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
班别:高二()姓名:学号:成绩:
一、是非题(2X20)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
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
4、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
出n个方程。

()
5、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
6、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
7、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
8、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
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
是不等效
的。

()
9、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
能等效变换。

()
10、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
负载而变化的。

()
二、选择题
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2、上题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

A. I1>I2
B. I1<I2
C. I1=I2
D.不能确定
4、电路如图3-19所示,I=()A。

5、电路如图3-20所示,E=( )V。

B. 40
C. 20
6、在图3-21中,电流I、电压U、电动势E
三者之间的
关系为( )。

=E-RI =-U-RI =U-RI =-E+RI 7、在图3-22中,I=( )A。

8、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
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
个数分别

( )。

、4 B. 3、7、5
D. 2、6
9、电路如图3-23所示,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为( )。

、Ω B. 12V、10Ω、2Ω D. 6V、7Ω
10、如图3-2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为0
三、填充题
1、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称为___支路__;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
点称为___节点___;任一闭合路径称为___回路___。

2、在图3-25中,I1=___18___A、I2 =____7___A。

3、在图3-26中,电流表读数为,电源电动势E1=12V,外电路电阻R1 = R3 =10Ω,
R2 = R4 =5Ω,则E 2 =____6____V。

4、在图3-27中,两节点间的电压U AB = 5V,则各支路电流I1=___5___A,I2 =___-4___A,
I3 =___-1__A,I1+I2 +I3 =_ __0_ _A
5、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压或电流的_参考方向_,当选定的电压或
电流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时,则为___正___值,反之则为___负___值。

6、一个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b> n)的复杂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
解时,需列出___b___
个方程式来联立求解,其中_n-1_个为节点电流方程式,__ b-(n-1)__个为回路电压方程式。

7、某一线性网络,其二端开路时,测得这二端的电压为10V;这二端短接时,通过短路线上的
电流是2A,则该网路等效电路的参数为___5___Ω、___10___V。

若在该网络二端接上
5Ω电阻时,电阻中的电流为____1____A。

8、所谓恒压源不作用,就是该恒压源处用_短接线_替代;恒流源不作用,就是该恒流源处用
___开路__替代。

四、计算题
1、图3-28所示电路中,已知E1=40V,E2=5V,E3=25V,R1=5Ω,R2=R3=10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
各支路的电流。

解:根据节点电流法和回路电压
定律列方程组得





=
-
-
+
-
=
+
+
-
+
=
2
2
2
3
3
3
2
2
2
1
1
1
3
2
1
R
I
E
R
I
E
E
R
I
E
R
I
I
I
I
代入数值有





=
+
-
-
=
+
+
-
+
=
10
10
30
10
5
35
3
2
2
1
3
2
1
I
I
I
I
I
I
I
解之得





=
=
=
A
I
A
I
A
I
4
1
5
3
2
1
2、图3-29所示电路中,已知E1 = E2 = 17V,R1=1Ω,R2=5Ω,R3=2Ω,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解:根据节点电流法和回路 电压定律列方程组得
⎪⎩⎪
⎨⎧
=+-=-+-=+0
02223
3222111321R I E R I R I E E R I I I I 代入数值有
⎪⎩

⎨⎧=+-=-+-=+0
51720517172321321I I I I I I I 解之得
⎪⎩⎪
⎨⎧===A I A I A I 6153
21
3、图3-30所示电路中,已知E 1= 8V ,E 2= 6V ,R 1=R 2=R 3=2Ω,用叠加定
理求:①电流I 3;②电压U AB ;③R 3上消耗的功率。

=
+
解:利用叠加原理有,图3-30中电路的效果就等于图3-301和图3-302
矢量和,即
①在图3-301中
R 总 = R 1+R 2//R 3 = 3 Ω I 1 = E 1 / R 总 = 3
8A
A R R R I I 3
4
X 3221
3=+='
在图3-302中
R 总 = R 1//R 3+R 2 = 3 Ω
I 2 = E 2/ R 总 = 2A
A R R R I I 1X
3
22
23=+="
I 3 =I 3′+I 3〞=+1=3
7
A
②U AB = -I 3 *R 3 =*2=-3
14
V ③ P R3 =I 32R 3=
9
98W
4、图3-31所示电路中,已知E=1V ,R=1Ω,用叠加定理求U 的数值。

如果右边的电源反向,电压U 将变为多大 解:
=
+
解:利用叠加原理有,图3-31中电路的效果就等于图3-311和图3-312
矢量和,即 ①在图3-311中 R 总 = R 1+R 2//R 3 = Ω A R I 3
2E ==
总总 A R R R I I 3
1
X
3223=+='总
在图3-302中
R 总 = R 1//R 3+R 2 = Ω A R I 3
2E ==总总 A R R R I I 3
1
X 3223
=+="

I 3 =I 3′+I 3〞=3
2A U=IR=3
2*1=3
2V
若反向,则
I 3 =I 3′+I 3〞= 0A U = IR = 0*1 = 0V
5、求图3-32所示各电路a 、b 两点间的开路电压和相应的网络两端的
等效电阻,并作出其等效电压源。

解:(a )A 216
32===
总总R E I U ab =IR ab =2*8=16V
R =(7+1)//8 = 4Ω
(b )A 48
32===
总总R E I U ab =IR ab =7*4= 28V
R =(7//1)+8 =8
7

(c) A 215
132=+==
总总R E I U R ’=I 总*8 = 16 V U ab = U R ’-10 = 6 V
R ab = 2+(7+1)//8 = 6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