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分类法
成本会计分类法
2020/11/18
成本会计分类法
• 第一节 分类法
o 一、分类法概述 o (一)分类法的概念
n 分类法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分为若干类别,以各产品类别作 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 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 出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制造费用 3280
4100 0.8 1600 0.8 1200 1.2 480 0.4
合计 18616
9520 4.76 6240 6.24 2856 2.38
成本会计分类法
(五)分类法的优缺点与应用条件
o 优点: n 简化成本的计算工作; n 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成本的水平。
o (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n 1、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 类的企业。如:食品厂、制鞋厂等
n 2、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联产品、副产品以及某些等级产品、 零星产品的成本计算 。具体如下:
成本会计分类法
联产品
o 联产品是指企业用同一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 程,同时生产出来的几种具有同等地位的主要 产品。如化工企业对原油进行提炼,炼出的汽 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直接材料 2083.80 6100.20 8184.00
11400 584
直接人工 969.20 3130.00 4099.20
3936 163.2
制造费用 957.50 2458.50 3416.00
3280 136
合计 4010.50 11688.70 15669.20
18616 883.2
成本会计分类法
成本会计分类法
(二)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 副产品是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 产品。例如炼铁生产中产生的高炉煤气,提炼原油过程中 产生的渣油、石油焦,以及面粉生产过程中产出的麸皮等。
• 副产品不是企业既定的生产目标,价值一般较低,在企业 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小,通常是将副产品按照一定 的标准作价,从分离前的联合成本中扣除。
直接人工 20% 15232 2248 17480 4.37
制造费用 30% 22848 3372 26220 6.56
合计
100% 76160 11240 87400 21.85
成本会计分类法
根据联产品成本计算表、丁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以及产成品验 收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自制半成品—乙 基本生产成本—丙 贷:基本生产成本—A类
o 2、按产品类别设立生产成本明细账。 o 3、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并按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成本
管理要求选用所要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 法或分步法,计算出各类产品成本。 o 4、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n 选择类内产品的分配标准时,应当尽量选择与成本水平高低有
表8-3
总系数(标准产品产量)计算表
类别:A类
20××年6月份
单位:元
产品 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计
产成品 产量
2000
直接材料
系数
总系数
1
2000
1000 1.2
1200
1200 0.5
600
3800
加工费用
系数
总系数
1
2000
1.5
1500
0.5
600
4100
成本会计分类法
表8-4 类别:A类
o 联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同,因而最 易于、也只能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成本会计分类法
副产品
o 副产品是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 主要产品。例如炼铁生产中产生的高炉煤气,提炼原 油过程中产生的渣油、石油焦,以及制皂生产中产生 的甘油等。
o 主副产品之间成本的划分,可以采用分类法。 o 其中如果副产品的比重较大,应该将主、副产品视同
联产品计算成本。 o 如果副产品比重不大,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采
用与分类法相类似的方法计算成本,即将主副产品合 为一类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定 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 主产品的成本。
成本会计分类法
等级产品
o 等级产品是指品种相同、但质量有差别的产品。 注意等级产品与不合格品是不同的概念。
表8-1 类别:A类
系数计算表
200×年6月份
产品名称
材料消耗定额
甲产品(标准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20千克 24千克 10千克
系数
1 1.2 0.5
工时消耗定额 系 数
10小时
1
15小时
1.5
5小时
0.5
成本会计分类法
表8-2 类别:A类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0××年6月份
单位:元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费用累计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密切联系且简便易行的分配标准。通常,可供选择的分配标准 有:(1)技术指标,如重量、体积等;(2)定额消耗指标; (3)经济价值指标,如售价、计划成本等。 n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定额比例法和系数法。
成本会计分类法
材料费用分配表
分类法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图
外购动力分配表
要 素 费 用 人工费用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类内产品成本分配表
20××年6月份
单位:元
摘要
A类完工产品总成 本 总系数
分配率
甲完工产品总成本
甲产品单位成本
乙完工产品总成本
乙产品单位成本 丙完工产品总成本
丙产品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11400
3800 3
6000 3
3600 3.6 1800 1.5
直接人工 3936
4100 0.96 1920 0.96 1440 1.44 576 0.48
成本会计分类法
零星产品
o 零星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以外,还 可能为协作企业等生产的少量零部件,或者 自制少量材料和工具、器具等。
o 这些零星产品虽然材料、工艺并不接近,但 由于其品种规格繁多、数量少,所占的费用 比重也小,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考虑 将其归为几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成本会计分类法
分离前的A类产品联合成本
84490 33796
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
50%
20%
分离后乙半成品的可归属成本 5620 2248
制造费用 50694 30% 3372
合计 168980 100% 11240
注:乙半成品本无售价,其售价系丁产品售价扣除可归属成本倒退而得。
成本会计分类法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A类产品(联产品)成本计算表及乙半成 品成本汇总计算表,如表8-7、8-8所示:
成本会计分类法
二、分类法的应用
1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 2 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3 等级品成本的计算
成本会计分类法
(一)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 联产品是用相同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几种具有 同等地位的主要产品。如炼油厂经过同一生产过程提炼出的汽油、煤油、 柴油等产品;制糖厂用甜菜制成的各种冰糖、白糖、红糖等。
o 区分产品质量差别形成的原因是等级产品能否使 用分类法的关键:
n 如果产品质量差别是由于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的质量 或工艺技术上的要求等不同客观原因产生的,可将其视 为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n 如果产品质量差别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等主观原因造成 的,则不同等级产品成本相同。
成本(可归属到某种联产品上)。
•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包括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计算、分离点的联合成本分 配和分离点后可归属成本的计算。
– 联合成本和可归属成本的计算,都应根据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选用适合的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 计算联产品成本的关键是在分离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联合成本,包括实物 计量分配法、系数法、售价分配法等。
15
1
3000
35700 11.90
14200 168980 11.9 168980
其中,系数的计算:甲产品系数=12/15=0.8 乙半成品系数=24/15=1.6
成本会计分类法
表8-8
丁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单位:元
成本项目
分配到的联合成本 比重 金额
可归属 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50% 38080 5620 43700 10.93
分 离 联合成本 点
甲产品 直接销售
乙半成品 进一步投料加工 (可归属成本)
丙产品 直接销售
丁产品
销售
图8-1 某企业生产过程图
成本会计分类法
表8-5
联产品的产量和单价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半成品
丙产品
产量(公斤) 单位售价(元/公斤)
6000
12
4000
24
3000
15
表8-6
成本资料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三)分类法的特点
o 1、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的类别, 按类别归集生产费用。
o 2、分类法只是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关于 成本计算期如何确定,生产费用是否要在完 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等问题,都依 它所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而定。
成本会计分类法
(四)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o 1、划分产品类别。 n 类别的划分应依据产品的性质、用途、特点、耗用的原材料以 及生产工艺过程特点; n 进行产品分类时,注意类距的确定要适当,兼顾成本计算工作 的简化与正确性。
表8-7 A类产品(联产品)成本分配计算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