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


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 缺乏整合的现状,
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 、偏、旧”和过于注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 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和选择性。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 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 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2
3
目前小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对课程的认识尚不统一;重视程度差异大; 2、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3、师资数量不足,质量急需提高; 4、课堂教学效果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5、评价方式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4
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简介
了解这次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 路、修订原则、修订依据,以及修订要 点,为更加准确地把握《标准》的核心 内容。
16
• 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 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 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面为英语教 师提出了既具有指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的建议,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17
• 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 型教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 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外语教学界对 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有 人直接借“任务型教学”批评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 过于西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修订后的《标准 》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 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 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18
• 修订稿特别加强了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 • ---明确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要求 • ---在规定小学阶段需要学习600-700个词汇的基础上,
单独列出了423个核心词汇(P.49) • ---增加了针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
P.100-111) ( P.120-141) • ---对小学英语课程应注意的问题提供具体实施建议(
5
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初中和 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取代2001年实 验稿中的高中部分。
•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 容,取代2001年实验稿小学和初中部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执 行的正式国家课程文件。
9
修订原则 (续)
3. 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部分加 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4. 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充分考虑小学段和初中段 英语教学的特点,分别提供具体指导以及教学和评 价案例,反映课程改革十年以来的实践成果,加强 指导和可操作性。
10
确定指导思想和修订 原则的依据
1《规划纲要》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质量 的目标,这一目标成为此次修订的出发点。
6
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精神为指导思想;
• 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 巩固和深化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着力解决十年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 • 适应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7
修订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续)
•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 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
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 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8
修订原则
1. 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 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 区不平衡性等因素;
2. 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 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更好地反映 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
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 读
1
重温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
小学英语课程现状-成绩与问题
自2001年实施的小学英语新课程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方面: 1、得到空前重视,规模迅速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2、小学生学习兴趣高,课程内容丰富; 3、师资数量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 4、教学方法有效改进,课程资源不断丰富; 5、小学英语的教学研究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2 各地对《标准》 高度认同,由此确立了《标准》基本框架和目标 体系保持不变的原则。
3 对《标准》修订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于可操作性方面,特别希望 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
11
六个改变
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 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 价值观的过程。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 学生的适应性。
13
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 导思想
• 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 巩固深化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着力解决
十年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 • 适应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14
• 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 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大 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英语能力,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5
修订要点
• 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 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 ,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 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六个改变
实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 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评价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 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的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