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凝聚力
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
多伊奇:群体凝聚力计算公式
(二)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团 高 体 与 组 织 目 标 一 致 低 性
1
3
低凝聚力、高一致性 高凝聚力、高一致性 2 低凝聚力、低一致性
低 团体凝聚力
4
高凝聚力、低一致性
高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1.低凝聚力、低一致性:凝聚力与生产效率无关; 2.低凝聚力、高一致性:生产效率能够提高; 3.高凝聚力、低一致性:凝聚力与生产效率负相关; 4.高凝聚力、高一致性:凝聚力与生产效率正相关;
群体动力的模式
(a)放任
(b)强扭
(c)引导
一、群体规范
由于大家的作息规律 不一样,往往造成统 一宿舍的同学在熄灯 时间方面产生分析, 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 一分歧效果比较好?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
群体规范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
群体成员彼此通过暗示、 模仿、感染等的相互作用, 会发生一种彼此接近、趋 同的类化过程,在此基础 上便形成群体规范
情感型 以相互了解、信任、共同语言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
爱好型 以个性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相近而建立的群体 信仰型 有共同宗教信仰或为实现某种报复而建立的群体 利益型 由于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而形成的群体
(3)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积极作用
①满足员工需要; ②融洽员工感情; ③激励和培训员工; ④保障员工的权益; ……
第三篇
群体心理与行为
内容构成: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管理沟通 权力与政治 领导理论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引言
组织成员往往同时也是一个或多个非正式群体的成员, 这些非正式群体对个人或组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群体基本概念 第二节 群体动力 第三节 团队建设
(一)含义
工作团队是指能够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产生积极协
同作用的群体。
团队的特点: 1.优势互补; 2.同一目标; 3.共同责任; 4.充分自主权 5.高绩效; ……
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区别
项目
领导
工作群体
强烈地清楚地被关注的领 导
工作团队
分享领导角色
目标结构 共享性
协同配合 中性(有时消极) 责任 技能 个人的责任 随机的或不同的
某种方式相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群体是由相互交往 和认知并体会到他 们具有某些共同特 征的许多人组成 的——薛恩
2.群体构成要素
(1)相互依赖性的关系; (2)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和各种规范; ……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作 为该群体的一个成员对 于这个群体的认识,也 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 中形成的共同意识。
权威与群体是影 响被暗示者心理 的两个重要因素。
2.模仿
(1)含义:主体有意无意的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 的行为方式。 (2)类型:自发模仿和自觉模仿。
好的模仿对象 具有一种榜样 的作用。
3.感染
(1)含义: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 或者说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 屈服。 (2)类型:个体间感染、间接感染、大型开放人群中 的感染。 (3)作用:改变情绪、自发产生与环境一致的情绪、 群体整合。
注意: 1.模型前提假设:随着群体的阶段 性发展,群体会越来越有效; 2.某些条件下,高水平的冲突可能 会导致较高的群体绩效; 3.群体并不总是明确地从一个阶段 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前 阶 段
结 束
形 成 震荡
执行 任务 规范化
三、群体行为
(一)从众行为; (二)顺从行为; (三)暗示、模仿与感染; ……
(二)群体规范的作用
1.维系群体的作用; 2.提供行为标准; 3.提供冲突解决途径; 4.惰性作用; ……
现阶段中国的 群体规范存在 着过渡性、不 稳定性的特点。
二、群体压力
(一)群体压力的含义
群体压力是指一种由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志产生的, 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 一致性的无形力量。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1.含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是 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对 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可以被认为是群体的确 定性特征。
2.内容
1.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2.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3.成员与成员间的相互好感; ……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
依存型
积极 共同的责任 相互补充的
(二)团队的类型
1.问题解决型团队 2.自我管理型团队 3.多功能团队; 4.虚拟团队; ……
团队内一般包 含四种角色: 1.贡献者; 2.沟通者; 3.合作者; 4.挑战者;
二、有效团队的特征
1.目标明确; 2.非正式的气氛; 3.参与; 4.倾听; 5.建设性冲突; 6.共识; 7.公开的沟通; 8.明确的角色与任务分派; 9.分享领导权; 10.积极的对外关系; 11.多元化风格; 12.自我评估;……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 关系既取决于管理者的诱 导方向,又取决于群体的 态度及其与组织目标的一 致性程度。
(三)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2)群体规模; (3)群体成员的构成; (4)外部压力的大小; (5)群体领导方式; (6)群体的奖励制度; ……
(一)从众行为
听说某部电影非常受 欢迎,你周围的同学 打算今晚去看,你是 否也会产生去看的想 法和行动?
1.什么是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
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 现象。
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情景因素变量 1)群体规模; 2)群体凝聚力; 3)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4)群体的人际关系; 5)群体惩罚; 6)情景的明朗程度 7)对群体的信任度; …… (2)个人因素变量 1)性别因素; 2)智力因素; 3)自信心与自尊心; 4)社会赞许需要; 5)情绪稳定性; 6)服从性和易受暗示性 7)个体已有的经验; ……
(二)顺从行为
假如你是班委一名成 员,院里安排观点电 影《信仰》,你愿不 愿意积极主动的去观 看?
1.什么是顺从行为
顺从行为:个体为了符合群体或他人的期望和赞许而
表现出的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
顺从行为与从众行 为相比是非内在的, 而是外在的。
2.顺从行为产生的原因
(1)获得别人的赞许; (2)实现群体的目标; (3)保持原有的良好人际关系; ……
第一节 群体基本概念
引言
自从霍桑实验发现组织内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之后,关于 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就开始多了起来。
本节主要内容: 一、群体概述 二、群体发展阶段论 三、群体行为 四、中国当前群体心 理发展变化的特征
一、群体概述
(一)群体含义及构成
1.群体含义
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
群体士气是对某一群体 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 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 协助达成群体目标的一 种态度。——史密斯
2.士气高昂的特征(克瑞奇)
(1)群体团结并非源于外部压力,而是内部凝聚力; (2)群体没有分裂为敌对的小群体; (3)群体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 (4)群体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每个群体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群体目标; (6)成员对群体目标和领导者持肯定与支持态度; ( 7 )群体成员承认群体存在的价值,并有维护群体继 续存在的意向; ……
2.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
1.控制群体规模; 2.提高群体内部一致性; 3.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外部压力; 4.倡导民主型的群体领导方式; 5.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
此外,促进信息的沟通、 提高群体的地位、努力 达到目标,也能够增强 群体的凝聚力。
四、群体士气
(一)群体士气的概念
1.群体士气的含义 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愿意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 神状态和态度,源于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满 足感。
(二)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
1.高士气只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泰罗制可以实现低士气条件下的高效率,但不会维持 长久; 3.高士气与目标实现相关联,才能产生高效率; ……
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
戴维斯(K.Davis)通过研究指出,士气与生产率的关 系主要有三种情形: 高 A:士气高,效率低 A B B:士气高,效率高 士 C:士气低,效率高 气
权力服从是在权力影响下的一 种特殊顺从,其发生需要两个 保障条件(1)掌权者可以实施 制裁或进行制裁威胁;(2)他 们拥有合法性的符号。
(三)暗示、模仿和感染
1.暗示
(1)含义: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信息迅速 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以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2)特点:①一种刺激;②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 (3)类型: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1)含义
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
此情感为纽带而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群 体。
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自发性; (2)成员交叉性; (3)自然形成核心人物 (4)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类别 组成因素 特征 结构单一性 具有一定结构形式
正式群体 依正式程序而组成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经过精心设计与规划,有自己明确的目的
和规章制度,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权利 和义务都有 明确规定并有稳定的、正式的结构的群体。
正式群体是一种工作 群体或称为职能群体, 这种群体是为了完成 一定任务,达成组织 特定目标而设立的。
2.非正式群体
感染实质上是情 绪的传递交流, 相似性是其基本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