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发热PPT课件
.
8
机制:
外源性致热源
细菌、病毒等
内源性致热源
机体
通过血脑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增多 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颅脑损伤等
.
9
机制分类:
1. 致热源性发热:占多数(外源性或内源性)
2. 非致热源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如颅脑外伤;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甲亢;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心力衰竭;
.
15
(三)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高
意识:谵语、幻觉 小儿:高热惊厥
热 消化:纳差、恶心、呕吐
期 营养:消瘦
退 脱水
热 期
休克
.
16
伴随症状
咳嗽咳痰: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 皮疹:麻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等
.
17
腹痛、腹泻:急性肠炎、急性 细菌性痢疾等;
尿频尿急尿痛:泌尿系统感 染;
寒战:常见于肺炎、急性胆囊 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
13
(一)发热的临床分度
1. 低热 2. 中等度热 3. 高热 4. 超高热
37.30C~380C 38.10C~390C
39.10C~410C 410C以上
.
14
(二)发热的过程与特点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管扩张 皮肤血管扩张
皮温下降
皮温上升
冷感受器兴奋
热感受器兴奋
皮肤苍白 畏寒 皮肤潮红 灼热 出汗、皮肤潮湿
.
20
课前复习
1、诊断:
判断;前提。
2、问诊:
通过、经过、提出。
3、问诊内容: 主诉、既往史。
4、问诊技巧: 礼节; 首先、逐步;
适当引导;
避免诱导、暗示;
避免连续、重复。
.
1
第二章 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
2
教学目标
1.掌握发热的临床分度、问诊要点 2.熟悉发热的定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临床过程与特点 3.了解发热的机制与病因
.
18
问诊要点
1. 诱因、持续时间、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 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
2. 多系统症状询问。如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 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头痛、 肌肉关节痛等。
3. 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
.
19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对发热进行临床分度? 2. 列举发热的问诊要点。
成人口腔温度 36.3~37.2℃
.
6
不同个体体温有差异,老年人体温稍 低于年轻人,孕妇体温稍高于基础体温。
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排卵期、剧烈 运动、进餐后体温可略升高,但一般波 动不超过1℃,下午体温相对稍高。
.
7
发热: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 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 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 范围。
.
10
外源性致热原
激活
白细胞
产生和释放
内源性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性增高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体温升高
.
11
病因分类
(1)感染性:最常见,由各种病原体引起。
细菌、病毒、支原体
(2)非感染性:由病原体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
坏死物质的吸收、中暑
.
Hale Waihona Puke 12临床表现:(一)发热的临床分度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三)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
3
蛇
狗
鸽子人是恒温还鱼 是变温?
蛙
马
.
4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 控,并通过各种机制,使产热和散热 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
产热:体内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生 物氧化,释放能量。
散热: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又通过各 种途径不断地从人体发散到外界环 境,如皮肤、呼吸。
.
5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