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分析检验科常规项目的实际成本, 为医院及检验科进行科学管理和上级管理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收费价格体系提
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二级甲等医院检验科2007 年中所开展的全部 7 大类 16 个项目组 172 个检验项目的成本按耗材、设备折旧、劳务费、房屋折旧、业务费与后勤管理费共 5 大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该科的成本构成比是 : 耗材成本 %、设备折旧 %、劳务费%、房屋折旧 %、业务费与后勤管理费 %;检验项目的每项次平均成本为元 ; 成本最低的两类检验项目是生化及定性免疫 , 其项次成本分别为元和元 ; 最高的则为微生物和血库 , 项次成本分别为元和元 ; 项次成本过百元的有 7 项, 多为输血项目 ;5 至 10 倍于平
均成本的 28 项 ,2 至 5 倍于全科平均成本的 22 项 , 其余 116 项介于全科平均成本上下。
结论实证研究是准确掌握检验项目成本的有效方法。
对 2007—2009 年检验科设备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业务支出、固定成本、成本 / 收入比率、净收益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检验科医疗资源配置密集 , 运行成本昂贵 , 固定成本占总成本%。
纯收益 3 年增长 %,与国家价格政策调整、成本控制和检验项目数量增加 %有关。
总成本收入比率超过 %。
纯收益年增长率约%。
结论提高检验仪器设备使用率 , 增加检验台次 , 加强成本管理, 积极开展新技术可有效提高其经济与社会效益。
医院检验科试剂成本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开源节流、控制成本已经成为医院占有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
检验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检验试剂成本占医院卫生材料消耗较大比重,是医院实现成本有效管理的关键点。
但由于检验项目的复杂性,检验试剂项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使检验成本管理存在较多难点和瓶颈,必须弄清楚各个化验项目试剂成本率,为医院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科室内部加强管理提供支持。
现
分析原因,寻求对以我院近年来检验科试剂成本增长较快为例,
策。
检验科耗材增长情况
2006—2009 年我院检验耗材支出( 试剂、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维修材料和外送标本等) 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 2006 年的
万元,增长到2009 年的万元,增长幅度为%;而同期检验收入
从 2006 年的万元,增长到2009 年的万元,增长幅度为%;检
验耗材支出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检验收入的增长幅度。
检验收入耗材成本率 2006 年的%上升到 2009 年的%,增长个百分点。
检验收入耗材成本率大幅度增长主要是检验试剂成本
的大幅度增长造成的,从 2006—2009 年的平均值看,卫生材
料( 包括试剂 ) 占全部检验耗材支出的 92%,其他耗材占 8%左
右,可见,卫生材料 ( 包括试剂 ) 管理是检验科成本管理的重中之
重。
体会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试点推行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办法首先要求统一,其次方法简便,便于操作,能相对容易地用较小
的成本对大量的项目进行快速的核算,在核算过程中也回避了统计
各服务项目单项成本 ( 人力、物资消耗、风险、技术等 ) 差异的难
点,因此便于在全国推行。
但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
作,如何着手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如何建立动态的医疗价格测算体
系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研究。
检验科十五年经济效益分析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林祥伟费选文黄宇泽
检验科经济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本核算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十五年来,特别是近八年来,
随着医学检验事业的迅速发展,检验科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和扩
充,业务收入逐年加速递增,1986 年仪器设备固定资产万元,
业务收入万元,而 2000 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815 万元和 1233
万元,纯收入由 86 年的万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676 万元。
从业务收入、业务支出(试剂、办公用品、消毒物资、水电器材、小宗器械、卫生材料及其它消耗品)、支出 / 收入比率、仪器设备折
旧及维修费、人员费(人员工资、工资附加、各项津贴、煤气费、福利奖金等)、总成本、总成本 / 业务收入比率、纯收入等指标分析了 1986 年至 2000 年成本效益的变化情况,同时,选择八台套贵重仪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体会:检验科必须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开
支,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自《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2 年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