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文体翻译

旅游文体翻译


例如: “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40公里处,南倚武陵,中 贯国道,北临沅水,要居湖南省诸风景名胜区之枢纽,系湖南省十大风景名 胜区之一。 在当地的旅游景点资料中是这样翻译的: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 which is situated abut 40 km to the southeast of Change City, Hunan Province has the Wuling Mountains towering over at its south and Yuan River flowing by at its north. The thorough fare runs through the land. It is a pivot of the scenic spots and the one of the famous ten regions of scenery in Hunan Province. 这段英语文字,主干部分明显偏离汉语的重心,与其它部分关系不清,构 句行文纯属汉语思维方式,因而导致结构散乱,还有一些用词和语法错误。 按照句子层次结构,主干应该是汉语文字的划线部分,其余只是辅助成份, 可用分词短语和介词结构来表示,显得主次分明。修改后的译文为: Taohuayuan (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 located about 40 kilometers to the southwest of Changde City, is among the ten wellknown scenic spots in Hunan Province. It is a thoroughfare to the other places with Mount Wulig on the south, the Yuan River on the north, and the national roads t译属于对外宣传文 本,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国外游客能够理解。翻译时要从文 化角度入手,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习 惯翻译旅游资料要有针对性,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在不影响 原文意思表达的前提下,为符合欧美人的欣赏习惯,对段 落文字进行调整次序,添加删减。同时译者在平时还应有 意识地提高汉语水平,扩大知识面,只有这样,在旅游景 点资料英译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如,骆驼山 Luo Tuo Hill 可作些解释:It shapes like camel, hence the Camel Hills. 象鼻山(The hill bears resemblance to an elephant dipping its trunk into the river. Hence the name.) 译文没有简单地将人名、诗词译成汉语拼音,而是用 解释性的增译加以说明,使游客更好地理解内容。对于历 史年代也增加了具体时间,使之更清晰易懂。
3、删减或调整
汉语在描写景物时,主观色彩极浓,词藻华丽,文笔夸张。如果 将汉语原文逐字译出,与英语简洁明快,直观理性的欣赏习惯不相符 合。在翻译这类资料时,需要译者仔细推敲原文,透过其华丽的外表, 抓住实质具体的内容,译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如: 原文:这儿的峡谷又是另一番景象:谷中急水奔流,穿峡而过,两岸 树木葱笼,鲜花繁茂,碧草萋萋,活脱脱一幅生机盎然的天然风景画。 各种奇峰异岭,令人感受各异,遐想万千。 译文:It is another gorge through which a rapid stream flows 。Trees, flowers and grass ,a picture of nature vitality,thrive on both banks 。The weird peaks arouse disparate thoughts。 汉语为了增加原文的色彩,用了“葱笼”、“繁茂”、“萋萋” 三词,若按英语思维,这三个词表达同一个意思“生长茂盛”,用一 个“vitality”再结合“树、花、草”等实物,语言上用炼达,直观 简洁,符合外国游客的审美习惯。
三、英汉旅游介绍的差异
1.在汉语表达中,一般习惯地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 在汉语表达中,一般习惯地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 而在英表语达中,则习惯于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 而在英表语达中,则习惯于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这与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有时喜欢 “卖关子”,将重要的信息最后传达,所以在听人说话或 阅读文章时,我们中国人一般特别关注最后出现的信息; 而英美人一般会将功赎罪他们的目的或意图首先说出,然 后再作具体阐述说明,因此才有“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之说。在有些旅游景点资料汉译英的过程中,为 在有些旅游景点资料汉译英的过程中, 在有些旅游景点资料汉译英的过程中 符合欧美人的表述习惯,可将次序调整,起到开门见山, 符合欧美人的表述习惯,可将次序调整,起到开门见山, 突出重点的作用。 突出重点的作用。
二、基本翻译方法
旅游资料翻译不是表象文字上的吻合,而是信 息和语言内涵上的契合。旅游资料的翻译只有把握 翻译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翻译方法有机结合,对 译文进行适当调整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翻译实践中,应根据旅游资料不同的侧重点,进 行必要的变通和处理,对译文进行调整。
1、增补
增补就是在翻译有关人名、历史事件、地理名称、风俗、 典故、诗词等词语时予以简要的说明、解释或补充。 例如,在介绍桂林风土人情的文章中,把“三月三节” 翻译成San Yue San Festival 还不够,因为外国旅客对此 一无所知,不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应该加上适 当的解释, 比如译成 The festival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 when minority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s to mak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外国人对景点名称不一定感兴趣,但想了解取名的来由。 所以有些译名适当加上一些解释,要以引起游客的注意和 兴趣。
2、类比
类比,即用人们所熟悉的事例说明或解释未知的或较难理解的道理。 运用类比,不需要长篇大论就可以把难以表达的概念或道理表达清楚。 例如: 原文: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 译文: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译文将济以比作外国游客非常熟悉的罗宾汉,不用更多的笔墨就可 以让外国游客了解济公是什么样的人和他在人民凡中的地位里,产生 很好的效果。 类比可以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外国游客将他们陌生的中国历史 年代、人物和事件等与他们熟悉的人物、事件等联系起来,便于理解。
旅游名胜介绍性文本的英译
By 张琳 陈晓辉
一、旅游资料的功能及英译标准
旅游资料的翻译必须把旅游资料的功能与翻译有机结 合。旅游资料有不同的种类,但目的都是为了吸引游客。 其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诱导功能。 旅游资料首先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通过对风景名胜 的介绍、宣传,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增加游客对 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为了增强吸引力,旅游资料必须能 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使之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具备了 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也就具备了诱导功能。因此,旅游 资料的翻译要通过传达原文的信息,全面反映原文的功能, 才能达到原文的交际目的。
4、改写法
汉语为了加强文章的力度,往往不惜使用大 量的修饰词汇和动词密集句子,这与英语的习惯 和风格相去甚远。英语最忌讳言过其实,任何堆 积和重复都是语言表达之大敌、加上英语句子是 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不分主次一味将动词堆积就 会破坏英语的表达,与欧美民族的审美方式和欣 赏习惯背道而施。
例如: 西湖明镜,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奇丽。 若要将其翻译成英语,结构没有规律,缺乏逻辑,而 英语最忌“流散和疏放”,遣词讲究逻辑性,造句崇尚组 织性。首先,不宜同时并列使用几个主语,须辨其主次, 确立主这句话的主语WestLake;其次,再分析千峰、洞壑、 风光与西湖的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词;最后还应老柴名 词的单复数形式等问题。 可以将其翻译成:“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 虽然“千峰”“凝翠”的诗情画意消失了,“洞 壑”“幽深”的语境不见了,但译文更符合英美人的语言 习惯,较好地传达了语言信息。
2、句式结构
在中国旅游景点资料英译的过程中,也应特别注重句 式结构。汉语句子信息的传达主要通过语言环境昨语言内 在相互关系来表现,“以意统形”。句中任何相关结合部 分只要搭配合理就能够组成句子,因而句子反映的是整体 思维的多维性特征,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英语则有形态变 化,句界分明,全句以动词为核心,主谓结构为主干控制 语法关系,形成空间组合,句子结构层次分明,表现为一 种严密的逻辑性思维。
例如: 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南坪、松潘等县的交界处, 有一片纵深30余公里的风景区,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熊猫 的故乡——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可翻译成: Jiuzaigou, a 30-old-kilometre-long scenic gully, lies on the border between Namping and Songpan counties in the Aba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It is the natural range of the world-known great panda, as well as a nature reserve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