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靳雷-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

靳雷-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


甾体激素
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三者结构与胆固醇相似, 含一个环戊烷多氢菲核,故称为甾体激素或类固醇激素 (steroid hormones) 1、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2、睾丸合成和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 3、胎盘合成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 4、肾上腺皮质可合成少量活性较弱的雌激素和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功能
• 促性腺细胞与促性腺激素 垂体前叶细胞包括:促性腺细胞、促甲状腺细 胞、促皮质细胞、生长激素细胞、泌乳素细胞 • 促性腺细胞作用: 合成和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 (FSH)
一、FSH、LH亚单位结构 • LH、FSH、HCG的α 亚单位为完全相同的 多肽骨架或辅基蛋白。 • LH、FSH化学结构相似,由非共价结合和 含糖α 和 两个蛋白亚单位组成。
子宫肌
宫颈 输卵管 卵巢
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平滑肌的增生肥大,增强子 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黏液稀薄、量大, 呈拉丝状,有利于精子穿透 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小剂量E加速卵子在输卵管的 运行,大剂量E延缓卵子的运行(事后避孕药) 小剂量协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大剂量通 过抑制GNRH和FSH抑制卵泡的发育。
孕激素(P) • 孕激素是保证妊娠正常发展的激素,机体内只有 天然孕激素—孕酮。 • 卵巢黄体细胞能分泌大量孕酮, 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可分泌少量孕酮。 妊娠两个月,胎盘开始合成大量孕酮。
雌激素
子宫 内膜 促进内膜增生,是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内在基础, 参与月经周期的形成。
孕激素
使内膜转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作好准备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A) 由下丘脑-垂体-性腺(卵巢和睾丸)三级 结构组 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互相调节、影响。 功能:控制性发育,维持正常月经和性功 能,并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性腺轴的功能调节: 神经调节 + 激素反馈调节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
促肾上腺素皮质 激素
β-脂肪酸释放激 素
ACTH
β-LPH MSH
刺激肾上腺素皮质的生长和肾上腺素皮质 激素的产生
是内啡肽、促黑激素前体,内啡肽有镇痛 作用,与情感、行为有关
促黑素细胞刺激释放 因子 促黑素细胞刺激释放 抑制因子
MSH-RH MSH-LH
黑素细胞刺激素
下丘脑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
1、脉冲式释放 1)正常情况下,GnRH间歇规律的分泌(卵泡早期,94分钟 一次;卵泡晚期,71分钟一次;黄体晚期,216分钟一次) →GTH节律性释放 2)非生理性刺激→GTH对GnRH敏感性↓(失敏现象)
失敏(desensitization)机制: GnRH与垂体GTH细胞结合,GnRH持续作用→GTH细胞 膜表面受体降解↑、数目↓→新的受体合成速度慢→GTH细 胞丧失GnRH反应性
2、自激作用(self-priming effect) 第一个GnRH脉冲作用后,第二脉冲对本身携带的信号 起 “放大”作用→垂体细胞产生GTH↑。 3、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 一般先升高随后逐步下降,在不同性周期或月经周期, GnRH对机体的作用也不同。 例:雌激素可提高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 卵泡初期:E浓度低→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低→LH量少 卵泡成熟期:E浓度↑→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LH量↑
二、LH、FSH 的合成和分泌
• LH: 卵泡早期↓→后逐渐↑→排卵前期达到高峰 →快速↓→下一周期 LH→卵巢卵泡膜细胞→调节甾体激素的浓度 • FSH:卵泡早期和排卵后↓ FSH→卵巢卵泡颗粒细胞→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
三、促性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调控
(一)下丘脑的控制(GnRH) ⑴GnRH非持续脉冲式分泌是促进GTH表达必需的条件。 ⑵检测LH脉冲是反映GnRH分泌方式的一个准确指标。 ⑶不同脉冲频率的GnRH影响LH、FSH的分泌 脉冲频率越快:有利于LH分泌 脉冲频率越慢:有利于FSH分泌 ⑷性腺甾体激素的反馈作用对固有脉冲模式的调控引起 GnRH脉冲变化: E2↑→GnRH脉冲频率↑→有利于LH合成和分泌 黄体期P↑→ GnRH脉冲频率↓→有利于FSH的合成和分泌
二、神经分泌细胞的性质
• 神经分泌细胞是向内分泌细胞分化的神经元; • 1928年在德国首次发现某些神经元,既有一 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分泌激素的特 征,可将电信息转变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 息; • 神经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多为肽类物质,又称 为神经肽。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三、神经分泌细胞的特点 电信号→细胞的树突 → 胞体内核周体合成相应激素 →形成分泌颗粒 释放入血 →到达轴 突末梢 弥散到细胞间液 →对远距离器官或相邻细胞产生影响
垂体 垂体组织结构: ⑴ 位置:蝶鞍中的椭圆小体,长约1CM,宽1-1.5CM,高 0.5CM,重0.5G
腺垂体 脑垂体
远侧部 (73%) 结节部 中间部 (20%) 神经部
包绕漏斗
神经垂体 漏斗部
正中隆起 下丘脑 漏斗柄
垂体
远侧部
腺垂体
嗜酸性细胞 PRL、GH 嗜碱性细胞 TSH 、ACTH、FSH、LH 嫌色细胞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靳 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 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 女性生殖激素的分泌及调控 • 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
正常女性 下丘脑-垂 体-卵巢轴 对排卵及 激素分泌 的调控机 制。
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1.下丘脑—垂体 2.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调节 3.垂体激素的合成、分泌、功能 4.性甾体激素 5.月经周期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一、概念 • 神经内分泌:指神经元向血液循环分泌激 素的概念。 • 生殖的基本过程主要由内分泌进行调节。 • 在生殖系统中神经内分泌存在于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系统→ 神经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系统 ↑ ↓ (神经元) (血液) 神经 激素 ↑ ↓ (神经冲动) (产生效应)
神经内分泌调节
LH-RH
TRH PRF PIF GHRH GHIH
黄体生产素
促甲状腺激素 泌乳素 生长激素
LH
TSH PRL GH
↑排卵、黄体生成,↑黄体分泌孕激素,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刺激甲状腺生长,产生甲状腺素 分泌乳汁、维持泌乳
2 3
刺激骨骼、肌肉和全身器官的生长、发育
5
6 7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二、下丘脑分泌的脑肽(激素)
下丘脑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GnRH是一个不含游离氨基和羧基由9种不同类型的氨基 酸组成的10肽,基因编码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上。 包括: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 • 作用:促进垂体分泌FSH、LH、PRL 间接抑制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 • GnRH靶器官:下丘脑(首发) 睾丸间质细胞 脑内:松果体、脊髓液 脑外:肝、脾、肾上腺髓质、肺、心 肌、胎盘、乳汁
视上区: 室旁核、视上核 分区 结节区: 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后核、穹窿周围核、弓状核 乳头体区:乳头体内、外侧核,中间核
下丘脑组织: 神经元 + 胶质细胞
下丘脑
胶质细胞功能: 1)为支持细胞 旁分泌 2)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调节神经元 • 星型细胞可表达特有的胶质纤维性蛋白,与神经 元递质释放反应有关 • 下丘脑星型细胞有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生长激 素(GH)可使之上调; • 泌乳素可诱导星型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因子的表 达,产生IL-1、IL-2、IL-6、肿瘤坏死因子、干扰 素和前列腺素E等。
(二)性腺甾体激素反馈 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两个性腺反馈系统 的调节:
性腺甾体激素反馈系统 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制素系统 两系统对GnRH脉冲刺激是叠加的, 总的效应为抑制效应。
性腺甾体反馈系统
E:增加或减少GTH基因表达
排卵前E↑→LH↑(正反馈)
性甾体激素
P:依赖E的引发,单独给予孕激素无效应
雌激素来源:卵巢、睾丸、肾上腺 • E2:在卵巢生成 • E1:在外周组织(皮肤、脑、脂肪和骨骼肌)由 雄烯二酮转化生成 • E3:妊娠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妊娠E3是未 妊娠E3的1000倍,胎盘直接利用胎儿肾上腺皮质 和肝脏的去氢表雄酮,经芳香化产生E3,孕妇E3 含量可作为判断胎儿安危的一个指标。
下丘脑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SH 3、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IH):↓GH、TSH 4、催乳素释放因子 (PRF): ↑PRL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PRL 5、促黑素细胞刺激释放因子(MSH-RF): ↑MSH 促黑素细胞抑制因子(MSH-IF): ↓ MSH 6、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ACTH、β内啡肽 7、卵泡刺激激素释放因子(FRF): ↑FSH
T:在下丘脑:主要起抑制作用 在垂体:对LH基因表达作用小,但可 提高FSH的分泌
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制素系统
抑制素(inhibin): ﹡为抑制FSH基因表达的分子, 分α和 亚单位, 亚单位 分 为A(抑制素A)和 B(抑制素B) ﹡作用:选择性地抑制垂体分泌FSH,对TSH、GH、PRL分 泌无影响。 激活素(activin): ﹡是刺激促性腺细胞功能的分子,由垂体促性腺细胞产生, 刺激FSH合成和分泌。 卵泡抑制素(follstatin): ﹡结构与抑制素和激活素无关,起抑制激活素作用。
甾体激素的合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