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铸造

第2章 铸造


4.铸造应力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由受阻收缩、热作用 和相变等因素引起的内应力。 (1)收缩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铸型、型芯、浇冒口、箱带及 铸件本身结构阻碍收缩而引起的铸造应力
收缩应力是暂时存在的 应力,会自行消失。但在高 温下,若某瞬间铸件上某部 位的收缩应力和热应力之和 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可能 产生裂纹。 提高型(芯)砂的退让性,合理设置浇注系统 和及时开箱落砂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小收缩应力
(3) 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缩孔和缩松均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因产 生渗漏而报废,应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予以防止。 1)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顺序凝固是使铸件按规定方向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依次凝 固的原则
实施方法:(内浇口+冒口+冷铁)
目的:实现自薄部向着冒口方向顺序凝固、依次补缩,最 终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
却至200~300℃后出炉空冷
5.铸件变形 铸件在铸造应力和残留应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 以及由于模样或铸型变形引起的变形。 (1) 铸件变形的主要原因: 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会自发地产生变形,以缓 解应力使铸件趋于稳定状态
变形分布: 受拉部分(厚部、 后冷、心部)凹下, 受压部分(薄部、 先冷、表面)凸出。 铸件产生挠曲变形
铸型从金属液吸收并 2.铸型条件 储存热量的能力 铸型的蓄热系数:其值越大,激冷能力越强,金属液保 持液态的时间就较短,充型能力越低 选用蓄热系数小的造型材料,在型腔壁喷涂料
铸型温度:铸型的温度越高,金属液冷却就越慢,保持
液态时间就越长
铸型中的气体:形成影响充型的气体阻力 3.浇注条件 浇注温度:浇注温度高,金属液的粘度低,保持液态的时
浇注温度:
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金属冷却时的液态收缩会增大, 总体积收缩相应增大。
铸型条件:
铸件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的不同,使收 缩相互制约而不能自由收缩,也可能受到型砂、型芯等的 阻碍而不能自由收缩。 阻碍越大,收缩越小
3.缩孔与缩松
(1)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而产生 的孔洞。 特征:形状极不规则(多为倒锥形)、孔壁粗糙 并带有枝状晶,常出现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
有一直径为ф 50,高50的圆柱形铸件,已知清理 后未发生变形,假定立即进行切削加工,当:①中心 钻一ф 30的通孔;②车去厚度为15mm的外圆;③铣去 20mm一边。如果只考虑轴向变形时,该铸件会发生如 动画所示的3种变形趋势。
(2) 防止铸件变形的措施
1)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 应力是引起变形的根本原因,无应力则无变形 2)反变形法: 造型时使型腔具有预留的等量反变形量
壁厚差别大、形状复杂的铸件易产生冷裂
(3) 防止裂纹的措施: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严格限制 硫、磷含量,以降低其脆性。
2.1.3 常用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工艺
金属在铸造成形过程中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的 铸件的能力 包括金属液的流动性、吸气性、氧化性、收缩特性、 热裂倾向性等 1.铸铁 常用的铸铁有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等 (1) 灰铸铁: 铸造性能优良、流动性好、收缩小;产生铸造 缺陷的倾向最小 对铸件壁厚的均匀性要求较低,铸造工艺简便, 热应力小,是应用最广的铸铁。
3) 在可能产生变形的部位添加加强筋,限制变形 4) 铸件对称以便变形互相抵消
6.铸件裂纹 铸件表面或内部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条纹状裂缝 (1)热裂: 凝固后期或凝固后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裂纹。 断面严重氧化,无金属光泽,外形曲折而不规则
热裂是铸钢件和铝合金铸件的常见缺陷。
(2) 冷裂: 铸件凝固后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裂纹。 裂纹有金属光泽或微呈氧化色,多为直线或圆滑曲 线。常出现在受拉伸的部位,特别是应力集中处。
合理设计铸件结构: 壁厚均匀、圆角连接 采用同时凝固原则:使型腔内各
部分金属液温差很小,同时 进行凝固。 实施方法:(内浇口+冷铁) 特点:热应力小,不易热裂, 省工省料,但组织不致 密,轴心处往往会出现缩松 应用:收缩较小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的合金、气密性 要求不高的铸件、壁厚均匀的薄壁铸件
去应力退火:一般为Ac1-(100~200) ℃,经保温后随炉冷
特点:可获得致密的铸件,使铸件各部分的温差加大, 易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增加了铸件成本。
应用:通常用于收缩较大、凝固温度范围较小的合金, 如铸钢、碳硅含量低的灰铸铁、铝青铜等合金以及壁厚 差别较大的铸件。 2)加压补缩: 将铸型置于压力罐中,浇注后使铸件在压力下凝固 可显著减少显微缩松。 3)选择合适的合金 不同成分的合金,凝固方式不同,总体积收缩量不同, 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凝固区间最小,收缩量最小。实际 生产中就应使碳、硅含量在4.3%附近
(2)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的共晶凝固温度范围较宽,且球化处理 时易产生氧化物和硫化物夹杂,故铁液流动性较差; 其石墨化膨胀量大于灰铸铁,但缩前膨胀,使收缩量 加大而产生缩孔、缩松缺陷。 生产球墨铸铁件多采用顺序凝固 原则,需设置冒口和冷铁; 应提高砂型的紧实度和透气性以 防止铸型胀大; 浇注时应注意挡渣和使铁液迅速、 平稳地充型,以减少夹渣缺陷; 应减少铁液的硫、镁含量和型砂 的含水量,防止产生皮下气孔。
2.1 铸造基础
2.1.1 金属液的充型能力 金属液充满铸型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 准确的铸件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铸件的质量,充型能力差 的液态合金易产生浇不到和冷隔等缺陷。
1.金属的流动性:
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
流动性好则充型能力强, 易于获得轮廓清晰、壁薄而 形状复杂的铸件,且易于防 止各类铸造缺陷。
(2) 热应力: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不同部位由于温差造 成不均匀收缩并互相牵制而引起的铸造应力 铸件凝固冷却后,热应力将残留在铸件内部。 1)热应力的形成过程:
热应力的分布: 厚壁、心部(后 冷处)受拉应力; 薄壁、表面(先 冷处)受压应力
2)减小和消除热应力方法:
残留应力使铸件的精度和耐蚀性大大降低,还会因残留应 力的重新分布而导致铸件变形甚至产生裂纹,故应尽量减小或 消除热应力
4.铸造铜合金 锡青铜的铸造性能较差;金属液流动性差, 且收缩较大,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 壁厚较大的重要铸件须设置冒口顺序凝固; 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致密性要求不高时,可采 用同时凝固原则。 铝青铜和铝黄铜等含铝较高的铜合金,铸造 性能较好,流动性好; 但收缩较大,易形成集中缩孔,须设置冒口 顺序凝固。
2.压力铸造 熔融金属在高压下高速充型,并在压力下凝固的 铸造方法 压铸的特点及应用: 高压(可达数百兆帕)、高速(10~120m/s)、 充填铸型的时间极短(0.01~0.2s)是压铸与其它铸 造方法的根本区别 生产率很高,操作简便;可获得形状复杂的薄壁件, 且铸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铸件晶粒细小,组织 致密,力学性能好。但其设备投资大。用于铸钢、铸 铁件时,铸型的寿命很低。
(2) 机器造型: 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 常用的机器造型方 法有震压造型、微震 压实造型、高压造型、 抛砂造型、气冲造型、 负压造型等。 机器造型生产效 率高,劳动条件较好; 铸件精度较高,表面 质量较好;但设备投 资较大,对产品变换 的适应性较差。适用 于成批、大量生产各 类铸件。
2.2.2 特种铸造 与砂型铸造不同的其它铸造方法 绝大多数特种铸造方法铸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 低,易实现少、无屑加工 ;铸件内部组织致密,力学 性能好;金属液消耗少,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但 在工艺上和应用上各有一定的局限性。 1.金属型铸造 工艺特点:铸型必须预热;型腔须喷刷涂料; 及时开型取件 优缺点及应用:一型多铸,工艺简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 自动化; 易实现少、无屑加工;铸件精 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力学性能好。 不适宜铸造结构复杂、薄壁或大型铸件。 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铝合金、铜合金等非铁合 金中、小型铸件
衡量:螺旋型流动试样长度
(1)合金成分:
成分不同,结晶方式 影 不同,粘度不同,已结晶 响 表面光滑程度不同; 相同温度下,过热度 金 属 不同。
流 动 性 本 质 2)合金的质量热容、 单位质量物质升高单位 温度所需的热量 密度和热导率
质量热容和密度大, 含热量大;流动性好 热导率小,散热慢; 流动性好
合金种类 体收缩率 (%) 10~14.5 12~14 5~8 线收缩率 (%) 1.3~2.0 1.5~2.0 0.7~1.0
铸造碳钢 白口铸铁
灰铸铁
固态收缩: → 线尺寸的缩小 产生铸造应力并引起变形、 裂纹
2.影响收缩的因素
金属的化学成分:
铁碳合金中,灰铸铁收缩小 原因:碳大部分以石墨形态析出,石墨比容大,抵消 部分体积收缩
纯金属、共晶合金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 凝固时呈逐层凝固方式,易产生缩孔缺陷
(2) 缩松:铸件断面上出现的分散而细小的缩孔。 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发现的缩松称为显微缩松。 铸件有缩松缺陷的部位,在气密性试验时易渗漏 特征:多产生在铸件的轴线附近和热节部位 (即厚度较大,冷速较慢的金属积聚处)
凝固温度范围越宽,糊状凝固越明显,铸件 越易产生缩松缺陷
2.2 铸造方法
2.2.1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是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1.常用的砂型 常用的砂型有湿砂型、干砂型、表面烘干型、 自硬砂型 (特点、应用见表2-2) 2.常用的造型方法 造型方法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1) 手工造型方法 两箱造型、三箱造型、脱箱造型、刮板造型、 地坑造型 。 手工造型操作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生产 效率低,造型质量不稳定,在单件、小批生产特别 是大型复杂铸件的生产中仍有应用。
2.铸钢 铸钢的铸造性能差 流动性差,易产生冷隔、浇不到、夹杂、气孔 等缺陷;收缩大,易产生缩孔、裂纹等缺陷
生产铸钢件常设置冒 口和冷铁,采用顺序凝固 原则,以免产生缩孔; 铸型应有较高的强度、 透气性和耐火性; 型腔表面应涂以耐火 涂料
3.铸造铝合金 铝硅合金的铸造性能好; 其它系列的铸造铝合金均流动性差,且收缩较 大,故铸造性能差;且易产生夹杂和气孔缺陷。 砂型铸造时一般设置冒口顺序凝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