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粱颖;黄汉辉;赖天幸;邹端;林彩燕;陈唏明;严鹏科【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7例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治疗组给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1、6、12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术后12个月时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82%)及术后12个月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6.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3,P=0.032;x2=6.778,P=0.009).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可避免再次置入支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6【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作者】粱颖;黄汉辉;赖天幸;邹端;林彩燕;陈唏明;严鹏科【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闭塞或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心脏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措施,然而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是支架放置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5%~30%,制约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远期疗效[2]。
近年来研究发现,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以球囊导管为介质,将抗增殖药物输送到病变部位,使得药物均一、高浓度地释放至病变部位,从而在局部发挥作用,避免了体内多聚物、金属结构的残留,既能够抑制内膜增殖和平滑肌生长,又对机体无长期的毒副作用[3-5]。
紫杉醇是一种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获得的复杂二萜类化合物,通过与微管蛋白α端和β端结合导致大量微管非正常聚合,使得细胞发育在G0/G1期和G2/M期停止,细胞有丝分裂在丝状分裂期停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有助于减少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6-7]。
本研究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7例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有冠心病史,且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②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有支架内再狭窄;③病变长度≤30 mm,病变部位血管直径在2.5~3.5 mm之间,直径狭窄率>70%;将87例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3例,治疗组44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变直径狭窄率、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男/女,例)年龄(岁,x±s)对照组治疗组χ2/t值P值43 44 30/13 32/12 0.093 0.760 43.28±5.11 44.07±6.23 0.646 0.260病变长度(mm,x±s)病变直径狭窄率(%,x±s)19.45±6.81 20.23±7.20 0.519 0.303 85.28±7.55 86.35±6.24 0.721 0.236病变部位(例)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10 12 15 16 0.320 0.852 18 16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
治疗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心电图监护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在6F引导管引导下置入普通球囊以扩张病变部位,随后置入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
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 mg/片,生产批号:20140912)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 mg/片,生产批号:20141120]治疗。
具体为: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口服1年。
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口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1.3.1 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总发生率为术后1、6、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之和。
1.3.2 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正态分布,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数据、资料完整,无病例脱落。
治疗组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注:“-”代表未进行比较组别例数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合计对照组治疗组χ2值P值43 44 0(0.00)0(0.00)--2(4.65)1(2.27)0.370 0.543 8(18.60)2(4.55)4.225 0.040 10(23.26)3(6.82)4.623 0.0322.2 两组术后12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术后12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7.91%(12/43),治疗组为 6.82%(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8,P=0.009)。
3 讨论目前,临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措施有切割球囊、血管内放疗、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斑块消融术、再次支架置入等,其中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置入是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然而支架的再置入会使血管内存在多个支撑层,引起血管壁顺应性下降,还有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8-10]。
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在传统球囊扩张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相比于药物涂层支架,其有以下几点优势:①避免支架的再次置入,球囊具有较好的通过性,既能够提高手术的即刻成功率,还能够扩张术后管腔的直径,扩大应用范围;②应用对比剂作为载体,能够提高药物的释放速度,使得药物在特定区域均一、高浓度地彻底释放,且不会导致全身不良反应和血管内的炎性反应;③避免了多聚体涂层载体的应用,能够避免多聚体引起的长期慢性炎症的发生;④减少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降低治疗成本,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⑤避免分支血流被阻塞的风险,能够保存分支血管[11-13]。
紫杉醇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阻断剂,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14]。
本研究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一定的启发。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避免再次置入支架。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涂层支架的金属结构只能覆盖病变血管15%的区域,在覆盖区域的药物浓度高,而在未能覆盖的区域药物浓度相对较低,使得药物在病变区域的浓度不均一,而药物涂层球囊以球囊为介质,紫杉醇涂抹在球囊表面后在病变部位均匀释放,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均匀、完全地释放到病变血管管壁,从而发挥作用,疗效较好[15-17]。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能够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涂层支架为了使药物能够缓慢地释放需要应用多聚物涂层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而多聚物涂层会引起炎性反应的发生,延迟血管内皮化,增加了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药物涂层球囊则在撤出球囊后,在病变血管处无异物残留,减少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18-20]。
综上所述,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可避免再次置入支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崔永春,吴爱丽,唐跃.各型冠脉介入支架特点及再狭窄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5):1-6,93.[2]白中乐,邢军辉,陶海龙,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3):317-318.[3]鲁景元,徐文健,楼文胜,等.药物涂层球囊概述及其在外周动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0):5993-6000.[4]尹秋林.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0):3836-3837.[5]周忠江,侯玉清.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3):191-194.[6]阿拉腾其木格.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中的疗效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5):2929.[7]王浩,李泱,张文辉,等.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再狭窄动物实验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173-175.[8]段书云.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2SR)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11):981-983.[9]贺宇峰.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05.[10]刘军,朱中玉,高传玉,等.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血管再狭窄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538-539,542.[11]崔孔勇,吕树铮,宋现涛,等.药物洗脱球囊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支架内再狭窄的观察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9):690-695.[12]潘春仰,邱建平,沈卫峰.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40(6):341-344.[13]谢燕青,李伟明.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药物支架内再狭窄的对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6):782-784.[14]孙晓昕.紫杉醇涂层球囊导管与紫杉醇涂层支架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方面的对比[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17(5):250.[15]王红.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现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7):614-616.[16]刘蓉,马士新,赵钢,等.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增加远期管腔面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4):367-369.[17]滕树恩,黄铮,洪承路,等.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Meta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0):3408-3411.[18]解旭品,方欣,黄昌拼,等.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18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6):544-547.[19]李成洋,陈宏.冠状动脉内超声指导下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26例近期临床疗效[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1):27-29.[20]管考华,杨巍,刘世诺,等.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29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