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内容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与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本校经济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个层次:一是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将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我们安排了3个学分,54个学时,在教学中分为三个模块,各模块的内容和对应的学时如下:
1.管理概述,包括管理的概念、思想史、管理原理和方法、管理模式等内容,共10学时;2.管理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管理职能,共22学时,
3.管理创新,包括信息管理、人员配置、团队管理、风险管理、创新管理、竞争管理、知识管理等内容,共22学时。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管理学原理》主要讲授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管理学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实践环节、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的融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管理思维水平,就成为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重理论偏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摸索,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大量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案例的选取基于两个标准,一是与授课内容相吻合,能够起到补充和诠释作用;二是尽可能选用最新的国内的案例。
(2)实战模拟演练。
我们建成了管理综合实验室,并且引进了“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企业产销模拟系统”等软件。
通过这些模拟软件的应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深了学生对于真实商业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3)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我们已经与南京奶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公司鉴署了共建管理学科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的协议,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固定的实践和实习场所,大大丰富了学生对管理学的感性和实践认识。
(4)聘请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
我们还聘请了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作为管理学课程的兼职教师,他们定期走进课堂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就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热点与前沿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A.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教学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
(1)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内容要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即紧紧围绕理论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尤其是结合学生重点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设计实践教学。
(2)强调中国情境中管理原理与方法的学习与掌握。
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与法律环境讲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大量中国企业的案例剖析,加深学生对中国商务环境和管理情境的理解。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管理学科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B.实践教学效果
本课程采用的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企业管理实际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而且通过案例讨论、社会调查、专题讲座以及企业实践实习活动还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年来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既感觉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实用性,又切实提高了其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