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第13章 虚位移原理及分析力学基础

理论力学:第13章 虚位移原理及分析力学基础

第13章 虚位移原理及分析力学基础也称虚功原理。

在固体力学、结构力学中应用较多。

主要思路∶在讲本章时,先不写本章题目,而是在黑板上给出下面静力学问题(图13-1),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再一起求解。

进一步看更复杂的结构(图13-2),结论是∶用传统静力学的方法很繁。

再提示如能直接建立P 、Q 关系最好,从而避开众多反力。

用什么理论呢?静力学的方法已被否定,运动学不能解决受力问题,动力学中动量、动量矩定理必须包含反力,不行;动能定理呢?d F T W δ=∑,而d 0T =,则0F W δ∑=,即虚位移原理。

具体如下:1. 考虑如下问题的求解。

如图19-1,系统平衡。

已知Q 、l 、α,求P 。

问题:用几何静力学方法如何求解? (1)整体:()0O m F ∑=→C N (2)E 点(或BE 、AE 及重物)→BE S(3)BC 和滑块C()0D m F ∑=→P图13-2可见,对此类题目,用几何静力学求解较繁。

如图13-3示结构,用此种解法更繁。

因为:①要取多个分离体,画多个受力图;②引入多个中间未知量,要列多个方程。

2. 分析此种结构特点,引入新的求解思想。

结构特点:几何可变体系。

可否直接建立P 和Q 的关系?显然要从动力学方程入手。

为避免出现不必求的各约束力,可考虑动能定理。

假设系统有一小的位移,由动能定理:d F T W δ=∑图13-1图13-3虚位移由于系统平衡,动能无变化,d 0T =,则0F W δ∑= → 虚功方程此方程中只包含P 和Q ,故建立了简单的方程,可求P 。

此便是虚位移原理的思想。

严格建立虚位移原理,需有诸多基本概念。

13.1 约束 约束的运动学分类静力学中讲的约束——约束的力的性质(约束的力的方面),用约束力表示,常指物体; 此处讲的约束——约束的运动的性质(约束的运动的方面),用约束方程表示,指限制条件。

一、 约束和约束方程自由质点系:运动不受任何限制。

非自由质点系:运动受到限制——约束。

这种限制条件用数学方程表示即约束方程。

二、 约束的运动学分类从三方面理解:概念、实例和约束方程。

常有以下分类方法: 1. 几何约束和运动约束几何约束——只限制质点或质点系在空间的位置,约束方程为位置坐标的代数方程(不含位置坐标的导数); 单摆:222x y l += 曲柄连杆机构:222222,()()A A B A B A B x y r y x x y y l +==-+-=运动约束——除位移方面的限制外,还有速度或角速度方面的限制,约束方程为位置坐标的微分方程(或速度、角速度及位置坐标的代数方程,显含位置坐标的导数)。

滚子纯滚动:,O O y r v r ω== 2. 定常约束和非定常约束定常约束——约束方程中显含时间t ;(如前) 非定常约束——约束方程中不显含时间t 。

变摆长单摆:22200()x y l v t +=- 3. 完整约束和非完整约束完整约束——约束方程中不包含坐标对时间的导数,或虽包含,但可积(转换为有限形式);(如前)非完整约束——约束方程中包含坐标对时间的导数,且不可积。

二质点追踪问题:A B A A B A yy y xx x -=- 4. 双面约束(固执约束)和单面约束(非固执约束)双面约束(固执约束)——不仅能限制质点沿某一方向的运动,还能限制相反方向的运动,约束方程为等式方程; 如前单摆、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滑块。

单面约束(非固执约束)——只能限制质点沿某一方向的运动,约束方程为不等式方程。

绳连单摆:222x y l +≤此处只讨论完整、定常、几何、双面约束(或具有双面约束性质的单面约束),其约束方程可用含各质点直角坐标的代数方程表示。

13.2 自由度 广义坐标一、 自由度具有完整约束的质点系,确定其位置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自由度或自由度数。

自由度的计算: 1. 以质点作为基本单元质点系有n 个质点,s 个约束,则自由度k=3n-s (空间)或k=2n-s (平面) 2. 以刚体作为基本单元刚体系有N 个刚体,s 个约束,则自由度k=6N-s (空间)或k=3N-s (平面) 注:包含质点和刚体的质点系的自由度,可结合两种算法计算。

实用方法:对自由度较少的质点系,可按下述方法确定:固定质点系中任意质点或刚体的任一方向的运动,若其他质点和刚体都不会运动,则自由度为1;固定质点系中任意质点或刚体的任二方向的运动,若其他质点和刚体都不会运动,则自由度为2;依次类推。

二、 广义坐标确定质系位置的独立参变量,称为广义坐标。

可为任意坐标,如直角坐标和非直角坐标。

完整约束下,广义坐标数=自由度数目。

引入广义坐标的意义:用直角坐标和约束方程确定质点系的运动: 3n 个坐标:i i i x y z ,,,1,2,,i n = s 个约束方程:(,,)0i i i i f x y z =,1,2,,j s = 若用广义坐标表示:只有k=3n-s 个广义坐标:1,2,,3h q h k n s ==- , 所有直角坐标可用广义坐标表示: 121212(,,,)(,,,) 1,2,,(,,,)i i k i i k ii k x x q q q y y q q q i n z z q q q =⎧⎪==⎨⎪=⎩ 或12(,,,) 1,2,,i i k r r q q q i n ==13.3 虚位移 虚功一、 虚位移在给定位置上,质点或质点系在约束所容许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任何无限小位移,称为质点或质点系的虚位移。

虚位移与实位移的比较:虚位移实位移1. 为约束所容许 1. 为约束所容许2. 总为无限小2. 可以是有限值3. 只与约束条件有关,与力、时间、初条无关,是一个纯粹的几何概念 3. 除与约束条件有关外,尚与力、时间、初条有关4. 一个位置下可以有几组虚位移4. 一个位置下,所能实现的实位移只有一组5. 定常约束中,实位移是虚位移中的一组;非定常约束中,实位移可不同于虚位移(应加实例及图) 二、 虚位移的求法 1. 解析法(变分法)12(,,,) 1,2,,i i k r r q q q i n ==则1 1,2,,k i i h i hr r q i n q δδ=∂==∂∑(13-6)一般写直角坐标系下坐标的变分,求质点沿直角坐标轴方向的虚位移,注意求出的是代数量。

注:虚位移对应数学上的变分(等时变分)——与时间无关,实位移对应数学上的微分——与时间有关。

例:曲柄连杆机构 cos ,sin A A x r y r φφ==,sin ,cos A A x r y r δφδφδφδφ=-=sin sin r l φθ=,cos cos r l φδφθδθ=,cos cos r l φδθδφθ=cos cos B x r l φθ=+,sin sin (sin cos tan )B x rl r δφδφθδθφφθδφ=--=-+例1 (13-3)双摆解:写出A A B B x y x y 、、、(用12φφ、表示),求变分。

2. 几何法(运动分析法) 例 2 曲柄连杆机构 选ϕ为广义坐标。

OA 杆:A r OA δδφ=⋅ AB 瞬心在I :ABr r AIBIδδδθ==所以,B A BI BIr r OA AI AIδδδφ==⋅ 三、 虚功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称为虚功。

力:cos W F r F r X x Y y Z z δδδθδδδ=⋅==++或 ()P W m F δδφ= ()P m F 指力F对轴或瞬心P 之矩,特别对刚体此式常用 力偶:W m δδφ=例3 (补)曲柄连杆机构,求各主动力之虚功。

解1:几何法 设系统虚位移如图。

力偶M :M W M δδφ= 力F :F B W F r δδ=-力G :()cos 2F I lW m G G δδθθδθ=-=-解2:变分法建立图示坐标系。

选ϕ为广义坐标。

力偶M : M W M δδϕ= 力F :cos cos B x r l φθ=+ 而sin sin r l φθ=cos cos r l ϕδϕθδθ=cos cos r l ϕδθδϕθ=sin sin (sin cos tan )B x r l r δϕδϕθδθϕϕθδϕ=--=-+(sin cos tan )F B W F x Fr δδϕϕθδϕ==-+ 力G :sin sin 2C ly r φθ=-cos cos cos 22C l ry r δϕδϕθδθϕδϕ=-=cos 2G C rW G y G δδϕδϕ=-=-例: 求摩擦力的虚功。

F W F r δδ=-⋅ F W F r δδ=-⋅提问:是否正确——摩擦力与虚位移无关! 正确解法:解1:设物块虚位移沿斜面向下,则摩擦力向上。

摩擦力虚功: 解2:设物块虚位移沿斜面向上,则摩擦力向下。

摩擦力虚功:解:设物块虚位移沿斜面向上 ,则摩擦力虚功F W F r δδ=⋅13.4 理想约束动能定理中曾提过,此处给出更严格的定义。

约束力在任何虚位移中所做的虚功为零,称此约束为理想约束。

即满足:0N W δ∑=事实上,大多数约束为理想约束。

13.5 虚位移原理具有完整、双面、定常、理想约束的质点系,在给定位置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作用于质点系上的主动力在任何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之和为零。

即0F W δ∑=用虚位移原理可求两类问题:一、 求主动力或平衡条件(位置)——对几何可变体系例1 本章开头例子(典型例题) 如图,系统平衡。

已知Q 、l 、α ,求P 。

分析:由几何法找“运动”关系比较难,而结构规则,故用解析法较方便。

解:选α 为广义坐标,建立坐标系如图。

虚功方程:Σ0F W δ=C E P x Q y δδ⋅+⋅= (1) 而2cos ,3sin C E x l y l αα==2sin ,3cos C E x l y l δαδαδαδα=-⋅=⋅代入方程(1),得 (2sin )3cos 0P l Q l αδααδα⋅-⋅+⋅⋅=3cot 2P Q α=例2:(书例13-4)已知Q 、l 、k ,弹簧原长为l 。

求平衡时θ。

(以方程给出)分析:本题与上一题结构类似,只是增加一弹簧。

对有弹簧的题目,需要先将弹簧去掉,代之以弹性力,弹簧力视为常主动力。

lll l ll解:去掉弹簧,代之以弹簧力。

选θ 为广义坐标,建立坐标系如图。

弹簧力为(2cos )(2cos 1)F k l l kl θθ=-=-虚功方程:Σ0F W δ=0H E Q y F x δδ-⋅-⋅= (1) 而3sin ,2cos H E y l x l θθ==3cos ,2sin H E y l x l δθδθδθδθ=⋅=-⋅ 代入虚功方程(1),3cos 2sin 0Q l F l θδθθδθ-⋅⋅+⋅⋅=2(2cos 1)tan 3Q kl θα=- 例3:(补充老书例17-2)图示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