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三)致密性髂骨炎
•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尤其是多次怀孕、分
娩或从事长期站立职业的女性。临床检查除腰部 肌肉紧张外,无其它异常。诊断依靠前、后位X 线片,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三 分之二部位有明显骨硬化区,呈尖端向上的三角 形,密度均匀,界限清楚,不侵犯骶髂关节面, 无关节狭窄及关节破坏(骨质),骶骨侧骨质及 关节间隙正常,
效。影像学检查未发现AS病人脊柱和骶髂关节有加重现 象。
中药
• 中医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足,督脉亏虚,肾气素弱。故治 疗上贯穿补肾,壮督、活血通络。
持续性滑膜炎、眼前色素膜炎有较好控制。
• 3、DMAR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 当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耐受性较差,
或病人出现了较多的关节外症状时,应考虑使用DMARDs。 • 1)柳氮磺吡啶:对外周关节有效,对脊柱和肌腱炎无效。 • 2)甲氨蝶呤:疗效良好。仅对外周关节和虹膜状体无
关节外表现
• 1、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常 见跖筋膜炎、跟腱炎和肌腱末端病、眼色素膜炎, 单或双侧交替,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可致视力 障碍。
• 2、神经系统:a、压迫性脊神经炎、坐骨神经痛、 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及马尾综合征。(致阳痿、 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b、 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空洞(须与结核区分) 也可因真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
• 二、1984年修订标准:
• 1、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3个月,活动后改 善,休息不减轻。
• 2、腰背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 3、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 值。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RA和AS的鉴别: • 1、RA:女性多发。AS男性多见。 • 2、AS:骶髂关节受累。RA:则无。 • 3、AS: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受累,RA:只侵犯颈椎。 • 4、外周关节炎在AS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以下肢关节为
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关节表现
• 1、以膝、髋、肩关节居多,占24%-75%肘 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非对称性,少 数关节,或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 为本病的特征。但髋关节94%的症状起于 发病5年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 缩及关节强直。发病年龄小的,首发外周 关节病变者,易发生髋关节炎。
• 4、对早期或可疑病例,可行CT和MRI。CT检查假阳性率 低,但骶髂关节上部为韧带,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间隙不规 则和增宽,应注意鉴别。MRI对了解软骨由于CT,但在判 断骶髂关节炎时易出现假阳性,应注意。
实验室检查
• 活动期可见血沉(ESK)增快,C反应蛋白 (CRP)增高,轻度贫血和免疫球蛋白升 高,RF为阴性。HLA-B27阳性率高达90% 左右,无诊断特异性,阴性有助于排除RF。 而阳性不能作为诊断AS的依据。HLA-B2阴 性患者只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符合诊 断标准,也不能排除AS可能。
• 药物配伍: •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50mg(首次25mg) • 0.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 2ml(首次1ml) • 用法:关节腔介入 1日一次
相关治疗
• 1、NSAIDs(非甾体类):
• 无论是急、慢性病程中,都可使用来改善脊柱和外周关节 症状。(吲哚美辛)
• 2、糖皮质激素: • 不宜长期使用,且不能阻止AS病情进展。但对肌腱端炎、
主。RA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周大小关节可累及。 • 5、AS无类风湿结节。 • 6、AS的RF阴性,而RA阳性占60-95%。 • 7、AS以HLA-B27阳性居多,而RA则HLA-DR4相关。
• 二、腰突的鉴别:
• 该病限于脊柱,局限于腰部疼痛,活动加 重,休息缓解,站立时常有侧屈。无发热、 消瘦、疲劳全身表现,脊柱触诊有1-2个板 机点。实验室检查正常,腰部X线示:椎间 间隙狭窄,或者前窄后宽或前后等宽,椎 体下缘、后上缘骨质增生。CT,MRI或椎 管造影可确诊。
• 以上三种病与AS要做仔细鉴别,其余尚有骨结 核、外伤、劳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需注意鉴 别区分,以免误诊。
相关解剖
• 由骶骨和髂骨的关节面共同构成。由后 向前倾斜成角,女性角度较小,臀部的二 个凹陷是髂后上棘的位置,进针位置在髂 后上棘的内下。由L4、5神经支配。
注射选点
• 患者俯卧位,定位髂后上棘。穿刺针与骶 髂关节呈45度角逐步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 进入关节腔后,缓慢注入。
体查
• 1、枕壁实验:①、站立位,后枕壁贴墙无隙(正 常)。②、颈僵直着贴墙有间隙(异常)。
• 2、胸廓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正常:第四肋间隙测量深呼吸 时胸围之差不小于2.5cm。
• 3、骨盆挤压:患者卧位,从另一侧按压骨盆而引 起骶髂关节疼痛。
• 4、“4”字征实验:卧位,一侧屈膝并将足跟放置 到对侧膝上时,下压屈曲膝(此时髋关节在屈曲、 外展和外旋位)另一只手压对侧骨盆而引出对侧 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诊断标准
• 一、1996年美国标准: • ①、腰椎前屈、侧屈及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 • ②、腰背痛史和现有症状。 • ③、胸范围小于2.5cm。 • 根据以上三点,诊断肯定的AS要求有: • a、X线片:双侧骶髂关节+上述症状1条、三四级。
b、3和4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或2级双侧骶髂关节 炎+上述症状的一条和两条。
影像学检查
• 1、早期:X线片示:软骨下骨缘模糊,骨质糜乱,骨密度 增高,关节间隙变窄,其他关节融合。
• 2、中期:椎体骨质疏松及和方形变,椎间小关节模糊椎 旁韧带钙化及骨桥形成。
• 3、晚期:骨化性骨桥(竹节样改变)耻骨联合、坐骨结 节和肌腱附着点(如跟骨、骨质糜乱、临近骨质硬化形成 绒毛样改变)。
二二、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
• 是一种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的 慢性进行性疾病。可伴关节外表现,晚期 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受损。
临床表现
• 1、腰背痛,或骶髂关节疼痛。 • 2、晨僵(跟腱部位)久坐或晨起腰部发僵,活动
后减轻。 • 3、午夜痛醒,翻身困难。 • 4、偶有臀部疼痛或骶髂部剧痛,向周边放射。 • 5、早期臀部间断或交替性疼痛,后多为双侧。 • 6、病情进展由腰部向胸、颈部、脊柱发展,相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