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案例提示【案例导入】贵屿镇洋垃圾之害提示:潮阳市贵屿镇引进洋垃圾,对引进者而言无疑可以获取经济利益;对并未在洋垃圾进口中获利的当地居民而言,他们承受了处理洋垃圾带来的严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后果,并导致大量中小学生患病。
经济外部性显然无法简单地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只能通过政府干预来治理洋垃圾进口产生的污染问题。
比如,完善大众教育以培育社会环保意识。
政府也可以通过禁止进口洋垃圾来消除污染,还可以通过征收高昂的污染税来激励企业减少环境污染。
【即问即答】智猪博弈提示:最终为大猪选择行动而小猪选择等待。
若大猪选择行动,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若大猪选择等待,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案例讨论】黄石公园应该像迪斯尼乐园一样收费吗提示:拥挤的公园就是公地悲剧的例子,其原因是外部性。
由于市场并没有充分的保护一些“物品”,这时就需要依靠政府来解决负的外部性。
对于公园拥挤的问题,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收费。
由于没有人有权给它一个价格,并从中获得利润,这时就需要政府主导,确定产权。
【案例讨论】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提示:市场没有有效的配置资源,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建立产权。
当没有产权引起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帮助确定产权,从而重新焕发市场力量,或者政府管制私人行为,以及政府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物品等。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很好的计划并实施政策,就可以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并从而增进经济福利。
【即问即答】成绩保险提示:很显然,没有一个诚实的保险公司会开展这样的业务。
原因是成绩与个人的努力直接相关,该市场会受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影响。
这些问题导致市场的不完全性,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会在零的保险水平处相交。
【复习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A.帕累托改进B.一般均衡状态C.帕累托最优状态D.瓦尔拉斯均衡状态2.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完全垄断市场上B.完全竞争市场上C.垄断竞争市场上D.不完全竞争市场上3.以下不属于市场失灵原因的是()。
A.垄断B.公共物品C.信息完全D.外部性4.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称为()。
A.规模经济B.规模不经济C.外部经济D.外部不经济5.关于外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B.外部影响能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C.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D.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6.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是()。
A.私人物品B.纯公共物品C.准公共物品D.公共物品7.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此种现象称为()。
A.逆向选择B.道德风险C.趋利行为D.违法行为8.以下不属于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的是()。
A.补贴手段B.税收手段C.明晰产权D.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二、多项选择题1.有关资源的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B.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C.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D.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此时资源配置达到最优E.提高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而不降低任何其他一个人的福利水平,这种状态叫做帕累托改进2.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不同,外部性可分为()。
A.消费的外部性B.个人外部性C.生产的外部性D.外部不经济E.集体外部性3.最典型的纯公共物品是()。
A.国防B.治安C.教育D.医疗卫生E.收费公路4.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这属于()。
A.逆向选择B.道德风险C.败德行为D.违法行为E.趋利行为5.为了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
A.税收和补贴B.法律规定C.合并相关企业D.公共管制E.明晰产权6.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是()A.为了克服市场失灵B.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C.优化资源配置D.控制生产产品的总量E.控制市场价格三、判断1.私人生产的物品不具备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3.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4.正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买者的外部利益,而负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卖者的外部成本。
5.如果一个市场引起负外部性,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6.税收总使市场更无效率。
7.用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减少污染的好处是管制者不需要了解污染权的需求。
四、计算假设有四个企业,每个企业都希望把一桶化学废物倒入河中。
企业1生产的物品的社会评价高,并以高价格出售,它愿意为倒一桶废物支付800万。
企业2生产的物品价值略低一些,只愿意为倒入一桶废物支付600万。
以类似的方式,假设企业3愿意为倒一桶废物支付400万,企业4只愿意支付200万。
要求:1.画出污染权的需求图。
2.假设环境保护局估算出河流中安全的污染水平是三桶废物。
它应该把矫正税定为多少?3.假设环境保护局估算出河流中安全的污染水平是三桶废物。
它应该配置多少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许可证将以多高的价格被交易?4.比较2和3的答案。
在每种情况下倾倒多少桶废物?在每种情况下为污染支付的价格是多少?在外部性内在化的问题上,其中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有利吗?五、问答1.国防、钢铁厂的污染、特大企业的存在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它们各自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2.外部性是如何引起市场失灵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是什么?3.公共物品是如何引起市场失灵的?【复习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D 5.B 6.C 7.A 8.C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E 2.AC 3.AB 4.BC 5.ACE 6.ABC三、判断1.×;2. ×;3.√;4.×;5. √四、计算答案:1、2.每桶400万3.应该出售三张许可证。
许可证将以每张400万元的价格被交易4.3桶;每桶400万;是的,使用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管制者不需要为了把污染目标定在3桶上而了解这个市场上污染需求的方方面面,而且,污染许可证的最初配置状况对有数量1 2 3 4 200400600800价格效的解决并没有影响。
五、问答1.答案:(1)国防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它是一种公共物品。
(2)钢铁厂的污染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3)特大企业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垄断的存在。
(4)用政府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国防――由政府提供;污染――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垄断――政府可以用价格管制、反垄断法或国有化来消除垄断。
2.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配置资源,由于市场经济无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
外部性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
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参与者和公共部门都以各种方式对外部性进行治理,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方法:政府可以采用直接管制、税收和补贴等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对于具有负的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征税,税额的大小应该等于该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对于具有正确的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给予补贴。
3.答案: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所谓非排他性也就是一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
因为这种排他,一方面在技术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
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
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
这类产品如国防、公安、航标灯、路灯、电视信号接收等。
所以这类产品又叫非盈利产品。
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
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市场失灵简单的说就是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候的无效或者低效。
很显然,公共品不能由市场进行有效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