具、材料堆放和水、电、气的布置。

所有的暂设布置均应符合安全和工业卫生要求以及业主的规定和要求。

7.2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按公司及业主的有关规定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等)。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劳动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防护用品。

7.3所有施工人员,均经过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