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中的对联

高考语文中的对联

——欣赏对联
对联的种类
春 联
婚 联
挽 联
寿 联
书 画 联
名 胜 联
行 业 联
中华第一联
映日红莲开并蒂 同心伴侣喜双飞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挽 蔡元培先生









寿




























耀





到此皆洁身之士, 洗浴 相对乃忘形之交。 中心
“粗毛野兽石先生。”工整严密,无可 挑剔,先生自取其辱,面红耳赤,又不 便发作。


花 絮 2
一日,纪晓岚到庙里观赏佛像。 弘一法师早知道纪晓岚的学问,非 常人可比,便请纪晓岚写一副楹联, 刻在楹柱上。 纪晓岚也不推辞,略思一会,写成 一联: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栓。
秃驴 有了纪才子的题联,僧徒们自然高
名 联
看来老眼不生花, 如何眼底耕秋毫。
眼镜店
欣 操天下头等事业, 理发店

做人间顶上功夫。 辛勤育得花朵艳;
. 汗水换来桃李香
物美价廉

便

惠 不
宜 不
联实

惠 实
赏惠
便 宜 便 宜
名 联 欣 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南北
名六


七 八
三 四
欣九

缺赏“一”(衣)少“十(食),
没有“东西”!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 民


名 联 欣 赏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虚心 竹 关河以许山为背 沙海何妨蹄作舟 骆驼
好的对联享有“诗

中之诗”的美誉,但如果 只拘泥于形式美,而放弃
意 了内涵美,则对联就会变
如: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对 联 知 识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 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 动补对动补。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④平仄相对。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 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 的是,一般情况下“仄起平收”。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兴,不久请来工匠,将这副楹联刻 在了柱子上。弘一法师有些沾沾自 喜。
半年过去,本县秀才到了这座 庙里,看到楹联上的字很熟,向僧 人们一问,果然不出所料,正是纪 晓岚所写,便端详起来。猛然间看 出其中的秘密,开口大笑起来,笑 得前仰后合。
拟 ①审题要细心。
写 ②要合律工稳,联句要
对 自然流畅。 联 ③善于联想和想象。
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
环节三:牛刀小试显身手
——链接高考
花 絮 1

一位姓石的先生正在讲课,见有只母 鸡啄食到学堂门口,他一砖头扔去就把 鸡打死了,满堂学生吓得目瞪口呆。先 生不仅毫无怜悯之情,反而出了个上联 让学生对: “细羽家禽砖后死”
母鸡的小主人也在学堂念书,看到 先生无端打死母鸡,十分气愤,对了下 联:
为了单纯的“文字游
戏”。
环节二: 掀起你的盖头来
——走进对联
1.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 等。
对 联 知 识
(2)特征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 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 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 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 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 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2)反对。上下联是相反或相对的 两类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相反或 相对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照,相反 相成。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 两句衔接紧密,如流水不断,故又 称“流水对”。
如: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
方 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
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请看下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香。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
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 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 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如厦门太平岩联:
Hale Waihona Puke 名“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
——韩信祠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 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
赏 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
火攻。
诸葛亮

联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名 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欣 书临汉墨翰林书 赏

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欣 赏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民间有一则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春联
语文活动课
奇妙的对联
2019/9/2
2
教 学 目 标
1.激发对祖国传统文 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 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 习拟写对联方法。
3.通过拟写对联,提 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 的能力。
环节一:读你千遍不厌倦
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联
对仗工整:
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结构相当
平仄协调:
平仄相异,
仄起平收。
上联最后一字是 仄声,下联最后 一字是平声。
对 联 知 识
(二)种类(1)正对。上下联从两个 角度、两个方面表现同一事理,表 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互 相补充,互相衬托。
如 :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注重意境,避免重复

一,修改
高 (删改上联划线部分,使之对仗 工整)
考 ①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 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
对 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改为:

苟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高 ②上联: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考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 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 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 尧天舜日。(乱)
改:
高 考
三,改写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 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 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 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下联改为:
对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联
高 考
对 联
二,调整对联
南京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 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 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问联楼:小外大苑青江西山东回,去,山,莺外浪唤白淘起云尽一,千庭古佳英丽,雄, 看池边绿何树处,是唐树宫边红汉雨阙,?
此间有舜日尧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