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混元内功1、降气洗脏:降气洗脏功是调节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练习时应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内想丹田、内视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
静站片刻后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行,引大自然混元气从头顶性宫进入体内自上而下的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
无极站桩时要虚领顶劲、下颌内收,舌抵上鄂,松腰敛臀,松胯圆档、沉肩坠肘、松腕舒指,周身放松,中正不偏,神形虚静,忘却呼吸。
动作时要舒展放松,节奏要和缓连绵,只用心意不用力,身形姿势需随心神意念的上升而渐渐伸展,随心神意念的下降而微微下沉,上下相随,周身一家。
降气路线以体内为主,体表为辅,两手配合导引,内外合一,连绵不断的逐渐降气,同时内外协调一致地松气松身,一直松降到脚底涌泉,呼吸应顺其自然,降气时意想大自然之气与体内的混元气合二为一,似雾露一般自上而下的涓涓流淌,如水气一般由里及表的沐浴全身,有通体透明极其舒泰的惬意感觉。
若某脏腑器官有病,则降气时到达该部位后稍停一停,然后再随意念引导,从涌泉穴排出体外。
2、三丹采气上丹采气三丹采气功是修炼天地人三材合一采收天地混元气、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
上丹采气时眼神心意要与两手配合一致、由远至近的边采边收,源源不断地进入上丹田,当采气收降至中丹田后,略停一下,此为气浮丹田,然后放松,再做下一个采收。
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意想天地混元之气由祖窍上丹田进入体内,与先天元神一起收降归入中丹田,与先天混元气混揉相抱,神气相合,天人合一,浑然一体。
由上丹田降归到中丹田的过程中,要意相气的下行,意视气的下行,意听气的下行,这叫神气有意下降,精气自然上升。
中丹采气中丹采气道理与上丹采气一样,由眼神心意引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然后由肚脐直接归入中丹田,当气收到中丹田后,用意引领至命门,再回中丹田,然后放松,接做下一个采收,此时,应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意念上,要将天地混元气全部采收归入中丹田内,丹田犹如蓄水池一般,只蓄不泄,这叫蓄丹田。
丹田混元气和天地混元气混揉相抱,浑然一体。
下丹采气:下丹采气要两手向前下方俯身下采,松气松身,眼神心意引领两手采气上提,至会阴下丹田,再由会阴提过尾闾,转气命门,向前灌至中丹田。
女子用意采气由子宫口进入体内,再转气至命门,再转至中丹田。
采气提收时,会阴内吸,提肛,提尾闾,三丹采气功的内境是,由上丹田采气至中丹田,由下丹田采气至中丹田,由中丹田前后采气而归一,结束后要回到中丹田意守,将采收的天地混元气与丹田混元气相合成一气,天地人三材合一,最后静守片刻后,收功。
3、三丹开合也叫双手开合功,三丹开合功是动中求静,修炼三焦、舒通经络调合阴阳的功法。
双手开合功分为上开合、中开合、下开合。
而依次修炼。
分别与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相联系。
上开合、中开合的动作外形均相同。
区别的只是双手开合的位置不同。
上开合两手合于脸前,中开合两手合于腹前,下开合两手合于档前,手心相对,上、中、下开合之前,都要意守劳宫片刻,待劳宫产生气场热感之后,再作开合动作。
两手由眼神心意引领,先向两侧徐徐拉开,然后再缓缓相合,做到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即眼神心意先天混元气,以及和两手相对应的丹田也同时开合,开则俱开,合则俱合,要注意以丹田为中心,开始由丹田向外开,合时由丹田向外合,择其中和之道,运其开合。
开合动静全凭心意用功,心有所感,意必至动,意行气随,行随意动,以心意支配开合,以开合贯穿心意,意气神行浑然一体,开时大而无外,合时小而无内,不知手之为手,手知为我。
似在空气中游泳一般,形神连绵似水流,使天机自然开合,气机自然流动,意气开合练意,容易增长内劲。
由丹田开至两手,由两手合至丹田,反复传运,反复开合,内气越练越足,内劲越练越大,太极虚灵捧劲自然而生,随意所致。
4、转太极转太极也叫转劳宫,劳宫旋转功是修炼指稍,调和阴阳的功法。
练习时意守劳宫,待劳宫间生出一团气球感应后,再进行旋转操作。
眼神心意先引领两手正转18次,再反转18次,用眼神心意转气、旋气,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手合,尤其心静,心静才能意合,转掌旋气揉球的同时,眼神心意引领两手暗暗与丹田混元气连通起来。
意想手中气与丹田气浑然一体,内外合一的同时旋转,气贯指稍,气通冲巾。
5、日月旋转日月旋转功是修炼胸腹开合折叠,转磨心肺两脏的功法。
所谓日月,是借天之日月,比喻人的心肺两脏,心为三阳之太阳,肺为三阴之太阴,心肺主明则阳盛,气化正常。
时而功康,主不明则阳衰,气化不足,时而功微,日月旋转功可以改善和增强心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提高心肌和血管的弹性,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载氧能力,并具有泰和元气冲天八脉的功能。
使任脉更能平顺,督脉更为健顺,使上体更为虚灵,下体更沉实,(通过搓手,用手把心脏的浊气带出来)6、收气归丹收气归丹功是左右收气归入丹窍的功法。
左搂右抱,两手轮换。
练习时无极站立,先由左手由内而外的搂抱合于肚脐,然后换右手左搂右抱的合于肚脐,如此两手轮换,左搂右抱,三十六次后,静守丹田片刻后收功。
左右收气全凭心意用功,静心想着收气,静心看着收气,静心听着收气,左右手交替收气,如同左右手在空气中游泳一样,气随两手臂的移动而孱孱流淌,不断地向旋涡的中心,中丹田流动。
7、磨盘功带脉磨盘。
磨盘功是带脉磨盘功的简称。
是修炼气通带脉转丹田的功法。
带脉磨盘功分小磨盘和大磨盘两种功法。
练功时要先用三性归一法意守中丹田片刻,然后以中丹田为中心以带脉为内圈,以两手为外圈,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左转九次,再反过来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右转九次,小磨盘和大磨盘只是气圈行圈大小的区别。
先练小磨盘再练大磨盘,大磨盘的行圈要达到360度的圆圈,运气在腰,转气在手,两腰的转换要与重心虚实的变换,重心的变换协调一致,配合默契,反复盘旋运气,逐渐形成带脉的气圈与两手的气圈相合,然后使这两个气圈与中丹田这个圆心合二为一,混为一圈,既而,混元气圈逐渐扩展到腿、胯、胸、腹,脊、背、肩、肘。
形成一个以身体中部为枢纽的整体的混元气圈,达到混元一体的效果。
8、单臂伸缩左脚前迈一步,成左虚步,右手剑指沿顺力圈路线自后向前上方缓缓旋肩探臂。
身体随之前拥后靠,重心随之前弓后坐,如此反复旋肩探臂九次,然后反过来,沿逆力圈路线自前向后上方缓缓探臂,身体随之转体,重心随之前后转换。
如此反复旋肩探臂九次,然后换步再行探臂,结束收功,要注意眼神心意引气顺转通臂贯指的同时,沿任督两脉后上前下顺转循环一周,并落气到前脚涌泉,眼神心意引气逆转通臂贯指的同时,沿任督两脉前上后下顺逆循环一周并落气到后脚涌泉,探臂时要伸肩拔骨,意念放长,气贯指梢,前弓后坐时,要落气到脚,意圈、气圈、行圈,三圈合一,混为一圈,有意化无意,有心化无心,有形化无形,四肢荡然无存,只有一气混元,似天体在旋转,指天划地包罗宇宙,又似在空气中游泳,单臂伸缩功是修炼通背混元气,气贯指稍的功法,按力圈的顺逆路线,分左右弓马步两种练法,披波掀浪,信仰进退,忽前忽后,法轮自转,又似车轮在滚动,9、单腿阴阳也叫单腿升降功,是修炼单腿轮换提气,气通经络的功法,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先顺左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左脚心涌泉后,再沿左腿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经下丹田到上丹田,稍定定,再由中丹田出发,转顺右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右脚心涌泉后,再沿右腿内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经下丹田到上丹田,稍定定,再反复降气提气,以意行气,以气运腿,下丹田主练步法,提气时由会阴下丹田进入中丹田,会阴微微内吸,提肛提尾闾,到中丹田后,要稍定一定,以便气服丹田,降气到脚心涌泉时,应气贯足底,转腰松胯,细心体会脚指自然吸地,抓地,落地生根的内境,细心体会三节松断的感觉,上提时,精心体察大地的反作用力,与劲取于足的相互关系,静心体察腰虚实转换的气机。
十、双腿阴阳也叫双腿升降功,是修炼双腿同时提气降气,通经络的功法,和单腿阴阳功一样,可以舒通足三阴足三阳,平和阴阳健脾胃,平肝气,舒胆壮肾,增强脏腑机能,还可防止或推迟人老在腿的提早发生,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同时顺两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缓缓向下降气,至两脚心涌泉,再同时沿两脚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向上提气,至人才会阴下丹田,再回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做下一次降气提气。
十一、乾坤伸缩功也叫环形伸缩功,是修炼周天浑元圈的功法,眼神心意引气领手沿任督二脉后上前下顺转循环九圈,沿任督二脉前上后下,逆转循环九圈,要做到手到脚到身到意到。
气到劲到,意气神形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浑然一体,身形尤如龙身,前后环形伸缩展须,如在大海波涛之中隐现起伏,任督二脉不做导引,而周天自然循环,不施搬运而水火自然升降,要体察以中丹田为中心的先天混元气,经上下丹田循环运行及通达手足,而形成的周天混元气圈的内景。
十二、乾坤开合功也叫环形开合功,(天开、地合)是修炼丹田开合,五心归元的功法,乾坤开合功分上开下合,和上合下开两种练法,以中丹田为中心引气由内而外的向四周散发,意气合一的引领两手同时开天,这叫开丹田,意气不停,由内而外的向中丹田聚合,意气合一的引两手同时合地,这叫合丹田,环形开合时,胸腑自然开合折叠,身形自然微微起伏,上下相随,周周身一家,开合运气,全凭心意用功,意开内外全开,意合内外全合,内外合一,浑然一体,(气回丹田)以中丹田为中心,开时由内向外开,合时以中丹田为中心从外向内合,将先天混元气归入到中丹田,如此反复的开合出入,散发聚集,越练内气越足,越练内劲越大,开时意想两手开天,合时意想两手合地,这叫开天合地,逐渐形成上天下地,人居其间,天、地、人,三才之气合一的浑圆气圈,拿住丹田练内功,拿住丹田练开合,有助于行拳走架,拳功合一,体用一致。
十三、保健按摩功太阳穴、风池穴、后脑、(单手)、洗头、耳朵按摩、搓耳、按耳、洗头洗脸、洗胸、合谷按摩、内关穴、手三里、脾经穴、麻穴、肩井、肾枢穴、尾闾穴、环跳、风巿穴、血海穴、阳陵穴、足三里、尾中穴、承山穴、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阴手三阳、腿放松、肩放松、练眼、金鸡抖翎、旋睛、(每个动作6、9、100)十四、转腹收功也叫转气还原功,是修炼丹田转气的功法,又称转气收功法,三性归一静守中丹田片刻,同时意想两手劳功之气与丹田混元气相联通,随后以中丹田为中心,眼神心意内外合一的围绕中丹田由内而外,由小到大,逆时针螺旋式转气36圈,这叫逆转散气,然后换方向,眼神心意引气由外而内,由大到小,顺时针螺旋式转气24圈,周身之气逐渐向中丹田聚集,收归窍内,这叫顺转收气,注意,女子转气与男子相反。
这个功法是将练功时所获得的集中于丹窍内的先天混元气先行散开,以免淤积不适,然后再把散开的先天混元气与在练功中所获得的五脏精华之气一起收归到丹窍内,贮存起来,混揉合一。