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医案六则
促 尚促寿限。(缩短) 昼夜促汗。(催促)
表里:此为偏义,“里”。指表虽感寒 邪,但荣血不足。
第三则 选自《古今医案按·痢》
俞震《古今医案按》成书于
公元1778年,选案谨严有当,按
语注重论析。
本文是患者叶仪自述,记述朱 丹溪针对其病由,一反常规,“先 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治 愈其痢疾之事。
锡:通“赐” 九锡之命:古代帝王赐给有特殊功勋的 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最高的礼遇。
《公羊传·庄元年》何休注: 车马,衣服, 乐则,朱户,纳陛,虎贲(bēn古指勇士、 武士),弓矢,鈇钺,秬鬯(jùchuàng)。
有旦夕矣:指事情即将发生。 ——赏赐大典
政:通“正” 。只。
温粉:炒温之米粉。扑在皮肤上,用以止汗。 见《伤寒论》38条 。
滞下:痢疾古名。
《内经》
——“肠澼”
《伤寒论》《金匮要略》
——“ 赤 白 痢 ” “ 休 息 痢 ”
等
《备急千金要方》——“滞下”
宋代《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名: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阙:通“缺”,动→使动,使……缺。
听:任,听任。 下:名→动,泻下。
第五则 选自《续名医类案·吐血》
赋質瘦薄:禀赋薄弱,体质单薄。 脉息迟微: 1、脉迟息微(脉搏迟缓,呼吸微弱) 2、脉象迟且微
归脾汤: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 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
——健脾益气,补血养心。(《济生方》)
料:制作丸剂长期服时,配制一次所用的 各种药物称作一料。
迟弱:迟而无力,表明营血不足,虽有表证, 禁用汗法。
张仲景《金匾要略》共载有3个建中汤,即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因其功能为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名“建 中”。
《伤寒溯源集》:“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 土也。盖脾为五行之主,四脏之本,即《洪范》 建中立极之义也。中气虚馁,脾弱不运,胃气不 行,致心中悸动,故以建立中气为急也。”
7、臍 8、厲 9、纔 10、龜 11、劑 12、實
7、臍脐 8、厲厉 9、纔才 10、龜龟 11、劑剂 12、實实
四、词语解释
1、翌日脉尚尔。
尔:如此。
2、信知此事是难是难。 3、亏损五脏,以促寿限。
信:确实 促:缩短。
4、可便得愈乎?
便:立即。
5、政恐二年后不复起矣。 政:通“正”。只。 6、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
医案六则
知常达变 辨证施治
研读医案是学习中医临床的重要途径:
加深对所学理法方药的理解 揣摩中医的临床思维模式
历代医案
医家传记
医家论著
医话 方书 本草
其他文史著作
一案一论
现存最早的医案专集:
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第二则 选自《普济本事方·伤寒时疫上》
《类证普济本事方》,简称《普济 本事方》或《本事方》, 10卷。宋许 叔微撰。书中按病类分为23类。收载 证治方剂及针灸法,选方约300余首, 方末附作者的验案及论述。
客:名→动,客居。
友生:生,助词,无义。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生;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诗经·小雅·棠棣》: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霍然:雨中群鸟飞声迅速消散貌 ——喻病愈之速
敛衽:下跪前的整衣动作,为男子之礼。 元以后才专指妇女之礼。表敬之词
本案有何启示?
體憊不支。勢甚危篤。令姪子碩兄亟欲邀予 入都診治。予雖老邁。誼不容辭。適迫歲暮。 冰雪嚴凝。水陸舟車都難進發。道阻且長。 恐其病不及待。子碩兄躊躇無策。再四相商。 祇得酌擬一方。專足送去。冀幸得以扶持。 即可回籍調治。另函致意。勸令速歸。回書 云。手翰再頒。感淪肌髓妙劑服之不似昔年 之應手。蓋衰憊日久之故。欲歸不得進。退 維谷。負我良友。何以爲人。弟之
无伤:没关系;不要紧。 21、然以为系铃解铃,姑听之。
系铃解铃:喻指谁做错了事还由谁负责。姑:姑且。
22、而不为簧鼓动摇哉? 黄鼓:动听的语言。 23、由于寒凉速之也。 速:招致。
(五)翻译
1、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須 顾其表里虛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 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
心緒不可名狀。永別之慼慘劇難言。然奄忽 而徂。勝於癡狂而活也。專泐敬謝。不能多 寫。亦不知結草何時。南望故鄉。惟有悵結。 未幾遂卒。悲夫。宮詹自訂年譜未竟。令弟 時任乾州。續成之。譜末有云。兄病中嘗語 人曰。吾生平患此疾。及今而三矣。丁未乙 丑皆瀕於危。皆賴程杏軒治之而愈。今無杏 軒。吾病殆不可爲矣。予閱及此。不禁泫然。 (清·程文囿《杏轩医案·续录·噎膈》)
迟:本指迟脉,脉 跳一息不足四至。 与上文“浮数”有 无矛盾?
——此指尺脉因应指不明显,有时摸不到, 故感觉似乎不足四至。
《伤寒论》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证
《伤寒论》第50条 : “脉浮紧者,法当身 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 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务竟已事:力求一定把已做的事情做完。
14、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 图:谋求。
15、故先补完胃气之伤。
完:充足。
16、偶值一知医者谈及。
值:碰到。
17、恶可用参、芪、河车温补耶? 恶:怎么。
18、此友遂敛手不治。
敛手:缩手。
19、如鼓应桴。
如鼓应桴:好象鼓桴相应。比喻对症而速效。 20、无伤也,仍当大补耳。
2、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 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
3、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 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 师,必愈乃已。
课外阅读
宮詹前於乾隆丁未冬。自毗陵抱疾歸。證類噎 隔。已瀕於危。予爲治之而愈。嘉慶乙丑。宮 詹視學中州。病發召診。又爲治愈。案載初集 及輯錄中。道光乙酉秋。宮詹在都。前疾又作。 初時尚輕。來書語狀。予輒憂之。慮其年愈花 甲。血氣既衰。非前此少壯可比。末又云。幸 得請假南歸。便圖就診。深爲之喜。及至臘底。 伊宅報中詳述病情。較前再發更劇。
滞下:痢疾的古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
阙:通“缺”。使……空缺。听:听任。
8、时朱彦修氏客城中。
客:客居。
9、浃旬病益甚。
浃旬:满十天。
10、呻吟亘昼夜。 11、翌日天甫明。 12、意泠然。
亘:贯穿;连续。 甫:刚刚。
泠然:轻松、凉爽貌。
13、又其人务竟已事,恒失之饥而伤于饱。
本案有何启发?
要点回顾
一、通假字 1、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
1、贴,通“帖”。
2、遂不复致辨。 2、辨,通“辩”,辩解。
3、荣气不足。 3、荣,通“营”,营气。
4、九锡。
4、锡,通“赐”,赐予。
二、异体字 钜 钜——巨 譁 譁——嘩(哗)
三、繁简字 1、儀 1、儀仪 2、歲 2、歲岁 3、薦 3、薦荐 4、聽 4、聽听 5、晝 5、晝昼 6、衆 6、衆众
大造丸:紫河车、熟地、杜仲、天冬、麦冬、 龟板、黄柏、牛膝。——滋阴养血,补益肺肾
(《景岳全书·卷七十五·古方八阵》)
值:遇。 花粉、知母:清热养阴药。
血脱: 出血证,阳气随之外泄。
益气:补气。
——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益气以生血
臆见:胸中之见→一己之见→主观见解。 所由:……的原因。
建中汤:即小建中汤(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 糖),有建中补脾,调和气血之功。
加当归、黄芪成“当归补血汤”,有补气生 血之功效。
尚尔:还是如此。 几:接近。 不逊:不礼貌。
尺部方应:尺部脉才应手→气血已旺,营血 调和。
——可证上文“迟”指尺脉应指不明显。
次第:先后次序。 促:缩短。
shǔ 属官:所管属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