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发展
• 列证:美国政府把运到香港并转口至美国的中国 货物视为从中国进口的货物,然而中国的贸易统计 却把它们视为从香港出口的货物。可见,在统计原 则和统计方法上,虽然中美双方均采用国际标准,即 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出口货物统计消费国。但各 国在制定自己的规则时,标准不一。同时造成了美 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被严重夸大。中美统计数据差 别较大主要存在于两个领域,一是转口贸易,二是加 工贸易。按照中国统计方法,如果一批货物在其出 口时已知其消费国是美国,那么应列入对美的出口 统计,如果一批货物在出口时不知其是被转运至美 国,则不能统计入对美出口。而美国对只要是中国 原产的货物,无论其是从中国直接运入还是经香港 转口运入,一律列入自中国的进口额,但是,对香港 从美国进口再转卖到内地的商品,它们就不统计成 是美国对中国内地的出口。这两个统计口径的不 一致,加大了逆差。现实中中国很大一部分出口到 美国的商品都是经香港转口到美国的,双方计算的 标准不同产生了双方统计上的巨大出入。
• 2.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国际贸易的收支理论 上应当基本是平衡的。一个国家的出口同 时便是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的进口。但由 于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实际上每年国际贸 易进出口总额之间总有一定差额。
• 以中美为列:美国著名国际贸易专Wayne M1morrison1991年在其向美国国会提交的 《中美贸易问题》报告中提到过中美双方 对逆差认识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双方统计方 法不同。
• 4.价格发展的不平衡。战后,国际贸易中的 价格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50和60 年代是世界市场价格相对平稳的时期。到 1960年,和1950年相比,原料价格下降10%, 但到1970年,又上升9.1%,结果,1970年前的 20年中,原料价格基本未变。这个时期,制成 品价格略有上升,每年大致提高1.8%。1970 年后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世界市场价格开始 频繁变动。原料等初级产品价格在70年代 一度上升后开始下跌。1988年和1979年比 较,初级产品价格仅上升2.7%,而制成品价格 却上升33%,价格剪刀差加剧趋势是明显的。 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统计,世界初级产品(不 含石油)和工业制成品的交换比价,如1980年 为100,1955年只为85,1988年更为77。
世界经济专题
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发展
小组成员:杨常文, 黄灿威, 岑志明,罗继波, 王光辉, 常雄康,杨富美
• 具体般规律。事物永远处 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平衡总是相对的、暂时的,不 平衡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 战后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发展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 易摩擦与冲突的发生以及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 资本主义国家间:以美日为列,1950年,美 国占世界出口总额18.3%,日本只占 1.5%,1989年却各自占11.7%和8.9%左右,原 因就是两国贸易增长速度极不平衡。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 贸易增长速度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 中的比重急剧下降,从1950年占世界出口 31.5%降到1989年的19%左右。1950年拉美 国家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1/8左右;1980年降 到1/10,1985年降到1/20,1989年更降到1/25。 和战前比较,战后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增长不平 衡带有更加明鲜的跳跃性质,它使国与国之间 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有时达到了很尖锐的程 度。
不平衡的原因
• 一、科技发展和运用程度影响各国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各国在科技 的发展和运用上的较大差异导致了世界经济贸易 的不平衡发展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技 术发展水平和信息资源的拥有状况方面与发达国 家(尤其是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也就是“信息贫困 与数字化鸿沟”问题。 数字说话: 美国的信息发展能力指数为71.76,接下来依次 是日本(69.97)、澳大利亚(65.59)、加拿大(59.40) 和新加坡(57.07),而中国的这一指数只有6.1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各国的应对方法
谢谢
• 3.商品结构的不平衡。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 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比 重的不平衡发展上。1963年初级产品还占 世界出口42.2%,制成品占55.9%,1987年前 者降为28.4%,后者上升到57.9%。这种趋势 今后无疑还会继续发展。目前,塑料、玻璃、 化纤等工业替代材料,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 都越来越赶上甚至超过传统的原材料,这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内 部也正在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机电产品、 化工产品以及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产 品的比重在明显上升,传统工业制成品比重 在下降。在初级产品中,燃料和矿产品比重 已明显降低。
• 1.增长速度的不平衡。该不平衡差异是任何 时候都存在的,并非仅仅指不同年份贸易增 长速度的差异。 • 在时间上:与五六十年代比较,80年代国际贸 易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世界出口量从50和 60年代年均各增长6.4%和7.8%下降到80年代 4%左右。 • 不同的国家间的比较:既突出地表现在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又尖锐地表现在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该主讲内容为战后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发展
• 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国际贸易各个重要方 面都呈现更加明显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其不平衡 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 方面: • 1.国际贸易增长速度的不平衡。 • 2.国际贸易收支的不平衡。 •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不平衡。 • 4.国际贸易价格发展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