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临沂市榛子产业发展规划一、项目背景榛子是名贵干果。
榛子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E等的含量远超其他坚果,还富含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醇,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卵巢癌等癌症、提高记忆力和判断力、改善视神经等功效,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榛子用途广泛。
榛子仁是畅销坚果,可单独食用,也可作为糕点等的配料,近年来消费量连年增加,一直供不应求。
榛子油是高端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和紫杉醇含量远高于橄榄油和茶油,有“万油之王”的美誉。
榛子还具有美白功效,可制作香皂、洁面乳等日化用品。
此外,榛子也是制作高端保健品、药品的良好原料。
发展榛子产业效益明显。
一是经济效益。
1亩榛子的经济效益是普通农作物的5倍以上,且榛子产业链漫长,产业拉动效应明显。
发展榛子产业有助于打造地方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生态效益。
榛子耐干旱瘠薄,抗性强,适生范围广,是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发展榛子产业有助于加快土壤修复改良,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三是社会效益。
榛子盛果期可达20年以上,一次性栽植,多年受益,而且榛子适应性强,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省工,栽培成本低,适合在贫困地区(特别是丘陵山区)种植。
发展榛子产业有助于带动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劳动脱贫致富。
我国是榛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榛子产业小国。
目前,我国每年消费榛子10万吨以上,按照人均年消费1斤榛子计算,20年内我国的榛子消费总量有望达到60万吨。
但我国既有的平榛树小果小、皮厚虫多,不为消费者所喜爱,优质大果榛子栽培面积和产量又不到世界的2%,使得我国每年需进口大果榛子数万吨,且进口量还在逐年增长。
如果不扩大栽种面积,若干年后我国消费的榛子中的90%以上需要进口。
临沂是我国大果榛子的主产区。
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是全国最适宜榛子生长的地区。
临沂市在全省率先引进优良大果榛子品种并建立起良种繁育基地、栽培示范园,有效带动了榛子产业的推广。
目前临沂市已在11个县区推广发展大果榛子1.5万多亩,位居全省第一;兰山双标农业、莒南真源观光农业等多家示范龙头企业以及沂水快堡村、费县崔家沟村等千亩以上示范基地接连涌现,成为业界标杆企业;2016年12月山东省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以下简称“榛子分会”)成立大会在临沂市成功召开,双标农业成为分会首届会长单位,表明临沂市山东省榛子产业领头羊地位受到了业内认可;2017年4月份山东省山区国土绿化现场会在临沂市召开,榛子产业基地成为临沂市退耕还林还果试验区、示范区;今年来,在榛子分会的协调下,山东省新发展榛子种植4.3万亩,使全省榛子种植面积达到5万余亩。
有鉴于此,本项目拟在临沂市发展大果榛子科技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并配套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形成具备示范效应、可复制的榛子产业带,进而对外输出,推动全国榛子产业整体发展,将临沂打造成为中国榛子产业中心。
二、项目定位在山东省及临沂市政府支持下,在5年内,在临沂市发展50万亩规模化大果榛子种植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发展大果榛子科技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以及金融服务、品牌运营、电子商务等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形成功能完善、协作高效、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榛子产业带,为全国榛子产业发展树立标准。
同时,以临沂榛子产业带为依托,带动山东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发展500万亩榛子规模化种植基地,向其输出技术、资本、产业、市场及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榛子产业迅速做大做强,满足国内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并带动贫困地区数十万人脱贫致富。
三、发展原则临沂发展榛子产业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协同创新、产业融合,金融扶持、精准扶贫”的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即根据全国乃至全球榛子市场需求状况,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企业为主导,以盈利为目标,科学规划和发展榛子产业。
“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即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科研、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协同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突破榛子产业发展瓶颈,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金融扶持、精准扶贫”即充分整合国家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临沂市产业引导基金、农发行政策性贷款以及各级财政性扶持资金、补贴资金等,为项目建设和运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将贫困户通过资本、劳务等形式连接到榛子产业链中,使其享受一二三产综合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四、发展计划(一)规划分期1、近期目标2018年,临沂全市榛子种植面积达15万亩,带动山东乃至全国发展榛子种植面积150万亩。
2、中期目标2019—2020年,临沂全市榛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带动山东乃至全国发展榛子种植面积300万亩;临沂成为全国优质榛子技术、产业、资本、市场的聚集区;全国其他优质榛子产区复制临沂模式,发展当地的榛子产业。
3、远期目标力争到2022年左右,临沂全市榛子种植面积达50万亩,带动山东乃至全国发展榛子种植面积500万亩;中国成为全球榛子产业主产区之一,占据全球榛子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建设重点1、临沂50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根据临沂市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种植基地按照“一山、一水、一湖、一特”的方式布局。
一山:重点依托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及宜林荒山荒滩造林绿化,在沂水县、蒙阴县、沂南县、平邑县、费县、蒙山旅游区等山区和莒南县、兰陵县、临沭县、临港经济开发区等低山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榛子种植。
同时,结合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的林木更新抚育、防火隔离带建设等,推广榛子种植,丰富营林树种,增加景观资源和经营收益。
一水:以沂河、沭河、祊河、汶河、蒙河等骨干河流流经的沂水县、沂南县、蒙阴县、临沭县、莒南县、平邑县、费县、郯城县和经济开发区等为重点,结合沿岸水系绿化工程,大力发展榛子等种植,突出兼具观光采摘的特色优势,打造林水相依、花果一体的特色生态经济观光长廊。
一湖:结合环云蒙湖周围综合生态治理,大力发展榛子等管理简便、施肥用药量少的木本油料树种,优化调整水果种植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土壤修复,改善净化水质,保障民生饮水安全,并构建起森林生态绿网景观体系。
通过环云蒙湖的规划实施,逐步向跋山、许家崖等市内具有饮用水源地功能的大中型水库、塘坝周边推广发展。
一特:探索创新“上乔下灌、林下间作”特色发展模式,重点推广“榛子+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立体组合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林地立体开发和林旅融合,拓宽榛子产业发展领域,提高发展榛子的综合效益。
2、临沂榛子产业带以50万亩种植基地为依托,在临沂市郊汇集榛子产业龙头企业,建设榛子产业带,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企业孵化、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六大功能。
科技研发: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建设榛子科技研发中心,致力于加快榛子种质基因技术、有机种植技术、精深加工技术、产业装备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集中研究、孵化、展示,延长和完善榛子产业链,持续不断地为榛子产业培育发展新动力。
企业孵化:引进食品、日化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的领军企业,与本地标杆企业合作,扩大榛子种植面积、提升榛子加工水平,并为其提供场地、资金以及管理、人力、市场等外部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行业龙头;条件成熟时,推动企业联合重组,组建榛子产业集团,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在科技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撑下,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加工厂,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系列榛子产品。
产品包括:榛子油、榛子酥、榛子饮品等食品;肥皂、蜡烛、洁面乳等日化品;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卵巢癌等癌症的保健品和药品。
仓储物流:建设高标准的仓库和物流配送中心,并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实现仓库实时监管,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并按照指令,对在途在库产品进行统一调配,确保产品供应及时、过程实时管控、资源优化配置、成本费用最低。
电子商务:建设榛子产业电商务服务中心,以网货研发、爆品打造、新媒体传播、电商培训等手段,带动全市各地电商企业发展,建设榛子品牌,并与C2C(淘宝等)、B2C(天猫等)、微商(人人店等)、农村电商(全城电商等)等上百家密集网络分销渠道对接,促进榛子销售。
金融服务:统筹整合中央和地方林业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等有关财政性扶持资金、补贴资金,缓解企业和农民的榛子种苗购置压力;由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起设立榛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申请国家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入驻,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利用农发行林业贷款、龙头企业贷款、东西协作扶贫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在贫困地区发展规模化榛子种植基地及产地初加工项目。
五、项目可行性(一)扶贫攻坚是当前党和政府的核心工作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我国扶贫攻坚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扶贫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上,《决定》特别强调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在扶贫原则上,强调“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在具体措施上,强调“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国务院各部委纷纷出台指导意见或规划文件,各省市区也将扶贫攻坚列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榛子产业是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攻坚的优选产业,符合《决定》的扶贫原则和措施要求。
(二)金融扶贫政策为榛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2016年5月份,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正式挂牌,并逐步探索出统贷、转贷、直贷等多种中小企业贷款模式。
农业发展银行在总行成立扶贫金融事业部,省市县分别成立扶贫机构,实现了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并连续推出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林业扶贫等多行业的扶贫贷款规定或管理办法。
工行、农行等不仅通过创新产品,推出电商扶贫贷款等多种贷款模式,还探索完善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扶贫的良好机制,加强政银之间、金融同业之间的合作。
此外,证监会推出了全国贫困地区企业IPO“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大力推动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榛子产业链条长,投入资金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加大对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助推榛子产业在全国的发展。
(三)各级政府对木本油料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高度重视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2015年和2016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山东省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16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绿满沂蒙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沂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意见措施,对“十三五”期间全市木本油料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