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企业价值与商誉评估
❖例 某企业未来5年内的收益预计如下:
第一年 120万元 第二年 125万元 第三年 128万元 第四年 120万元 第五年 130万元 利用以上资料,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
解:先求未来5年内收益的现值之和。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收益额 (万元)
120 125 128 120 130
Ri (1 r)i
Pn
1 (1 r)n
二、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一)企业收益的界限与选择
净利润 企业收益形试息 净前 现税 金后 流利润
息前税后净现金流
选择从两个层面考虑: (1)净利润与净现金流的选择
净现金流=净利润(调整后的)+折旧-追加投资
(2)净利润(净现金流)与息前税后利润(净现金流) ❖ 选择取决于评估内涵,是所有者权益还是企业投资价值。
9,000万元
净现金流量
550万元
2.0
11,000万元
将得到的三个甲企业价值进行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到甲企业 整体资产的评估值。本例采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得到甲企业的评估值为 10,000万元。
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又称账面价值调法)
该方法仅仅评估了企业要素资产的价值,因此,从理论 上讲,该方法不适合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但是实践中, 我国却是将成本法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其原因值 得探究。
(1)逐项评估企业的可确指资产。
❖ 评估结果为:机器设备2500万元,厂房800万元,流动 资产1500万元,土地使用权价值400万元,商标权100万元, 负债2000万元。
单项资产净值=2500+800+1500+400+100-2000=3300(万元)
(2)采用收益法评估该企业价值。
收益法评估结果为3200万元。
折现系数 (折现率10%)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现值 (万元)
109.09 103.30 96.17 81.96 80.72 471.24
计算等额现值的年金,折现率为10%,5年期年金现值 系数为3.7908,则求得年金为:
A=471.24÷3.7908=124.31(万元)
(3)确定评估值。
评估人员对上述两种评估方法所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 了综合分析,认为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尤其是在产品销售 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获利能力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单项资产评估加总的评估值中包含了100万元的经济性贬值 因素,应从3300万元评估值中减去100万元,因此认为评估 结果应为3200万元。
四、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加和法
(一)评估思路:实质是成本法与收益法的结合。 (二)评估步骤:
1、确定纳入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的资产; 2、对界定后的各单项资产逐项评估并加总; 3、对企业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并计算净资产价值; 4、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确定企业是拥有商誉还是经济性贬值。
❖ 例:某企业拟进行产权转让,评估人员根据企业盈利状况 决定采用加和法评估企业价值。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1)若以前段最后一年的收益为后段各年的年金收益,则:
P
R n i
i1 1 r i
Rn 1 g
rg
1
1 r
n
(2)若以前段的年金化收益为后段各年的收益,则:
nR
R
P
i
i1 1 r i
n
r1 rnAຫໍສະໝຸດ R n ii1 1 r i
1 1
r
r n
nR
i 1
i
1 r
i
P
nR
R
P
i
i1 1 r i
n
r1 rn
100 0.9091120 0.8264 150 0.7513 160 0.6830 200 0.6209 200 0.6209
10%
1778 万元
❖ (二)有限期持续经营前提下的收益法
该假设是从最有利回收企业投资的角度出发。
P
n i 1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
一、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
△ 预测企业未来收益并将其折现。包括:年金法和分段法 △ 从企业价值评估的本质出发,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方法。
❖ 前提条件:(1)企业有盈利,并且可预测。 (2)与企业收益相联系的风险也可预测。
△ 最适宜采用收益法的企业:收益稳定的成熟企业 以下三种情况可以讨论:
3、评估目的与具体适用对象不同 持续经营前提下的企业产权变动→企业价值评估 以破产清算为假设前提→要素评估(单项汇总) 非营利企业的评估→要素评估(单项汇总)
三、企业价值评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以产权交易为目的的企业价值评估 1、公司上市; 2、企业并购; 3、为高新技术企业筹资(风险投资)。
A公司
市价/销售额
1.2
市价/账面价值
1.3
市价/净现金流量 20
B公司 1.0 1.2 15
C公司 0.8 2.0 25
D公司 1.0 1.5 20
将三家可比公司的各项价值比率分别进行平均,就得到了市场法评 估甲企业所需的三个价值比率。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来的各家公司的 比率或倍数在数值上相对接近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它们差别很大,就意 味着平均数附近的离差相对较大,所选择可比公司与被评估企业在某项 特征上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此时公司的可比性就会受到影响,需 要重新筛选可比公司。
被评估企业价值=5,000×15.40=77,000万元
由于企业的个体差异始终存在,如果仅采用单一可比指标计算乘数,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市场法评估中,除 了采用多可比样本外,还可采用多种可比指标,即综合法。
△采用多样本(可比企业)、多种参数(可比指标), 即综合法。
例:甲企业因产权变动需要进行整体评估,评估人员从证券市场上找到三 家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行业的相似公司A、B、C作为可比公司,然后 分别计算各公司的市场价值与销售额的比率、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 率以及市场价值与净现金流量的比率,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最终评估企业整体资产价格为: P=A/r=124.31÷10%=1243.1(万元)
2、分段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收益期划分为两段,从现在 至未来第若干年为前段,若干年后至未来无穷远为后段,对于 前段企业的预期收益采取逐年折现累加的方法;而对于后段的 企业收益则针对具体情况,假定按某一规律变化,并按收益变 化规律,对后段企业收益进行还原及折现处理,将前后两段企 业收益现值加总得到企业整体资产的价格。
(1)处于盈亏边缘的企业。 (2)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成长型或新生企业。 (3)收益不稳定或处于周期性行业中的企业。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市场比较法
(一)含义与计算公式:
由于企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因此在市场法的运用中一般采用直接比较法。
公式:
V1 V2
X1
X2
被
估企业价值=可比企业的成交价
被 估企业的可比指标 可比企业的可比指标
A, r, n
(3)若假定从第(n+1)年起的后段,企业预期收益按一固定比率g增
长,则:
P
R n i
i1 1 r i
A
r1 rn
❖ 例: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内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120万 元、150万元、160万元和200万元。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 从第六年开始,企业的年预期收益额将维持在200万元,假定折 现率与本金化率均为10%,试估算企业整体资产价格。
第十章 企业价值与商誉评估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 第三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第四节 商誉的评估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是对企业法人单位和其他具有独立获利能力的
经济实体的持续获利能力的评定估算。
(二)特点:
1、将具有完整生产经营能力的资产综合体作为评估对象, 评估标的是综合体的获利能力。 2、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本例中得到的数值结果都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假设甲企业的年销售额 为1亿元,资产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净现金流量为550万元,利用可比 公司平均价值比率计算出的甲企业的价值如下表所示:
项目
甲企业数据 可比公司平均比率 甲企业价值
销售额
10,000万元
1.0
10,000万元
账面价值
6,000万元
1.5
第三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一、收益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一)持续经营前提下的收益法计算公式
根据企业预期收益变化趋势不同,可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
1、年金法
P A r'
n Ri
A
i1 (1 r)i 1 (1 r)n
n
Ri
(P
i1 1 r
A, r, n)
r
2、分段法
将持续经营的企业收益划分为:前期与后期。 △注意前段预测期期限的确定 △确定后期收益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分段法的具体公式。
或:
被估企业价值=被估企业的可比指标
可比企业的成交价 可比企业的可比指标
(二)选择可比公司
企业不同于一般资产:一是交易量相对较少;二是个体之间差异 较大。因此可比公司的选择难度较大。实践中,一般从上市公司中选择 可比公司。选择的标准:同行业、生产同一产品、市场地位相类似的企 业;资产结构和财务指标大致类似。
(二)收益预测的基础与原则
❖ 原则:
❖ 以被估企业现实资产(存量资产)为出发点, 预测企业在未来正常经营中可产生的收益。既不是 以评估基准日的实际收益为出发点,也不是以产权 变动后的实际收益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