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教育制度试题

第四章 教育制度试题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选择题
1、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向于(B)
A、非义务教育
B、继续教育
C、社会教育
D、高等教育
2、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必须从(D)着手
A、改革教学方法
B、改革教学内容
C、增加教学经费
D、改革教育体制
3、我国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在(B)制定的。

A、1902年
B、1903 年
C、1912年
D、1922年
4、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C).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5、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D)。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7、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是(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制
D、五四学制
8、下列选项中,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提早入学年龄,缩短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D、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1、教育制度自身独特的特点包括(ABCE)。

A、客观性
B、历史性
C、取向性
D、发展性
E、强制性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
3、单轨学制:它是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

它的结构是自下而上的: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评价:单轨学制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和20世纪以来对高中教育的普及。

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4、双轨学制:它是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西欧学制属于此种类型。

它有两个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评价:双轨学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
合当时的历史发展的需要,其学术性的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学术性现代学校的发展,对欧洲的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学制的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不利于普及教育的实现。

三、简答题
13、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结束期提前、由高班到低班逐步普及和使学前教育与小学低年级联系与结合起来的趋势。

(1分)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分)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单轨向分支学制发展。

(1分)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精英向大众化发展;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