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固体物理第一讲 绪论PPT课件
固体物理第一讲 绪论PPT课件
70年代出现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点阵成像技术,
在于晶体结构的观察方面有所进步。近年来发展
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相当高的分辨率探测表
面的原子结构。
• 晶体的结构以及它的物理、化学性质 同晶体结合的基本形式有密切关系。通常 晶体结合的基本形式可分成:离子键合、 金属键合、共价键合、分子键合(范德瓦耳 斯键合)和氢键合。根据X射线衍射强度分 析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或者依据晶体 价电子的局域密度分布的自洽理论计算, 人们可以准确地判定该晶体具有何种键合 形式。
(二)、固体物理的发展史
几百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或者几万年前人类开
始冶炼金属、制造农具和刀箭的时代。通过炼金术, 人们了解了一些材料的颜色、硬度、熔化等性质, 并用之于绘画、装饰等。
1611年,开普勒就开始思考雪花为什么呈六角 形;
1843年法拉第曾惊奇地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阿拉克西曼德:万物是由无数的原始物质构成的。 阿拉克西美尼:万物的本质是空气。 赫拉克里特:万物的本质是火,火与其他物类的混合物,一
般都以我们可以感知气味的其他物类来命名,但是火本身 是不变的因素。 埃姆毕多克拉斯:万物是由水、气、火、土组成。
• 巴门尼德: 宇宙中只有一个永恒的存在,像一个充实的
固体物理学
第一讲 绪论
• 一:固体物理学 • 二:发展史 • 三: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 四:本课程的主要讲解内容 • 五、参考书籍
一:固体物理学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物质的物理 性质、微观结构、构成物质的各种粒 子的运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物理学中内容极丰富、应用极广 泛的分支学科。
融汇了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 科的知识。
• 固体通常指在承受切应力时具有一定程度刚性的物 质,包括晶体和非晶态固体。简单地说,固体物理 学的基本问题有:
• 固体是由什么原子组成?它们是怎样排列和结合的? 这种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 在特定的固体中,电子和原子取什么样的具体的运 动形态?
《洪范》: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阴阳八卦也被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千变万化。
炼丹术 是古代用人工的方法,炼制既可长生不老又能点 石成金之药的方术。炼丹术曾经在世界各国都有发展。炼 金术士们希望能够利用廉价的金属为原料,得到贵重的金 属金和银,也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丹。 炼丹术在我 国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 曾经派徐福等人出海寻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 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中国的炼丹始于 神仙传说流行的两汉,汉朝时,宫廷中也召集了许多炼丹 术士们从事炼丹。历经六朝道教的推波助澜,至于李唐之 世还达到波澜壮阔的高潮,而宋元以后逐渐衰歇,到了明 朝正统、万历、嘉靖朝代,道教借着皇帝的昏庸而盛行, 炼丹术又趋兴旺,实际上,这一阶段,中国的资本主义思 想和自然科学研究也渐露萌芽,因此在炼丹术的回光返照 中也逐渐带进了科学的因素。
1830年布拉菲(A.内部结构可以
概括为是由一些相同的点子在空间有规则地作
周期性地无限分布;
•
费奥多罗夫在1890年、熊夫利在1891年、
巴洛在1895年,各自建立了晶体对称性的群理
论。熊夫利(A.M.Schoenflies)从理论上证明
晶体有32个点群,230个空间群;这为固体的
•
对于磁有序结构的晶体,增加了自旋磁矩有
序排列的对称性,直到20世纪50年代舒布尼科夫
才建立了磁有序晶体的对称群理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的中子衍射技术,是
磁性晶体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 60年代起,人们
开始研究在超高真空条件下晶体解理后表面的原
子结构。 20年代末发现的低能电子衍射技术在60
年代经过改善,成为研究晶体表面的有力工具。
• 它的宏观性质和内部的微观运动形态有什么联系?
• 各种固体有哪些可能的应用?
• 探索设计和制备新的固体,研究其特性,开发其应 用。
二、固体物理发展史
(一)、古希腊的原子论 “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BC600
泰勒斯:万物都是由水聚散构成的,水蒸气就是空气,空气 凝结为水和各种固体,所以万物的本质是水。
柏拉图: 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 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 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 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 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 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 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 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 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 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 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 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 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1929年迈斯纳又观测到硫化铜在非常低的温 度下(2K)突然变成比纯铜还好得多的导体;
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本世纪初的整个历史 阶段,人们一直被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个问 题所困惑。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研究的固体主要是 晶体。早在18世纪,人们对晶体外部的几何规则 性就有一定的认识。
•
球,空白不能存在,因为 “有”不能是 “无”。
• 阿拉克撒格拉: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 毕达哥拉斯 :四元素都是由形状为规则立方体的基本粒 子构成的。
• 留基伯:一个整体是由无数粒子构成的,每个粒子都是巴 门尼德球,刚性,立体而不可分割。原子在空间移动,聚 散成物,原子的性质同一,形状与规模不同。
• 德谟克利特:物质是由原子组成。虚空而真实的空间是原 子运动的场所。人类的知识来源于原子对感官的影响。原 子是同一的,原子的特殊组合是变换的。
理论发展找到了基本的数学工具,影响深远。
• 1912年劳厄等发现X射线通过晶体的衍 射现象,证实了晶体内部原子周期性排列 的结构。加上后来布喇格父子1913年的工 作,建立了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19世纪 以来在晶体结构,固体的电学、磁学、光 学、热学等方面的发展所奠定的基础,固 体物理学才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