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人性论思想浅析
有一个漫长而艰 难的过程 , 这个过程 其实也就是资产阶级要 该是心灵合于德性 的活动 ” , 或者说是与美德相一致的灵魂活 求解放 “ 人, ’ 的过程 。 它是一个 由自然人性论发展 到理性人性 动 。 这 就是说, 人的激情和欲望 自然地服从于理性的权威, 即
论 的由低 级 到 高 级 的发 展 过 程 。 文 章试 图对 亚 里士 多 德 的人性 服 从 行 为正 确调 解 者 的权 威 。 论 思 想作 初 步 探 析。
本性 , 通 过理 性 认 识 外 界 事 物 、 指 导 自己行 动 的 原子 决 定 人性 音进 行了区分, 使语言同人 的智慧关系更加紧密。 语言在不同 论; 以柏 拉 图为 代 表 的人 的 理 性 为 人 的本 性 , 人 只有 节 制 、 排 的场合、 环境等 可以表达不 同的情感、 不 同的含义。 根据语言
有生物 的一种本能, 生物在不同的环境、 条件下可通过发 出不
亚里士多德从他所代表 的中等奴隶贵族 的立场和 现实生 同的声音, 来 表达 当时的苦乐等 , 语言的伟大之处在于能把事
活 实际出发 , 提 出了他 的人性观点。 他在总结前人关于人性成 情 的 利 与弊 充 分 表 达 出来 , 和 其 他 动 物相 比, 人 不 但 能通 过 思 果 的基 础上, 第一次把人与动物加 以区别, 肯定了人与动物相 维区分好与坏、 对与错、 公平与不公平以及其他事物的判断。
区别 的属 性 , 得 出了 ‘ 是 理性 的动 物 ” 和‘ ‘ 人 是政 治 的动 物 ” 两 个重 要命 题 。 在“ 人 是 理 性 的 动 物 ”这 个 命 题 中, 亚 里 士 多 德 主 要 是
家庭 和城市作为这 类生物的有机结合体 , 对人类 的发展起 到 十分重要的作用。 @ 使行为合乎道德, 这就是幸福和快乐。 因为合乎理性 的生
“ 正 如 当人 完成 为人 的 时候 , 人 才 是最 好 的动 物 一样 , 当脱 亚 里士多德的人性理论道德原则是为其代表的奴隶主 阶 出 :
除欲望的干扰 , 才可 以达 到绝对 的普遍的善本性 的理 念决 定 人类可 以辨别事情的是非、 善恶、 好坏, 从而 给人传达各种信
人性论。 亚 里 士多 德 在 总 结各 派 人 性 学 说 的基 础 上 , 对 各派 的 号使人趋利避害。 在自然界 中, 人作为万物 中的高级动物, 做事 人 性 学 说 进 行 了分 析 评 论 、 适 当取 舍 , 从 而 建 立 了 自己的人 性 前 通 过 思 维 活 动 来 对事 情 进 行判 断 是 否 有必 要 做 。 声音是所 思想 化体 系 , 这 就 使他 的人J } 生 思想 理 论 超 越 了前人 。
个 新的阶段, 做 出了重 要 的 贡 献 。 在 古 希腊 的人 性 理 论 中, 可 人 的定 义 成 为 一 种规 范被 广 泛 推 广, 这 充分 证 明, 人 既 然 是 一
分为三个主要派别, 即以普罗泰戈 拉为代表 的人性在于人的感 种有 理性 的生物, 应在思维和行为上与其他动物有所 区别。 性欲望 的个性解放论; 以德谟克里特为代表的人的理性为人的 为了更加准确规范人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将语言和发
指人是 具有主动选择理性 生活的能力, 即 能 够 过 道 德 生 活 的 活 是 最 合 乎 道德 的生 活 , 所 以是 最 好 的生 活 。 亚 里 士多 德 认 为
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 , 亚 里士 多德强调有道德生活, 是 人的生 人是具有理性的, 要实现幸福, 就必须充分发挥理性活动的作 活和动物生活 的本质区别。 他说:‘ . f 『 ] 分为灵魂 的德性或优 用。 理性活动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一方面是理性作为一种理论 点两种 ” 。 对德性来说, 它是人们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特有 的功 的活 动 , 其 结果 , 就 是理 智 的德 性 。 另一方 面 , 理 性 活 动表 现 在
亚里士多德人J 陛论思想浅析
口 高 瑞鹏
【 摘要】 在人性观上, 亚里士多 德认为人的本性是理性的, 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 同时 他还认为人性中包
含 着理性 和非理性 两个方面。 正因为人 类有非理性的一面, 因此应该用代表 理性的法来规范人 的行为, 这样可以减 少 非理性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只有全方位 理解和掌握 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观 , 才可以客观全 面评 价亚里士多 德 在哲学史
2 0 1 4 / 0 2 /  ̄ 总 第 4 3 2 期I 2 0 9
i
l
画 P 哲 h i l 学 o s o 文 p h y 稿
实践上 , 就是理性对人的行为的控制, 其结果是道德的德性。 出过奢 的要求” , 则更是 深刻地 意识到人之为恶的能力, 并 指
上 的地 位 和 贡献 。
【 关键词 】 亚里士多 德 人性 理性 非理性
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 公元前3 8 4  ̄&. G前3 2 2 年) 是 能, 而这种特有的功能可以让人们表现为善良的人。“ 德性 ” 基 世界思想史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对于亚里士多德 的人性论思想 , 很少有人研 究。 人性论的认识 于只有人才特有 的性能—— 理性思维能力上 ,“ 德性” 是人的 “ 优越 ” 或“ 特点” 才是 明显的。 因此 , 他认为人类 的善 “ 就应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每一事物是本己的东西,自来 说这 就 是 合 于 理 智 的生命 。
人性在于理性论
如若人以理智为主宰, 那么, 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 。 德 国哲学家加达 默尔认为, 亚里士多德为人定义了一个充满灵性
在古希腊 哲学家 中, 亚里士多德对人性 的认识, 达到 了 一 的概念, 从而说明 也是具有逻各斯的生物。 在西方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