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18-07-13T09:58:59.303Z 来源:《教育学》2018年6月总第145期作者:陈荣涛
[导读] 重点介绍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后,在结语中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广东省湛江市第八小学524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基础,之后,重点介绍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后,在结语中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翻转课堂概述。
(1)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即翻转教学结构。
将传统的“教师白天讲授新知识,学生晚上在家消化巩固新知识”这种教学结构进行颠倒,变成“学生晚上在家学习新知识,白天在课堂消化新知识”。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把吸收消化的过程,转移到课堂中,在教师的协同帮助下完成。
虽然翻转课堂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新鲜,但是并没有涉及到高新科技,只是把原有的流程进行了颠倒重组。
(2)翻转内容概念。
①教育目的翻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目的的一项转变。
翻转课堂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②教育理念翻转: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自主探索为中心。
③教学方式翻转:把新知识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前学习,把教师唱独角戏转变为师生讨论,把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协助者。
2.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1)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由布鲁纳提出。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对认知结构的主动形成,而不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学习者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并能够把获得的新知识,和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从而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
所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本学科的基本架构有一定的了解。
发现法,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自主地去获得知识。
(2)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属于传播学概念,一方面,指信息的沟通、交换、创造和分享;另一方面,指信息传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师生与环境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他们提供各种实用的学习资源,创造便利地获取知识的平台。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平等的互动过程,师生间应当建立起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新型关系。
人本主义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爱护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制作视频。
(2)课前深入学习。
(3)课堂交流与引导。
(4)课后总结提炼。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应用
1.教学流程。
(1)课前四环节:①制作导学案。
将教材内容深入研究之后,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美术老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制作好供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以及PPT,提前发放给学生,并及时收回,作出评估与反馈。
②制作教学视频。
在研究教材的课标之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视频的呈现方式。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视频的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③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下载或由教师拷贝导学案和教学视频,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后进行自测练习,并找出疑难点,做好记录后反馈给教师。
④教师接受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课中五步骤:①合作探究。
自己或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来,集思广益,合作解决。
②释疑拓展。
对于学生们讨论之后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中解决,并根据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
③练习巩固。
由教师布置作业任务,学生在课内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⑤总结反思。
在课堂的末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3)课后二要素:①知识的补救。
整理学生们完成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对他们在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分享。
②课堂评价。
对教学的全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检阅教师的教学成果,为下一步的修改提供指导。
2.实践案例:
五年级上册《彩墨脸谱》。
(1)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较为浓厚,相较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更为端正、个性更为成稳。
(2)教学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京剧脸谱艺术的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入了解国粹脸谱,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教学重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知识。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谱式与制作。
材料准备:旧报纸、折叠水桶、纸面具、铅笔、橡皮、颜料、毛笔。
(3)微视频内容设计。
第一部分,讲授京剧脸谱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演示脸谱的制作;第三部分,讲述京剧脸谱在生活中的美术表现。
(4)课堂教学设计。
环节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对下发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进行提问,检验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并展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初步设计的脸谱。
环节二,作品创作。
重新设计脸谱,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铅笔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图案过小、想象太复杂、歪脸、左右比例严重失衡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与讲解。
环节三,播放脸谱涂色教学视频,并释疑。
环节四,继续作品创作,进行纸面具涂色。
教师针对出现较多的问题,及时叫停,统一带领大家探究遇到此类问题时的解决办法,并让已经掌握的学生上台给大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环节五,作品展示与评价点拨。
三、结语
强化美术学科的学习,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拥有更高审美素养的公民。
将翻转课堂置入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摆脱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开拓性思维。
但是,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小学美术学科的应用,实践结果少之又少。
另外,也不是每门学科,都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其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还需教师和学者们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5):74-80。
[2]关中客颠倒教室空间颠倒了什么[J].中国美术教育,2012,(5):29-35。
[3]董乙霖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