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体育竞赛心理
为此,运动员在赛前必须动员全身各有 关器官系统进入工作状态。这种对全身各有 关器官系统的动员就叫做激活,或叫激发。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中枢神经系统 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所以比赛前关键是运 动员神经系统的激活。 因此,适度的激活水平对比赛的成功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2 激活水平和比赛时间示意图
3、防止丧失自信心 4、消除比赛后的紧张情绪 如何在大赛之后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调整 1、减弱运动员皮层的兴奋度 2、对队员进行正确对待胜负的教育 3、创设情绪表现的机会 4、运用语言调节情绪 5、增进自我认识
第二节、运动员赛前状态的心理分析
一、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的典型表现
(一)、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这种状态的表现大多为情绪过早兴奋或 过度兴奋。表现为头脑发热,动作忙乱,坐 立不安,心跳和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 听不进教练的指导,记忆力减退等。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主要是运动员的大脑 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了扩散,导致皮层对 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
第二节 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心理调整 一、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情绪表现 (一)运动情绪的兴奋与振奋状态 这种状态是在比赛中产生的,是随竞 争形势激化而发展起来的,它能使运动员 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二)运动情绪的陶醉状态 这种状态经常是在势均力敌,交替得 分,比分极为接近的情况下产生。
(三)运动情绪的悔恨状态 这种状态经常是在运动员个人失误和 疏忽大意时产生的。 (四)运动情绪的竞争状态 这种状态是在运动员自我评价和对手 评价的比较中形成的。 (五)运动荣誉感、自豪感、义务感和责任 感
二、竞赛过程心理调节方法 1、调节呼吸法 2、静坐闭目养神法 3、自我暗示法 4、轻松散步法 5、表象重现法
三、赛后运动员的心理恢复 (一)运动员赛后情绪体验的特点 1、胜利时的情绪体验 2、失败时的情绪体验 (二)运动员赛后的心理调整 在调整时应抓好下列问题 1、迅速消除比赛成绩的干扰,正确看待胜负 2、消除不正常的攻击心理
第六章、体育竞赛心理 第一节 、体育竞赛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高度的紧张性 运动员临赛出现的紧张,通常是一种 暂时的心理现象,它是由客观刺激引起运 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产生变化,同时 引起机体和行为的一系列反应。 二、强烈的竞争性 体育竞争和其他许多领域中的竞争有不同 特点:
1、公开化:竞赛过程和竞赛结果都是在大 庭广众之下表现出来。 2、结果反馈迅速:竞赛结束后可立即知道 竞赛结果。 3、同自己竞争:有些项目运动员的比赛对 手是自己的纪录。 4、竞争定期举行:比赛是有计划的,自己、 对手、观众都知道。
认知因素 (中枢信息)
控制 管理
适应 回避 情绪体验 调节
刺激因素 (外部信息)
生理因素 (内部信息)
图1 影响情绪的因素及其控制
在上述三种因素中,认知因素对情绪体 验的影响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来自身体内 部或外部的刺激如何强烈,只要能正确对待 对这些传入中枢的信息进行很好地控制和管 理,就能有效地克服各种干扰。当然,一个 人的情绪体验也是三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 而这三种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激活水平是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关键 运动员只有发挥有机体的最大机能潜力 去参发挥程度,可 把他们分为三种类型: 1、比赛型:常在比赛中做所谓“超水平”的发 挥。 2、训练型:常在比赛中发挥失常,训练中已经 掌握并具备的技能、体能常不能充分在比赛中表 现出来。 3、稳定型:在比赛中能正常发挥自己的运动能 力,不易失常,但也“不超常”。 三、潜能开发性 四、环境的适应性
三、赛前心理准备的手段 赛前心理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运动员心理 的稳定性和必胜的信念。 赛前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有一下几点: 1、明确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 2、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 3、增强运动员取胜的信心。 4、使运动员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5、提高战斗意志,增强竞争性和进取心。
6、建立赛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 7、认真全面地分析比赛形式和各种利弊因 素。 8、教会运动员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心 理状态的方法。 总之,赛前心理准备主要应做到:理顺 思路,调整情绪,摆正位置,掌握对策,树 立信心,鼓起斗志,从而形成最理想的竞技 状态。
减弱而造成的。
(二)、赛前淡漠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理过程进 行得过于缓慢,全身软弱无力,意志消沉, 缺乏信心,以致于不想参加比赛。 赛前状态是由于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过 程下降,抑制过程过分加强而引起的。
(三)、赛前盲目自信状态表现为对即将来临的 比赛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和本 队的力量。在这种轻敌思想支配下,不认真分析 和研究比赛对策,对困难持消极安然态度,盲目 乐观。 (四)、战斗准备状态(也称理想竞技状态) 这种状态是最适合于比赛的情绪状态。能形成 这种状态的运动员一般都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 好的比赛态度,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从而 出现一种稳定的增力情绪,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 并争取胜利的强烈欲望。 二、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
激 活 水 平
赛前 赛中 赛后
时间
激活水平的高低和运动成绩的关系也有一定的 规律。研究证明,激活水平和运动成绩不呈线性 关系,即并非是激活水平越高运动成绩就越好, 激活水平和运动成绩呈倒U字关系,如图所示。
成 绩
最 佳 水 平
激活水平
图3
激活水平和
成绩关系示 图
从图3可以看出,运动成绩随激活水平的 提高而提高,当激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就能发挥最高的技术水平。但如果激活水平 继续升高而超出了最佳界限时(即运动员兴 奋性过高时),比赛成绩反而会下降。因此 让运动员达到最适宜的激活水平,并保持到 比赛结束,对比赛时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重 要的作用。 因此,调节和控制好运动员比赛时的最 佳激活水平,是形成良好赛前心理状态的 关键。
(一)、运动员的情绪体验及控制对赛前 心理状态的影响
根据对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后情绪体验的调查 分析可以看出,在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各种因 素中主要有三各方面:即外部的刺激因素,身体 内部的生理因素和大脑中枢的认知因素。 根据这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在竞技体育中 就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实现其控制。 参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