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直流-交流变换技术

第三章 直流-交流变换技术


3.3 移相控制单相方波逆变
移相全桥逆变电路特点
单级电路,结构简单、效率高 调节控制信号相位变化,实现调压,实质上是改变
输出正负脉冲宽度调节电压 输出谐波含量仍然很高
3.3 移相控制单相方波逆变
移相控制方波逆变主要参数关系
输出电压:U
ABnm
4U d nπ
sin
n
2
n 1,3,5,
u AB
n
4U d sin n cos n t ,
n
2
输出谐波
n 1,3,5,
各次谐波幅值
U
ABnm
4U d
n
sin
n
2
n 1,3,5,
各次谐波相对幅值
C n
U ABnm U AB1m
1 sin n
n2
n 1,3,5,
(以 、n 1 时的UAB1m 为基准值)
方波移相调压谐波分布
n次谐波功率:
Pn
U
2 ABnm
R
2[R 2 (nL)2 ]
输出功率: Po
Pn
n 1, 3,5...
P1
U
2 AB1m
R
2[R2 (L)2 ]
电感电流: ILrms
Po R
U AB1m
2[R2 (L)2 ]
3.4 矩形波调制单相逆变*
矩形波调制逆变电压控制
矩形波调制桥式逆变电路结构
(2)在数字控制系统中,SPWM信号由计算机产生,各个脉冲起始与 终止时刻需要实时计算或查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工作量大为 减小,因此,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3.5 单相SPWM逆变
规则采样法示意
uc为三角载波,周期为Tc us为正弦调制波,周期为Ts 以载波周期谷点时刻调制波瞬时值
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形状不同但面积相等的窄 脉冲加之于线性环节时,得到的输出效果基本相同。如图所示, 分别是矩形、三角形、正弦半波窄脉冲和理想单位脉冲函数为波 形的电压源 u(t) 施加于R、L负载上的情况,当负载时间常数远 大于激励脉冲持续时间时,响应 i(t) 基本一致,只在上升段有所 不同。由于响应持续时间较长的下降段体现了低频成份,持续时 间短的上升段体现了响应的高频分量,因此各个响应按傅里叶分 析在低频段基本一致,差别存在于高频段。当激励脉冲越窄(或 负载惯性常数与脉冲持续时间相差越大),则响应的高频段所占 比例愈小,整个响应愈相近。
负载,并配置低通滤波环节就能够产生需要的低频正弦响应—
即SPWM 逆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5 单相SPWM逆变
自然采样法——产生SPWM波的基本方法
三角波(或锯齿波)与正弦波比较,产生SPWM脉冲序 列的方法称为自然采样法。
正弦波称调制波,三角波(或锯齿波)称载波; 利用模拟电路可以方便的实现这个功能,将正弦波与三
3.3 移相控制单相方波逆变
θ2~θ3时间段
VT1、VT2所在桥臂导通,由于电感续流,负载电流由VT3切 换到VD2,此时负载被VT1、VD2“短路”,负载电感储能在负载 电阻中消耗,负载电压UAB =0,直流母线的输入电流为0。
θ3~θ4时间段
VT2、VT4所在桥臂导通,由于电感续流,实际VD2、VD4
与单相方波逆变相同
矩形波调制桥式逆变控制模式
输出电压波形正半波时,VT1恒开通, VT4恒定关断,VT2、 VT3互补开关,其脉冲宽度恒定,脉冲频率可变,从而调节脉宽 的占空比,调节输出电压的基波值和平均值。
输出 电压波形负半波时,VT2恒开通,VT3 恒定关断,VT1、 VT4互补开关,控制规律与正半波相同。
为负,电流方向:VT2-B-A-VT4,uAB Ud 。
3.2 单相方波逆变电路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相关参数分析
(1)按傅立叶级数展开分析,输出电压:
uAB
n
4Ud sin nt, n
n 1,3,5, 其中 2f , f 为开关频率
(2)基波电压幅值:U AB1m 1.27Ud
(3)基波电压有效值: U AB1rms 0.9Ud
(4)基波电压增益: AV
U AB1rms Ud
0.9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5)谐波失真度:
THD 1 U AB1m
U2 ABnm
2
Cn2
2
其中:
Cn
1 为基波幅值的标么值
n
(6)输入电流分析
0~期间:io (t)
Ud R
(Iom
课堂思考*
单相方波逆变电路采用移相调压控制方式,输入直流
电压180V~360V,负载电阻10Ω,要求输出功率恒定
1kW,逆变器工作频率为50kHz,最大导通比
T
0.45 ,
计算电路的相关参数。
设计方法
参考电路结构可以得出,电路设计需要计算 一下参数:
电感:电感量、有效值电流、峰值电流 功率开关: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各桥臂由IGBT与反并二极管组成,当IGBT一旦开通,桥 臂可以正反向流动电流,此时桥臂相当于一个闭合开关;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电路工作波形分析
(1)0~θ1时段,VT1、VT3开通,VT2、VT4关断,电流滞后电
压,VD1、VD3续流,电流方向A-VD1-Cd-VD3-B, uAB Ud 。
导通,负载电感储能向直流母线回馈,负载电流θ4时刻过零,
负载电压UAB=-Ud,直流母线输入电流与负载电流相反。
3.3 移相控制单相方波逆变
θ4~θ5时间段
VT2、VT4所在桥臂导通,负载电流由VD2、VD4切换到 VT2、VT4,负载电压UAB=-Ud ,直流母线输入电流与负载电流 相反。
θ ~θ 时间段
优点:分级调压、调频,调节方便; 缺点:电路结构复杂,效率低。
3.3 移相控制单相方波逆变
电流连续工作状态下移相调压控制
移相调压的桥式电路结构
与单相方波逆变相同
移相调压的控制模式
uGS1、uGS4互补输出,uGS2、uGS3互补输出,但两组信号的 相位在0~之间可调。
3.3 单相方波逆变电路的电压控制
角波施加于比较器的两个输入,其输出即为SPWM调制 波,因此这种方法在模拟控制方式中比较常用,但作为 数字控制时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一般不常用。
3.5 单相SPWM逆变
自然采样法示意
uc为三角载波,周期为Tc us为正弦调制波,周期为Ts 当 us> uc 时,输出+Uo(或-Uo)
当 us< uc 时,输出-Uo(或+Uo) 一般有:Ts>> Tc
sin
0.45 2
360
226.4V
Po
U R 2 AB1mmin
2[R2 (L)2]
1000
L 39.8μH
当输入电压最低,输出接近方波,输出电流达到峰值
T
电感电流峰值近似为:Iommax
1
e 2 '
T
1 e 2 '
Udmin R
18A
'
L R
设计方法
电感电流有效值近似以基波有效值计算
损耗和饱和,电容器无等效串并联电阻和电感。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逆变电路控制规律(180°导通型)
(1)VT1、VT3和VT2、VT4分为两个工作组,工作状态(开 通和关断)互补。
(2)输出交流电周期为T,则VT1、VT3和VT2、VT4分别 工作T/2时间,即开通和关断时间分别为T/2。
开关桥臂工作特点
usm< ucm
3.5 单相SPWM逆变
规则采样法--数字控制系统常用的方法
规则采样法的原理
以载波周期谷点时刻调制波瞬时值为整个载波周期内调制波的幅 值,这样调制波与与载波比较得到SPWM信号的方法称为规则采样法。
规则采样法的特点
(1)相当于以载波周期谷点时刻调制波瞬时值为基准的阶梯波代替正 弦调制波来产生SPWM波;
和多电平逆变电路 按开关器件工作状态分:硬开关和软开关逆变电路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基本电路结构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电路分析条件简化
1、功率器件忽略损耗、忽略开关延时; 2、输入直流电源电压稳定,无直流脉动; 3、直流侧并接电容无等效串并联电阻和电感; 4、忽略电路分布、寄生参数的影响,连接线为理想零阻抗; 5、负载为理想线性元件,电阻无寄生电感和电容,电抗器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o
Pn
n 1, 3,5...
P1
U
2 AB1m
R
2[R2 (L)2 ]
T
电感电流: ILrms
Po R
U AB1m
2[R2 (L)2 ]
I Lpk
1
e 2
T
1 e 2
Ud R
3.2 单相桥式方波逆变
方波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控制
电路结构
Udc
DC/DC变换 Ud
DC/AC变换
Uac
电路特点
(2)θ1 ~ 时段, VT1、VT3开通,VT2、VT4关断,电流过零为
正,电流方向:VT1-A-B-VT3,uAB Ud 。
(3) ~ θ 2时段,VT2、VT4 开通, VT1、VT3关断,VD2、VD4
续流,电流方向:B-VD2-Cd-VD4-A, uAB Ud 。
(4)θ 2~ 2时段, VT2、VT4 开通, VT1、VT3关断,电流过零
3.4 矩形波调制单相逆变
3.4 矩形波调制单相逆变*
输出电压分析
uAB
n
2U d
n
i
(cos n 2 j1 cos n 2 j ) sin n t ; n 1,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