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2框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案

2020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2框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案

第二框我国的社会保障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社会保障的功能和内容。

2.解释与论证:加强社会保障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完善社会保障。

4.辨析与评价:发展社会保障要量力而为、权责统一。

1.政治认同: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2.科学精神:理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功能、内容。

3.法治意识:依法监管社会保障事业。

4.公共参与:树立参与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1.原因(1)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2.功能手段作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示:社会保障往往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一般不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3.内容(1)社会保险①地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方式: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③作用: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④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2)社会救助①特点: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②方式: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

③目的: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④作用: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3)社会福利①方式: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②目的: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③特点: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全覆盖: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量力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

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责权利:要做到权责清晰。

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多层次: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判一判](1)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 )(2)每个人享有的社会保障是相同的。

( )(3)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 )提示:(1)×(2)×(3)×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

继续提高优抚、低保等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所有符合条件人员。

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稳步推进分级诊疗。

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

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 政府工作涉及社会保障的哪些具体内容?提示: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

2.(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政府为什么要发展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提示: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

[探究总结]1.含义: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内容: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组成。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

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

2019年镇江市将统筹提升保障待遇水平。

据了解,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统筹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标准和失业保险金待遇标准。

认真做好基本养老金调整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新增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并稳步提高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水平。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②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形式③社会保障就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④社会保障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维建模]审设问知识:未限定事件:“此”角度:认识正确审材料材料主要涉及镇江市提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保障水平析选项材料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体现了①②;不同社会保障形式功能不一,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社会保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④错误定答案 A1.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和下岗职工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A.社会保险、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社会保险C.社会优抚、社会保险D.社会福利、社会救助B[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属于社会救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2.我国已有许多城市规定了市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线,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的补贴。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A.社会保险的内容B.社会救助的内容C.社会福利的内容D.社会优抚的内容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救助,B正确;其余选项与设问要求不符。

]完善社会保障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报告指出,2019年,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9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

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落实退役军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接续政策。

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

加大城镇困难职工脱困力度。

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

我们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政府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

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国家应如何完善社会保障?提示:①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要做到权责清晰。

④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探究总结]1.完善社会保障的目的: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2.要求角度内容全覆盖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量力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责权利要做到权责清晰多层次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

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

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思维建模]审设问知识:未限定事件: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角度:“可以”审材料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析选项通过发行债券筹集扶贫资金,拓宽了扶贫资金的来源,C正确;发行债券支持扶贫,强调扶贫资金的筹措,没有涉及支出,排除A;扶贫债券的发行,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增加,排除B;材料强调扶贫资金的筹措,没有涉及运用,D与材料无关定答案C1.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 )①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②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④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不好。

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①③正确;②与设问要求不符;社会保障是保障基本生活的,④排除。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________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①覆盖全民②城乡统筹③权责清晰④保障适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D[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故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