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异同探讨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异同探讨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异同探讨
【摘要】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企业发展中的两个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清楚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完善两者之间协调价值,促进企业会计计量工作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计量属性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计量属性之同
税务会计是对纳税单位的纳税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
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税务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与企业的税负问题紧密相关,并负责对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予以密切的关注,以更好的进行税负核算以及监督等。

因此,对税务会计而言,其处理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资料大多从企业的财务会计过程中得到。

而对于财务会计处理中根据企业实际税收筹划的需要而进行调整的事项,或者与国家现行税法不相符合的会计事项,则需要由税务会计进行负责,结合不同的方法予以调整和计算,并进行会计分录,然后与财务会计进行结合,对其报告等予以补充和融合。

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是优于税收征收的存在,导致了税务会计的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更是进一步推动了税务会计的发展。

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计量属性之异
1.公允价值应用方面
1)使用态度。

税务会计在使用公允价值的时候,需
要严格按照国家税法的具体规定,保证税基计算的可查核性以及准确性。

而受到历史成本自身可验性以及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影响税务会计在采用历史成本的时候,需要满足各种经济活动真实发生这一根本条件。

而且,对于真实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而言,还需要拥有相应的交易记录,才能保证税务会计公允价值的正常使用。

如果因为业务类型
特殊性等原因的影响,缺少相应的记录,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以及视同销售等业务。

那么,为了避免出现税收流失而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税务会计便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计量属性。

因此,税务会计采用公允价值的时候处于十分明显被动和消极状态。

而与税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时候,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

针对无法获得历史成本的情况,采用公允价值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金融资产计量,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2)使用范围。

除了使用态度之外,二者在公允价值
的具体使用范围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税务会计应用公允价值的时候,如果没有历史成本交易记录,则公允价值为所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

如果出现资产移出企业的情况,则需要利用公允价值来对资产转让所得予以确定,并进一步计算企业的所得税和流转税等。

因此,税务会计使用公允价值的
时候,计量的是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仅包括资产,还包括收入。

其中,计量收入时的出发点是产出,资产则为投入。

而财务会计则与之不同,其计量负债和资产的出发点均为投入。

在所计量的项目中,金融负债以及金融资产是较为典型
的项目类型。

而且,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也发现,公允价值从而对传统的会计模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模式予以彻底的改革。

还有可能被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中,包括非金融负债和资产等。

2.历史成本应用方面历史成本指的是企业在通过不同方式和手段
得到一定
的财产物资时所付出的等价物或者现金。

处理过程中,资产按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财务会计属于对外报告会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目的是为了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机质的会计信息,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决策。

其中,相关的有用信息包括各种能够对未来现金流量和风险予以反映的信息。

但仅仅通过初始计量历史成本信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需要修正历史成本信息,予以后续计量。

税务会计则服务于利益相关者,为其提供相应的纳税信息。

纳税信息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历史成本只反映初始确认的金额。

因此,对财务会计而言,初始计量会选择历史成本资产,但在后续计量中,则大多会利用其他计量属性予以
定的修正。

而对税务会计而言,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都始终选择历史成本。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之协调
1.适当对纳税调整项目予以去除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
在大量纳税调整项目,
但实际生活中,税务部门在对纳税调整事项进行核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会计资料进行查找。

而实际会计资料浩如烟海,从而导致工作量的剧增,极大的增加了征税的成本。

因此,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协调过程中,可以尝试尽可能的去掉一些纳税调整项目,从而促进企业税收遵从成本的下降,减
轻企业的实际税务负担,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另外,也可以为财政收入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更好的保障,实现国家税收与企业利润的双赢。

2.对会计核算基础予以统税收采用收付实现制操作简单,有利于
税收保全,但这
做法也会导致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会导致使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一定的出入。

最终的结果既不符合会计可比性的信息质量的相关要求,以及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也可能会与税收公平原则产生背道而驰的情况。

因此,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协调过程中,可以尝试对会计核算基础予以统一。

税务会计处理也能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计量,以有效缩小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存
在的差异,尽可能保证税收的公平性特征。

四、结语 通过本文对二者相互关系以及计量属性差异的分析,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异同。

随着我国市场经
济的不断完善,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矛盾。

为了正确地体 本,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因此有必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具 体内容,对二者进行合理的协调,以便更好地将会计与税法 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盖地,孙雪娇 .税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与财务会
计计量 属性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9, (4): 12-17.
[2]任坐田,陈慈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公允价值的比较及 其相互借鉴[J].财经论丛,2011 , (2): 92-97.
度的目标,降低纳税双方遵从税法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